黃冠亞馬遜鸚鵡

黃冠亞馬遜鸚鵡

黃冠亞馬遜(單頂帽、小黃帽)與其它黃頭系亞馬遜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共有4種亞種,除了原生種外,其它三種都很少見,黃冠亞馬遜外表雖不如雙黃頭亞馬遜漂亮但是價位比較便宜,體型則差不多,嘴部為黑色,頭部黃羽僅頭頂小部分分布,容易與雙黃頭亞馬遜區分,學話能力佳,人工繁殖鳥不怕人且與飼主互動頻繁,但市面上所見多為野生鳥。

基本信息

檔案

中文名:黃冠亞馬遜鸚鵡

別名單頂帽小黃帽

英文名Yellow-crownedParrot
拉丁學名Amazonaochrocephala

地理分布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巴西以及千里達等地

黃冠亞馬遜鸚鵡與其它黃頭系亞馬遜鸚鵡一樣是很聰明的種類,共有4種亞種

1.原生種黃冠亞馬遜鸚鵡Amazonaochrocephalaochrocephala

2.巴拿馬黃冠亞馬遜鸚鵡Amazonaochrocephalapanamensis

3.馬拉喬黃冠亞馬遜鸚鵡Amazonaochrocephalaxantholaema

4.奈特洛氏黃冠亞馬遜鸚鵡Amazonaochrocephalanattereri

概況

黃冠亞馬遜鸚鵡黃冠亞馬遜鸚鵡
黃頭亞馬遜棲息在各種地區─開放的林地、熱帶稀樹草原、沼澤地、潮濕森林的邊緣地帶、農耕區及市郊等地區,大多生活在500至750m的低地內,通常成對或一小群約10-30隻活動,但偶爾聚集300隻以上,主要在樹上覓食,但也會到玉米田尋找食物;在哥倫比亞繁殖期在12-1月,在委內瑞拉2至5月;在人為飼養下的黃頭亞馬遜是活潑吵雜的鸚鵡,生命力強,在適應新環境時均無太大的困難,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可提供新鮮的樹枝,繁殖期外可與其它亞馬遜鸚鵡一起飼養,但還是成對飼養最為理想;野生鳥的濫捕與嚴重棲息地破壞,黃冠亞馬遜的亞種巴拿馬亞馬遜已列為華盛頓公約AppendixI之一級保育鳥種,而黃冠亞馬遜仍為附錄二之鳥種。

習性

黃冠亞馬遜鸚鵡黃冠亞馬遜鸚鵡
黃冠亞馬遜主要棲息於任何遍布樹木乾燥或是潮濕的熱帶亞熱帶林地(約750米)、樹木稀少的平原地區、生長著高大灌木叢林的林地。偏好森林的邊緣地區,也會定期造訪農耕區,果園、以及村莊的附近。他們通常是成對活動,有時候會以小群體出沒,甚至高達250隻的數量。從棲息的地區來回飛行的時候非常明顯易見,同時他們會分別棲息在許多不同的樹上,通常偏好沿著水源附近高大的樹木活動;在正午時分炎熱的時候,會安靜的棲息於樹蔭下乘涼;在清晨會有規律的飛往水源處沐浴;偶爾他們也會造訪農耕區、果園和種植作物的地區,因而造成許多作物的損壞。他們在覓食的時候相當安靜並且可以在有限度的距離接近觀察;他們通常比較喜歡用鳥喙勾著樹枝移動到另外的樹枝上而不是飛行,飛行的時候通常成直線,翅膀會強烈的拍動,通常會飛到一定的高度,伴隨著粗啞的叫聲,非常吵雜刺耳。

體形特徵

依照不同亞種分別為35到38CM。鳥體為綠色;頭頂、前額有著黃色的羽毛;偶爾眼睛周圍和大腿也會有些黃色羽毛;翅膀彎曲的部分有著少數紅色的羽毛,邊緣的部分則為黃綠色;主要飛行羽和次要飛行羽的尖端都為藍紫色;尾巴為綠色並帶有黃綠色的尖端;鳥喙為灰色底,上鳥喙接近鼻子的地方帶有點紅色;虹膜為橘色。

食性

黃冠亞馬遜主要以種子堅果漿果花朵、和植物嫩芽為食。每天會固前往河岸附近蘊含豐富礦物泥土的地區進食泥土。(【注】因為他們的食物有很多是未成熟的種子或水果,其中含有毒素,進食泥土不但可以補充礦物質,更可以幫助消化並且排出這些身體中的毒素

飼養

在人為飼養下的黃頭亞馬遜是活潑的鸚鵡,生命力強,在適應新環境時均無太大的困難,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可提供新鮮的樹枝,繁殖期外可與其它亞馬遜鸚鵡一起飼養,但還是成對飼養最為理想;價位不若許多亞馬遜鸚鵡高,當寵物鳥是不錯的選擇,幼鳥養起也有不錯的說話能力,與人互動方面和大部分亞馬遜鸚鵡一樣相當高,可惜人工繁殖鳥不多,所以幼鳥在市面上無論台產鳥與進口鳥都不常見。

繁殖

卵生。在中美洲他們的繁殖季約在3到6月、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等地為4到7月、巴西則為6到10月、崔斯瑪利亞島為2月、千里達為3月。人工豢養的繁殖季則大約從4月開始,或是整個夏季。除了在高大枯死的樹洞中築巢以外,他們也會尋找樹木附近的白蟻塔築巢。通常一次會產下4到5枚,並不會每枚都順利孵化,孵化期約3星期,幼鳥羽毛長成約2個月。

成對繁殖效果較好,通常4月進入繁殖期,繁殖期間有攻擊性,尤其是公鳥為保護巢穴,在有人接近時通常很具侵略性,發怒時甚至會攻擊母鳥幼鳥,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擾,一窩約2-4顆蛋,孵化期約26-28天,2個月後羽毛長成。

鸚鵡分類

介紹各類鸚鵡知識。主要包括:金剛鸚鵡、葵花鸚鵡、亞馬遜鸚鵡、非洲鸚鵡、錐尾鸚鵡、澳洲鸚鵡、紐西蘭鸚鵡、亞洲鸚鵡、吸蜜鸚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