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鎖

金鐵鎖

金鐵鎖,稀有種。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系統分類和進化極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金鐵鎖莖披散平臥或斜上升,高15—25厘米,黃色或紫色,被腺毛。葉卵形,稍肉質,長0.7—2厘米,寬0.5-1.5厘米,頂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中脈隆起,無毛,僅下面沿中脈被短柔毛,無柄或具極短的柄。花多數,成二歧聚傘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細,長2—5毫米,被腺柔毛;萼棒狀,長5—6毫米,寬l-2毫米,上部膨大,具突出的15條脈,被腺毛,萼齒5,三角形,具膜質邊緣;花瓣5,紫紅色,倒披針形,長約7毫米,頂端圓形;雄蕊5枚,長8—9毫米;子房長圓狀倒卵形:花柱2,線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金鐵鎖金鐵鎖

【拼音名】JīnTiěSuǒ

【別名】獨釘子、獨定子、昆明沙參、金絲矮陀陀、對葉七、白馬分鬃獨鹿角姜百步穿楊、穿石甲、蜈蚣七[雲南]

【來源】石竹科金鐵鎖屬植物金鐵鎖PsammosilenetunicoidesW.C.WuetC.Y.Wu,以根入藥。秋冬挖根,颳去外皮,曬乾備用。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散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胃痛;外用治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3~5分,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備註】(1)本品有毒,內服慎用。中毒症狀為咽喉不適,呼吸不暢。解救方法以甘草、紅糖煎水服,或內服豬油。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植株特徵

金鐵鎖金鐵鎖
金鐵鎖莖披散平臥或斜上升,高15—25厘米,黃色或紫色,被腺毛。葉卵形,稍肉質,長0.7—2厘米,寬0.5-1.5厘米,頂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中脈隆起,無毛,僅下面沿中脈被短柔毛,無柄或具極短的柄。花多數,成二歧聚傘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梗細,長2—5毫米,被腺柔毛;萼棒狀,長5—6毫米,寬l-2毫米,上部膨大,具突出的15條脈,被腺毛,萼齒5,三角形,具膜質邊緣;花瓣5,紫紅色,倒披針形,長約7毫米,頂端圓形;雄蕊5枚,長8—9毫米;子房長圓狀倒卵形:花柱2,線形。

金鐵鎖 ,多年生平臥蔓生草本。根圓錐形。莖柔弱,圓柱形,中空,長達32厘米。單葉對生;卵形,先端尖,基部近圓形;上部葉較大,長15~22毫米,寬7~13.5毫米;下部葉較小,成苞片狀,長約2毫米,闊1毫米;近於無柄。 2出聚傘花序,每一部分花序下有2苞片;花小,近於無柄,萼筒狹漏斗形。具15棱及5齒;花冠管狀鐘形,花瓣5片,紫黃色,狹匙形;雄蕊5,與萼片對生,花絲線形,藥近圓形,背著;子房倒披針形,由二心皮合成,花柱線形,2枚,柱頭不明顯。果實長棒形,棱顯,具宿萼。種子1枚,倒卵形,褐色。花期6~9月。果實稍後成熟。 果實長棒形,棱顯,具宿萼。種子1枚,倒卵形,褐色。生於松林、山野荒地、山坡。稀有種。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系統分類和進化極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分布

雲南四川金沙江流域。

分布習性

金鐵鎖金鐵鎖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德欽、中甸維西寧蒗麗江劍川永勝昆明東川西藏東部林芝、芒康四川西聞至西南部巴塘、鄉城、稻城、木里、米易及貴州西部威寧,海拔900-3800米地帶。分布區內乾、濕季明顯,冬春乾旱,一年中上季溫差不大,年平均溫約14℃,最冷月平均溫為7.7℃,極端最低溫約-6℃,最熱月平均溫約20℃,極端最高溫不超過32℃,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工73-78%。土壤為緊實、乾燥而貧瘠的石灰岩土或紅壤。

金鐵鎖為喜光植物,多沿乾熱河穀人布,生長在雲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林下或生於以南燭Lyoniaovalifolia(Wall.)Drude、美麗馬醉木Pierisfrmosa(Wall.)D.Don.、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hirtella(Franch.)Schindl.、水紅木viburnumcylindricumBuch-Ham.exD.Don為勢的灌叢和以旱茅Eremogogondelavayi(Hack.)A.Camus、四脈金茅Eulliaquadrinervis(Hack.)Kuntze、白茅Imperatacylindricavar.major(Nees)C.E.Hubb.等為優勢的草坡中。由於適應春旱,主根特別達,可深入土內40-50厘米,4月萌發莖葉,平臥地面,6-9月陸續開花,果實於7-10月成熟,10月後地上莖葉乾枯,進入休眠期。

