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貨幣

狹義貨幣

狹義貨幣(narrow money),廣義貨幣的對稱。流通中現金與商業銀行活期存款的總和。構成狹義貨幣的現金,是法定通貨的存在形式。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隨時可簽發支票進行轉讓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兩種職能,是狹義貨幣中的存款通貨。

基本信息

簡介

狹義貨幣是一個總量經濟學概念,在經濟學中以M1表示,其計算方法是社會流通貨幣總量加上商業銀行的所有活期存款

區別

狹義貨幣的發行量不斷增加狹義貨幣的發行量不斷增加
國際上大致的劃分是:
狹義貨幣(M1)=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儲蓄存款定期儲蓄存款
另外還有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
中國現行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M1)=M0+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
廣義貨幣(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其中,M2減M1是準貨幣(Quasi-money),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定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影響

M1的結構中,M0是我國居民消費品購買力實現的主要媒介手段,對全國零售商品物價指數產生重要影響;其餘的活期存款部分是生產資料市場購買力的主要媒介,與生產資料價格水平和工業生產情況都有密切關係。M1是經濟周期波動和價格波動的先行指標,對M1的嚴密監測與調控對抑制通貨膨脹和實現經濟的健康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