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炎

福建省仙遊縣農業局副局長,縣蔗糖生產領導小組副組長,教授級高級農藝師。曾任仙遊縣科協副主席兼縣農學會理事長,莆田市甘蔗學會副理事長

基本信息

簡介

福建省仙遊縣農業局副局長,縣蔗糖生產領導小組副組長,教授級高級農藝師。曾任仙遊縣科協副主席兼縣農學會理事長,莆田市甘蔗學會副理事長,一、二屆中國甘蔗協會理事,副秘書長和科普部副部長,以及中國農學會高級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

成就

從事農業科技工作40多年。對甘蔗栽培方面有專門研究。主持和參加重大科技攻關完成26個項目,並均獲獎。其中“積極推廣甘蔗科技成果獲得甘蔗較大增產”、“仙遊縣連續4年12萬畝甘蔗畝產超萬斤的栽培技術”、“提高蔗區光能利用的耕作制度改革”、“利用紅螞蟻防治甘蔗螟蟲”、“蔗田間作三季綠肥”、“甘蔗育苗移栽的研究”、“在蔗田利用蔗渣栽培香菇”、“甘蔗新品種的適應力測定”、“蔗田生產農業模式研究”、“‘三冬’甘蔗地膜覆蓋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甘蔗品種的引進鑑定與利用”等14項成果,於1978—1993年先後獲國家、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1項,並有5項被列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

論文

發表論文(含合作)60多篇,其中《仙遊縣甘蔗產量剖析》、《衡土在甘蔗生產上的套用研究與推廣》、《蔗頭蔗葉栽培竹絲技術》等10多篇,獲省、市優秀學術論文二、三等獎,並於1989—1998年先後被聯合國農組織《農業指南》、“C·A·B”《園藝文摘》等收錄和被入編《中國農業文庫》、《中國當代科教文選》、《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文選》等。並有《振興蔗糖生產的思路與對策》一文,1999年1月被IEEC國際經濟評選介(香港)中心等審定入編《世界華人重大學術成果公報》,向海內外公告;1999年3月,《施用蘑菇廢料對甘蔗產量品質及其培肥地力的效應》一文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評為優秀論文,獲得進入世界範圍交流的資格。

榮譽

主編參編《科學種蔗創高產》、《仙遊蔗糖志》等著作9部,其中參編《仙遊縣誌》獲1997年全國地方志獎一等獎。1984年被國家評為全國農林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1985年農業部授予堅持長期農技推廣工作成績顯著“的獎勵;1993年獲國務院表彰,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殊榮。其事跡被載入《中國科技人才大辭典》、《當代中國科學家與發明家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中華英模大典》、《世界名人錄》、《中國農業教授名錄》、《中華人物辭海·當代文化卷》等多部辭書。1997年7月至1999年1月,分別被香港九洋國際出版社聘為科技專家顧問、《世界名人錄》(中國卷2)、《中華人物辭海》、《世界文化名人辭海·華人卷》和《中外名師錄》聘為特約(邀)顧問編委和副主編,並榮獲20世紀專業領域貢獻大獎、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和世界華人風雲人物大獎。

王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王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