繁殖栽培

用種子繁殖,但種子成熟期不一,採種較困難。夏季採種,要隨播,萌發強,15-20天即能發芽,但生長緩慢。亦要用扦播法繁殖。

藥理概述

金鐵鎖金鐵鎖

【金鐵鎖的異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坨(《滇南本草》整理本),獨定子、蜈蚣七、對葉七、白馬分鬃、麻參(《雲南中草藥》)。

【金鐵鎖的來源】為石竹科植物金鐵鎖的根。

【金鐵鎖的採集】秋後或春初發芽前採收,將根挖起,去淨苗葉,泥土或除去栓皮,曬乾。

【金鐵鎖的藥材】乾燥根長圓錐形,長約8~15厘米,直徑約0.5~1.5厘米,栓皮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已除去栓皮者,呈黃白色,可見橫孔紋。易折斷,斷麵粉質狀,維管束明顯排列成黃色密集的放射狀紋理。氣無,味辛辣,嘗之刺激喉舌。以支大者為佳。

【金鐵鎖的化學成分】含胺基酸、有機酸、皂甙、三萜。

【金鐵鎖的性味】苦辛,溫,有毒。

①《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辣,有小毒。

⑧《雲南中草藥》:苦辛麻,大溫,有毒。

【金鐵鎖的功用主治】除風濕,定痛,止血,祛瘀。治風濕痹痛,胃痛,創傷出血,跌打損傷。

《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疼,攻癰瘡,排膿。細末,每服五分,燒酒送下。"

②《雲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風濕。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風濕疼痛,胃痛。"

【金鐵鎖的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分;研末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金鐵鎖的宜忌】《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金鐵鎖的選方】治蛔蟲:先服半個油煎雞蛋,隔半小時,再服金鐵鎖粉末二分及剩餘的半個油煎雞蛋。《雲南中草藥》

化學成分

根含三萜皂甙元:刺葉絲石竹酸(gypsogenicacid),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表棉根皂甙元(epigypsogenin),16-表皂皮酸(16-epiquillaicacid)

16-表皂皮酸甲酯(methyl-16-epiquillate),35-羥基-28-去甲齊墩果-12,17-二烯-23-醛(3β-hydroxy-28-nor-olea-12,17-dien-23-al)[1],3β-羥某-27-去甲齊墩果-12,14-二烯-28-酸(3β-hydroxy-27-norlean-12,14-dien-28-oicacid)[2];三萜皂甙:3α,16α-二羥基-12-齊墩果烯-23,28-二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3α

16α-dihydroxy-12-oleanen-23,28-dioicacid-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3α,16α-二羥基-12-齊墩果烯-23,28-二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甙{3α,16α-dihydroxy-12-olean-23,28-dioicacid-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3]。

功效“散瘀定痛;止血;消癰排膿”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3100m的向陽岩石坡地或石縫中。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食之令人多吐,專治面寒疼痛,胃氣、心氣疼,攻癰瘡,排膿。細末,每服五分,燒酒送下。

2、《雲南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祛瘀,除風濕。治跌打損傷,創傷出血,風濕疼痛,胃痛。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貴州及雲南、西藏等地。

動植物形態:多年生匍匐草本,長30-50cm。根粗壯,多單生,長圓錐形,肉質,外皮棕黃色。莖柔弱,綠色或帶紫綠色,有毛。單葉對生;幾無柄;葉片卵形,長1.5-2.5cm,寬0.5-1.2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全緣,上面疏生細柔毛,下面僅沿中脈有柔毛。

三歧聚傘花序頂生,有頭狀腺毛;著筒窄漏斗形,有15條稜線及頭狀腺毛,萼齒5;花瓣5,狹匙形,光瑞截形至近圓形,紫堇色;雄蕊5,與萼片對生,伸出花外;子房上位,花柱2,絲形。蒴果長棒狀,有種子1顆。種子長倒卵形,褐色,扁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不良反應及治療:味辛辣,嘗之刺激喉舌。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根長圓錐形,挺直或略扭曲,長8-15cm,直徑0.5-1.5cm。表面黃棕色,有多數縱皺紋及橫皮孔紋,除去栓皮後內面黃白色,易折斷,斷麵粉性,具黃色密集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辛辣,有刺喉感。以粗壯、質堅、斷麵粉質,有黃色菊花心者為佳。

顯微鑑別粉末特徵:黃棕色。

①導管多為網紋,亦可見螺紋或孔紋,直徑15-40μm,其內有時見黃棕色塊狀物。

澱粉粒扁卵形,單粒或復粒;單粒的直徑6-12μm。

③有油滴而無草酸鈣簇晶。
理化鑑別取本品粉末5g於燒瓶中,加入20ml水,煮沸10min,放冷,濾過,取濾液4ml於試管中,再加0.5ml冰醋酸,振搖呈黃色凍狀物,在紫外光下顯乳藍色螢光。

