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雲鄉

瑞雲鄉

瑞雲鄉轄11個村,總人口17000餘人,距安岳縣城43.5公里,安大公路穿境而過。全鄉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地貌,海拔在350米到450米之間,平均氣溫17.9℃,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基本信息

鄉鎮簡介

瑞雲鄉地理位置瑞雲鄉地理位置
瑞雲鄉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城南區域,距縣城43.5公里,安大公路穿境而過。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距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毗盧洞3公里。鄉內園門村韓國普州太后許黃玉的故里。全鄉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地貌,海拔在350米到450米之間,平均氣溫17.9℃,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行政轄區

下轄村:天雲村 園門村 同心村 小堰村 順河村 六合村 長石村 魚泉村 天鍋村 犁坪村 民花村轄區代碼
512021220瑞雲鄉
512021220200天雲村
512021220201園門村
512021220202同心村
512021220203小堰村
512021220204順河村
512021220205六合村
512021220206長石村
512021220207魚泉村
512021220208天鍋村
512021220209犁坪村
512021220210民花村
512021220400瑞雲鄉獨立居民小組

人文歷史

韓國“普州太后”許黃玉:駕洛國首露王妃許黃玉故里。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瑞雲鄉。距安岳縣城50公里。許黃玉,於公元32年出生在安岳縣瑞雲鄉許家壩,公元48年與朝鮮半島古駕洛國開國始祖首露王結婚,卒於公元189年,壽157歲,諡號“普州太后”。中韓民俗文化村占地面積382畝,背靠普經山,屬淺丘陵谷地。依山環水、藏風聚氣、綠樹蔥蘢,環境優美。中韓民俗文化村以古建築風格為主,分為祭祀區和休閒區兩部分。內設韓國普州太后史跡陳列館、祭祀廳、中韓民俗文化館,收集展出民俗、文史、民間藝術、經濟、中韓合作交流等書籍、圖片和實物;陳列普州太后許黃玉的歷史記載、文藝作品、民間傳說等文字、圖片和視覺藝術品。中韓民俗文化村於每年元宵節清明節月半節舉行許氏宗親祭祀活動,是韓國友人尋根、尋親和中韓友好交往的平台。

基礎設施

大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促進經濟持續發展。該鄉實施通達工程14公里,轄內11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公路;在天雲村、園門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鋪碎石路達13公里,修排水溝2500米,灌渠1860米,該鄉整治屯水田230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基本完成;共整治山坪塘16口,新建蓄水池30口。

旅遊資源

獅子岩石刻景點。在瑞雲鄉圓門村張公寨雄如坐獅的岩石上,宋、明時開鑿了7個龕窟,雕刻道教造像50餘軀,並有明、清碑刻題記13處,均保存完好。有保存較好的明長城、燕長城,還有兩座古邊城。

經濟建設

2008年以來,安岳縣瑞雲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圍繞“突出特色抓亮點,扭住重點搞建設”的工作思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狠抓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狠抓檸檬技術培訓,組織鄉、村、組幹部及檸檬業主大戶集中培訓,園門村引進檸檬種植業主,栽種檸檬600畝,成立檸檬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多途徑促農增收,農民致富;始終把畜牧業、水產業作為全鄉農村經濟支柱產業來抓,該鄉生豬存欄2.2萬頭,出欄1.6萬頭,小家禽100萬隻,休稻養魚、稻田養魚、堰庫養魚2300畝,產值達230萬元;加強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截止2008年底,共建立養豬專業合作社5個,六合村養蠶專業合作社1個,園門村檸檬專業合作社1個,合作社的建立有力促進了各社之間技術交流,相互間的合作,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狠抓能源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完成2008年國債和省級沼氣項目任務共125口,做到領導幹部包片,駐村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明確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和領導力量,確保了此項任務圓滿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