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錦雞兒

狹葉錦雞兒

狹葉錦雞兒,豆科(有資料歸蝶形花科)、錦雞兒屬植物,產中國西北、華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狹葉錦雞兒狹葉錦雞兒
種中文名:狹葉錦雞兒
種拉丁名: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
種別名 :紅檸角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屬中文名:錦雞兒屬
屬拉丁名:Caragana
地理分布:狹葉錦雞兒廣布於中國內蒙古高原的荒漠和草原地區,以及北疆的半荒漠地區。在東北、河北、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都有生長;在國外,主要分布於蒙古和蘇聯外貝加爾地區。

形態特徵

狹葉錦雞兒,矮灌木,高15—70厘米。樹皮黃褐色或灰褐色,有光澤。枝細長,有棱。托葉和葉軸在長枝上宿存,硬如針刺;短枝上的葉無葉軸。小葉4枚,假掌狀排列,條狀倒披針形,長4—9 (12)毫米,寬1—2毫米,先端鈍或銳尖,有小刺尖,基部漸狹,兩面疏被柔毛或近無毛。花單生,長10—15(20)毫米葉短;花萼筒狀,基部稍偏斜,長5—8毫米,花冠蝶形,黃色,瓣圓形或寬倒卵形,爪極短,翼瓣上端較寬或斜截形;子房無毛。莢果圓筒形,長2—3厘米,兩端漸尖。

生態特徵

狹葉錦雞兒株叢緊密,根系發達,根粗壯,側根伸長,根櫱性強主根和側根均較粗壯,主根在沙埋位於8厘米深處,直徑為34厘米,側根最大直徑為1.9厘在92厘米深處直徑為1.5厘在165厘米深處直徑為0.7米;而在3.5厘米處仍達0.2米(圖70—2)。狹葉錦雞兒既行有性繁殖,也行無性繁殖。花期和果期均甚長,5—9月均有花開,6—1結果。具有廣泛的生態幅度,喜生於砂礫質土壤,覆沙梁地,緊沙質地,黃土及礫質坡地和山丘地。在鄂爾多斯高原,它是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地區的一種建群植物。在荒漠和草原植被中常為伴生植物。

飼用價值

狹葉錦雞兒為良好的飼用植物、綿羊、山羊均喜食一年生枝條,尤其春季最喜食其花。牧民認為春季採食後,家畜體力恢復較快,易上膘。秋季又有抓膘作用。駱駝一年四季均喜食枝條,牛、馬一般不採食。由狹葉錦雞兒組成的植被是放牧價值較高的草場,當年生的枝葉柔軟、適口性好、耐牧再生力強。枝條幹枯時,營養價值和適口性有所降低。據調查,在內蒙古杭錦旗、鄂克旗,一帶,狹葉錦雞兒占優的草場,畝產可食風乾草為40—52.5公斤,最低為20公斤。草群的主要成分有戈壁針茅(StipagobicaRoshev.)、短花針茅(StipabrevViflora)、無芒隱子草(Cleistogenessongorica)、阿爾泰狗娃花(Heteropappusaltaicus)、乳白花黃芪(Astragulusgalactites)、刺葉柄棘豆(Oxytropisaciphylla)、冷蒿(Artemisiafrigida)等。狹葉錦雞兒營養價值良好,粗蛋白質和鈣含量較高,鈣磷比例也較適宜,但在結實期以後,粗蛋白質和磷含量有所降低,鈣磷比例也有變寬的趨勢(表70—1)。狹葉錦雞兒的必需胺基酸含量較低(表70—2),大致同禾穀類飼料所含的相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