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科

珙桐科

Nyssaceae 珙桐科,雙子葉植物,3屬,約12種,分布於北美和亞洲,我國有3屬,8種,除供庭園觀賞外,木材可用,喜樹含喜樹鹼,能抗癌。落葉喬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珙桐科Nyssaceae 珙桐科, 落葉喬木;葉互生,單葉,全緣或有齒缺,無托葉;花兩性或單性,排成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或為傘房狀或傘形狀的聚傘花序;萼小;花瓣5或更多或缺;雄蕊5-10或更多;子房下位,1-6-10室,每室有倒垂的胚珠1顆;核果翅果。我國有:Camptotheca,Davidia,Nyssa3屬.

【中文名】珙桐科Davidiaceae

【科拼音名】gongtongke

【科屬】珙桐科Davidiaceae

【分布】世界:3屬,12種;中國:3屬,8種。

珙桐為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0米。
此樹為落葉喬木,樹皮呈不規則薄片脫落。單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紙質,寬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粗鋸齒,葉柄長4-5厘米,花雜性,由多數雄花和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紙質,橢圓狀卵形,長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鋸齒,核果紫綠色,花期4月,果熟期10月。
珙桐的花紫紅色,由多數雄花與一朵兩性花組成頂生的頭狀花序,宛如一個長著“眼睛”和“嘴巴”的鴿子腦袋,花序基部兩片大而潔白的苞片,則像是白鴿的一對翅膀。4~5月間,當珙桐花開時,張張白色的苞片在綠葉中浮動,猶如千萬隻白鴿棲息在樹梢枝頭,振翅欲飛。

保護價值

珙桐科珙桐科
落葉喬木。花奇色美,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珙桐相繼滅絕,只有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地區倖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稱,是國家8種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中的珍品,為我國獨有的珍惜名貴觀賞植物,又是製作細木雕刻、名貴家具的優質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飛翔的白鴿而被西方植物學家命名為“中國鴿子樹”。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於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並有和平的象徵意義。材質沉重,是建築的上等用材,可製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生境狀況

在我國,珙桐分布很廣,貴州的梵淨山、湖北的神農架、四川的峨嵋山等處都有生長,在桑植縣天平山海拔700米處,還發現了上千畝的珙桐純林,這也是目前發現的珙桐最集中的地方。自從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被發現以後,珙桐先後為各國所引種,以致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名貴觀賞樹種。

生物習性

喜歡生長在海拔700~1600米的深山雲霧中,要求較大的空氣濕度。生長在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多生於空氣陰濕處,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質深厚的土壤,在乾燥多風、日光直射之處生長不良,不耐瘠薄,不耐乾旱。幼苗生長緩慢,喜陰濕,成年樹趨於喜光。珙桐枝葉繁茂,葉大如桑,花形似鴿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鴿子的翅膀,暗紅色的頭狀花序如鴿子的頭部,綠黃色的柱頭像鴿子的嘴喙,當花盛時,似滿樹白鴿展翅欲飛,並有象徵和平的含意。

同生植物

同生植物有扁刺錐CastanopsisplatyacanthaRehd.etWils.、木荷SchimasuperbaGardn.etChamp.、峨眉黃肉楠Actinodaphneomeiensis(Liou)Allen.、粗穗柯Lithocarpuselegans(Bl.)Soepadmo.、包槲柯L.cleistocarpusRehd.etWils.、巴東櫟QuercusenglerianaSeem.、香港大頭茶Gordoniaaxillaris(Roxb.etKer.)Dietr.、天師栗AesculuswilsoniiRehd.、連香樹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黑毛四照花Dendrobenthamiamelanotricha(Pojark.)Fang等。

播種繁殖

一、種子採集時間與處理珙桐與光葉珙桐4月上旬開,花期40多天,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即可採收到成熟的果實。果實呈橢圓狀或矩狀卵形。果皮肉質,表面呈紫褐色,上有深灰色眾多圓形斑點。果核呈橄欖狀長橢圓形,色如核桃殼,上有縱棱,內有種子5至7粒。在林中自然掉落的果實自行萌發的極少。要想人工繁殖珙桐與光葉珙桐則首先必須對果實進行破碎處理,方法有以下3種:
1.將收集到的果實倒在碓窩中,如搗米一樣,用木棰反覆敲打,並注意用力適度。如用力太小,果皮不能完全脫離,而用力太猛,又會搗碎種子。將搗碎的果實用清水洗淨,拌上草木灰後即可播種。
2.將成熟的果實直接堆放在陰暗潮濕的露地,任其自然冷凍,促進生理轉化,使果肉爛掉,果核殼凍脆。堆置3個月的平均氣溫為6.9℃時,種子發芽率為92.6%,而平均氣溫為-2.5℃時則發芽率可高達98%以上。
3.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將成熟的果實倒入有蓋的糞便桶,桶中注滿新鮮人尿,全部淹沒果實。經6至7周,果肉及果核殼全部腐爛後再倒入竹筐內,用清水沖洗,將種子拌上草木灰後即可播種。此法在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內廣泛採用,出苗率均在95%以上。
二、播種方法選擇排水良好,既肥沃又濕潤的砂壤土或壤土做苗床,苗床四周開溝深度不得低於40厘米。土壤pH值要求不嚴,即使含鹽量0.15%的土壤,珙桐樹苗亦能生長發育。播種要用代森鋅、多菌靈、托布津、福馬林等藥劑進行土壤消毒並深翻。播種前在苗田開溝,深10至15厘米,寬5至8厘米,再將處理好的種子按10至15厘米距離放入溝中,覆土壓實並澆透水。
三、幼苗管理珙桐種子破殼萌芽時不耐水濕,剛出土的幼苗若長時間在陰濕環境中,則根、莖、葉易腐爛,且死亡率高。排水良好的坡地作為苗床出苗率高。因此,種子萌發至出現真葉前應注意土壤不能太濕。如遇長時間陰雨天氣,除注意做好排水防澇工作外,還要噴1000倍液的托布津或500倍液的代森鋅。一般情況下,珙桐種子在月平均氣溫0.56℃,旬平均氣溫-0.43℃時開始萌動。月平均氣溫達到2.3℃,旬平均氣溫為3.5℃時幼苗即開始出土。但剛出土的幼苗不耐低溫,如遇寒潮,應當預先架設密封的塑膠薄膜棚防寒。幼苗真葉出齊後,即可施一次0.5%至1%的複合液肥或低濃度人糞尿液壯苗,同時除淨田間雜草。當年幼苗即可長到30至50厘米高,第二年一般可長到120至150厘米。幼苗長到30厘米以上,地徑粗達0.4厘米時就可出圃移栽定植。移苗時間宜選在落葉後或翌春萌芽前,注意起苗時勿碰傷根皮和頂芽。對過於細長的側根和側枝可進行適當回縮修剪。珙桐根系發達,移植時栽植穴要求穴大底平,必須苗正根展。回填土要分層搗實,根莖培土應比原土位高出15至20厘米。移栽完畢要澆透定根水,使土壤與根系充分密接。小苗移栽成片定植,應架設遮陽棚,使小苗安全過夏。珙桐喜涼爽濕潤氣候環境,最好是與其他闊葉喬木或常綠喬木混栽。