《*辭典》:金鐵鎖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JīnTiěSuǒ
【別名】昆明沙參(《植物名實圖考》),獨丁子(《昆明藥植調查報告》),土人參、夷方草、金絲矮坨坨(《滇南本草》整理本),獨定子、蜈蚣七、對葉七、白馬分鬃、麻參(《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金鐵鎖的根。秋後或春初發芽前採收,將根挖起,去淨苗葉,泥土或除去栓皮,曬乾。

菊目百科(一)

菊目為顯花植物的一目,僅菊科一科,是顯花植物最大的科。分部廣布全世界,熱帶較少。
暗陳蒿
艾葉
艾蒿
矮蒿
矮沙蒿
暗綠蒿
矮叢光蒿
阿里山菊
阿壩蒿
阿爾泰香葉蒿
阿克塞蒿
矮叢蒿
矮小矢車菊
阿爾泰蒲公英
矮生黃鵪菜
矮亞菊
阿爾泰蓍
白舌紫菀
白背紫菀
扁毛紫菀
百日菊
白雪銀鱗紫菀
半邊蓮
薄葉薺尼
白鐘花
北疆風鈴草
薄葉雞蛋參
薄葉薺苨
半邊蓮屬
白參
北方沙參
白葉蒿
波密蒿
白莎蒿
濱海牡蒿
濱艾
白毛多花蒿
班瑪蒿
北艾
白苞蒿
巴爾古津蒿
渤海濱南牡蒿
白山蒿
斑葉蒲公英
白緣蒲公英
白花匹菊
白花蒲公英
白花珀菊
閉花兔兒風
邊地兔兒風
薄葉翅膜菊
白背兔兒風
察瓦龍紫菀
雛菊
翠菊
長梗紫菀
長毛三脈紫菀
長毛小舌紫菀
長葉紫菀
長圓葉褐毛紫菀
匙葉巴塘紫菀
川西藍鐘花
刺毛風鈴草
藏滇風鈴草
長花藍鐘花
長花黨參
川鄂黨參
長葉黨參
抽葶黨參
長葉沙參
長果牧根草
藏南黨參
長白沙參
藏南金錢豹
藏南風鈴草
長葉輪鍾草
草海桐屬
川西沙參
刺種莕菜
草海桐
纏繞黨參
臭黨參
長柱風鈴草
長柱沙參
川藏沙參
朝鮮艾
川藏蒿
藏東蒿
齒裂華西蒿
藏旱蒿
垂葉蒿
粗莖蒿
齒裂垂葉蒿
藏腺毛蒿
藏龍蒿
昌都蒿
叉枝蒿
藏白蒿
藏沙蒿
長梗米蒿
川南蒿
川西腺毛蒿
側蒿
錯那蒿
藏岩蒿
察隅蒿
藏北艾
朝鮮蒲公英
叉枝黃鵪菜
川西黃鵪菜

蒼葉蒲公英
策勒蒲公英
糙毛黃鵪菜
藏匹菊
糙葉矢車菊
蔥嶺蒲公英
除蟲菊
長錐蒲公英
長角蒲公英
長裂黃鵪菜
垂頭蒲公英
蔥岑蒲公英
川西蒲公英
草原狗舌草
藏蒲公英
川西小黃菊
粗齒兔兒風
刺苞果
齒葉蓍
翅膜菊
川甘亞菊
車前兔兒風
糙毛翅膜菊
長穗兔兒風
長葉翅膜菊
刺苞果屬
長柄兔兒風
翅膜菊屬
翅莖香青
車前葉黃腺
香青
苞紫菀
大花紫菀
大埔紫菀
大葉小舌紫菀
單頭峨眉紫菀
德欽紫菀
等毛短舌紫菀
滇西北紫菀
短莖紫菀
短舌紫菀
多花麗江紫菀
黨參屬
東風菜屬
短花盤沙參
滇湎黨參
大花黨參
短毛藍鐘花
多歧沙參
大萼藍鐘花
短柄半邊蓮
大葉黨參
大萼黨參
多毛沙參
頂花半邊蓮
袋果草
大青山風鈴草
袋果草屬
大花卵葉半邊蓮
大理山梗菜
短萼紫錘草
大花金錢豹
大頭青蒿
東俄洛沙蒿
墊型蒿
大花大籽蒿
鈍裂蒿
滇東蒿
多花蒿
東北牡蒿
東亞櫛齒蒿
凍原白蒿
多頭蒿
大頭柔毛蒿
大花蒿
東北絲裂蒿
大籽蒿
東方蒿
滇南艾
東北蒲公英
多毛蒲公英
丹東蒲公英
堆葉蒲公英
短喙蒲公英
大頭蒲公英
多裂黃鵪菜
東天山蒲公英
多葶蒲公英
滇北蒲公英
多裂蒲公英
大刺蒲公英
東川黃鵪菜
單頭匹菊
頂戟黃鵪菜
短舌匹菊
大花藿香薊
多花亞菊
繸裂矢車菊
瀘定兔兒風
櫟葉亞菊
柳葉亞菊
蓮沱兔兒風
藍兔兒風
柳葉蓍
肋果薊
綠香青
硫黃淡黃香青
卵裂黃鶴菜
拉薩蒲公英
蓮座狗舌草

