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明[新疆文聯原書記]

王仲明 (1938~)上海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新疆文聯原書記

簡介

性別:男 民族:漢族,1938年11月16日生於上海市上海縣(現閔行區)。1952年9月至1958年7月在上海市南郊中學(原德潤中學)上初、高中。1958年9月至1962年7月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繫上學。1959年元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10月至1971年7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工作,任教師、幹部、團支部書記。1971年7月至1997年元月在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文藝處工作,任文藝處處長。1997年元月起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聯工作,任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兼機關黨委書記。2000年3月退休。

文學作品

著有文字評論集《文學和美學》、《美的發現和思維的開拓》(個人專集)。為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編輯出版報告文學集《我們新疆好地方》,本人任副主編,具體負責編輯。已於1995年出版發行。自1958年以來先後發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文章等400餘篇,約120萬字。退休後繼續撰寫和發表文學評論文章,如《世界和生命的透視》、《開拓時代主題,透視人生風雨》等。

藝術評論

1、文學評論《他寫出了詩,詩寫出了他——中年詩人楊牧論》,評述楊牧詩歌的成就和風格特色,1985年發表,獲新疆首屆哲學社會科學評獎優秀論文獎;2、文學評論《略論魯迅的開放型思維》,1986年發表,獲新疆魯迅學術討論會優秀論文獎;3、文學評論《略論吾拉孜罕小說的結構藝術特點》,1986年發表,獲新疆新時期文學評論優秀獎;4、評論《市場經濟·時代機遇·文化品位》,1993年發表,獲新疆第三屆社會科學評獎優秀論文獎、全國人文科學優秀戰果二等獎,全國新世紀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併入編中國經濟出版社《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5、評論《論自省文化意識》,1995年發表,1997年獲新疆第四屆社會科學評獎優秀論文獎;6、藝術評論《世紀之光》,2001年發表,獲新時期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

浙江諸暨農民作家(1945-2005)

浙江諸暨市農民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出生於1945年,自幼喪父,在大躍進和大饑荒中讀完中學後回鄉務農,1985年在縣文化館做臨時編輯,期間創作了15部中篇小說且獲獎多多。2000年以老農身份應聘參與創辦大型刊物《紀實》,任編輯部主任。編輯之餘重新拾筆從文,創作了散文、雜文、隨筆140餘篇及影視劇本多部(集),計有中篇小說15部,短篇小說20餘篇,散文、雜文、隨筆140餘篇,電視劇本40餘集等。一心想寫出更多更好作品的他,不幸身患惡疾,於今年5月病逝。
王仲明一生創作頗豐,在病重期間,還想著出版自己的文集。在省作協、紹興市和諸暨市領導、市文聯的關心支持下,王仲明的文集《五月南風》終於得以出版。
《五月南風》收集了王仲明所著小說、散文、雜文、隨筆四大類作品,共35萬字。

南昌大學四附院副主任醫師

王仲明,男,副主任醫師,中國鐵道學會醫學分會皮膚病性病、性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省皮膚病學忖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性學會會員。在國家級及省級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20餘篇。臨床專長:皮膚病性病診療,擅長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現任南昌大學四附院副主任醫師。

上海傳統烹飪名家

王仲明,又名福生,小名黃狗。祖籍南京,生於松江,家住東新橋。初在西門外吊橋堍連順菜館當學徒,記憶力過人,手勤好學,有一手烹調技術;後在松江城防司令家及大姓韓三房家當廚師多年,又在岳廟口長順館、馬路橋草廬酒家任掌勺廚師。
所燒菜餚,色、香、味俱佳,各具特色。如烤鴨,能掌握適當火候,鴨皮鬆脆,鴨肉鮮嫩。所辦筵席,無不精妙,諸如魚翅、海參、干貝等,都能因材而施,烹煮得宜。更擅長做各式鹹、甜點心:鹹點如雞肉水餃、三鮮春卷、兩面黃炒麵等,都用料講究,味道鮮美。甜點如豬油山芋,抽盡細筋,入口即化;油酥餃,甜而不膩;夏季的扁豆糕、薄荷餅,更是色澤鮮明,清甜可口。
解放後,在飲食商店任主掌廚師,被列為松江10大名廚師之首。不但能挖掘繼承本縣名菜,不使失傳,如松江特產四鰓鱸,用火腿、雞絲湯烹煮;其他如炒鱔糊、炒團菜(甲魚)、八寶鴨、松子蝦球等,都能各具美味;還能吸收各幫之長,融會貫通,如芙蓉三絲、酒燜肉、野雞瓜丁、餛飩鴨等,都有獨特風味。在日常供應中,l雞可以3吃(1冷盆、1熱炒、1大菜)至6吃(1冷盆、2炒、2菜、1湯),深受顧客歡迎。退休之前,將自己拿手名菜及點心製作方法,共124件,予以口授,由縣飲食服務公司加以整理。其中部分被編入該公司《食譜》中,曾作為飲食業技術交流學習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