無性繁殖

扦插育苗用一年生枝條做插穗,長15至20厘米,直徑0.3厘米以上,每個插穗上至少要有2個節間、2個芽,切口平滑不傷皮。3月上旬,在土壤剛化凍、芽萌動前扦插。插前細緻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鬆、水分充足。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以直插為主,插條深度因環境條件而異。過深土壤氧氣不足,不利於插穗生根;過淺枝條外露多,蒸發量大,插穗易失水乾枯。如在扦插時氣候寒冷而乾燥,插後上端應適當覆土;在溫暖、濕潤條件下,上面第一個芽子微露地表即可。由於枝條有極性現象,扦插時,切勿倒插。插後要踏實,使插穗和土壤密接,嚴防插穗下端蹬空,插後立印灌透水。插穗成活後,要適時灌溉、鬆土、除草、施肥和防治病蟲。扦插育苗成苗率在60%左右。扦插前若用ABT生根粉對插穗進行處理,成苗率可提高10%至20%。
嫁接珙桐嫁接宜選用2至3年生的實生苗做砧木。在穗條的選擇上,最好選取開花樹的樹冠外圍、向陽、無病蟲害、健壯的當年生枝條,在落葉後採集,最遲在枝條萌發前2至3周採集。嫁接的方法主要採取枝接和T字形芽接兩種辦法,枝接在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時進行,T字形芽接一般在7月至9月樹木生長旺盛季節進行。T字形芽接法適合粗壯的砧木。

保護措施

有的分布區雖已建自然保護區,但無嚴格保護措施,在其它分布區也應設定保護點,應制定具體的保護管理措施,積極開展引種栽培和繁殖試驗,進行人工造林,擴大其分布區。

套用價值

珙桐為世界著名的珍貴觀賞樹,常植於池畔、溪旁及療養所、賓館、展覽館附近,並有和平的象徵意義。材質沉重,是建築的上等用材,可製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

相關傳說

珙桐,第三紀孑遺植物。中國把種一類保護植物之一,為峨眉山寶貴的植物。
珙桐,春末夏初開花,從初開到凋謝色彩多變,一樹之花,次第開放,異彩紛呈,人們稱讚它為“一樹奇花”。關於它,有這樣一段佳話。
在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位君主,只有一位獨生女兒,名叫“白鴿公主”,愛如掌上明珠。這位公主品味出奇,不愛金銀珠玉,也不嫁王侯公卿,卻十分愛好騎射,追求一種男子漢的氣概。
一天,公主在森林中打獵,被一條狠毒的蟒蛇死死纏住。正在危急關頭,一位名叫珙桐的青年獵手,用刀斬斷蟒蛇,奪回公主的性命。公主十分敬慕青年獵手的機智和勇敢。二人一見鍾情,山盟海誓,公主取下頭上的玉釵,從中間撅斷,彼此各執一半,作為信物。
公主回宮後,將來龍去脈告之父王,並懇請父王將自己許配給珙桐。不料此事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他連夜派遣侍衛將珙桐射死在深山老林。白鴿公主知道後,哭得死去活來。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卸去豪華的宮妝,穿上潔白的衣裙,踉踉蹌蹌的逃出了高牆緊閉的後宮,來到珙桐遇難的地方,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得淚珠成血,染紅了潔白的素裝。忽然,雷聲大作,暴雨傾盆,一棵小樹破土而出,恰象豎立著的半截玉釵,轉瞬間,長成了參天大樹。公主情不自地伸開雙臂撲向大樹。霎時間,大雨停了,雷聲息了,哭聲也聽不見了,只見數不盡的潔白的花朵掛滿了大樹的枝頭,花朵的形狀宛如活潑可愛的小白鴿,清香美麗,讓人不能不想起白鴿公主與青年珙桐悽美的愛情故事。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樹稱作珙桐,以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情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