頂羽菊
短裂亞菊
多裂亞菊
滇北亞菊
短瓣蓍
短冠亞菊
頂羽菊屬
大頭兔兒風
多苞兔兒風
燈台兔兒風
單頭亞菊
單頭尼泊爾香青
淡黃香青
淡紅變型
大山香青
多莖香青
淡黃變型
蝶須屬
峨眉紫菀
峨眉紫錘草
鄂西沙參
二色黨參
峨眉蒿
二郎山蒿
二色蒲公英
鄂西黃鵪菜
婦奶參
粉綠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反苞蒲公英
分枝兔兒風
狗舌紫菀
光葉三脈紫菀
廣西銅錘草
高山黨參
管鍾黨參
廣西山梗菜
管花黨參
光萼黨參
光葉黃鐘花
光藍鐘花
貢山黨參
光葉黨參
光莖藍鐘花
甘孜沙參
光萼藍鐘花
高山沙參
高原蒿
高山艾
甘青小蒿
甘青蒿
甘菊
甘新青蒿
甘肅蒿
甘菊毛葉
高嶺蒿
高山矮蒿
光沙蒿
貢山蒿
甘肅南牡蒿
甘肅黃鵪菜
狗舌草屬
光滑匹菊
光果蒲公英
狗舌草
寡毛變種
光黃鵪菜
光苞蒲公英
高山蓍
光苞亞菊
光葉兔兒風
灌木亞菊紅花
黑山紫菀
褐毛紫菀
湖南紫菀
橫斜紫菀
紅冠紫菀
厚棉紫菀
灰毛萎軟紫菀
灰毛紫菀
輝葉紫菀
灰毛風鈴草
花柱草屬
花柱草
湖北沙參
灰毛黨參
灰岩風鈴草
黃白花藍鐘花
灰毛藍鐘花
黃紫花藍鐘花
海南半邊蓮
華東杏葉沙參
褐苞蒿
灰毛艾蒿
黃毛蒿
紅足蒿
蒿屬
黃金蒿
黃花蒿
海南牡蒿
黑柔毛蒿
黃綠蒿
黑蒿
海州蒿
灰蓮蒿
華西蒿
杭愛龍蒿
華蒿
灰苞蒿
紅輪狗舌草
紅花除蟲菊
黃鵪菜
黃鵪萊
荒漠蒲公英
寒生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
華蒲公英
紅果黃鵪菜
和田蒲公英
厚絨黃鵪菜
黑苞匹菊
灰葉匹菊
紅果蒲公英
黑柱蒲公英
灰果蒲公英
黃鵪菜屬
畫筆菊
褐苞蓍
紅背兔兒風
藿香薊
紅毛兔兒風
華南兔兒風
厚葉兔兒風
藿香薊屬
黃花亞菊
厚葉翅膜菊
黃花珀菊
畫筆菊屬
花蓮兔兒風
和尚菜屬
紅脈兔兒風
黃毛兔兒風
紅花木根香青
灰毛香青
黑鱗黃腺香青
紅指香青
金盞花
堅葉變種
堅葉三脈紫菀
堇舌紫菀
假半邊蓮
金銀蓮花
聚花風鈴草
聚葉沙參
金鐵鎖
雞蛋參
江南山梗菜
桔梗屬
絹毛藍鐘花
薺苨
鋸齒沙參
金錢豹屬
絹毛蒿
尖裂葉蒿
吉隆蒿
假球蒿
莢毛蒿
江孜蒿
鹼蓬
尖櫛齒葉蒿
菌陳蒿
絹毛旱蒿
菊屬
吉塘蒿
角冠黃鵪萊
絹毛黃鵪萊
芥葉蒲公英
角冠黃鵪菜
江浙狗舌草
絹毛黃鵪菜
戟葉黃鵪菜
尖角蒲公
繐裂矢車菊
尖齒狗舌草
角苞蒲公英
鹼黃鵪菜
江亞菊
江孜香青
繭衣香
龍蒿
裂葉蒿
林艾蒿
柳葉蒿
亮蒿
長花黃鵪菜
長白狗舌草
川黔黃鵪菜
川甘蒲公英
橙舌狗舌草
黃花小山菊
褐頭蒿
華北米蒿
遼東蒿
林周蒲公英
卵裂黃鵪菜
麗江蒲公英
糙毛黃鵪萊
川北黃鵪菜
齒裂黃鵪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