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沙

狂風沙

《狂風沙》是司馬中原著作的一篇長篇小說,出版於2006 年05 月。主要描述關八爺的英雄氣概,是一種明辨是非、棄私保公、淡泊名利和通達世故的草根智慧。關八爺不同於中國傳統意義的梟雄或武夫,而是一名“儒俠”。在兒女私情與公眾利益的取捨上,在家族恩怨和民族大義的分辨上,在暴力土匪和仁師義軍的本質上,他有明智的分野和清醒的界線;從智取而不是力搏的戰略運用上,在義殺而不是奪命的取捨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在情、義、理之間尋求中庸之道、黑白分明的民間義俠。

基本信息

作者介紹

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江蘇省南京市人。他的作品曾多次榮獲台灣各種文藝獎項,有第一屆青年文藝獎﹐1967年度教育部文學獎、1971年度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的特別貢獻獎等。其作品內容包羅萬象,除以抗日戰爭為主的反共文學;以個人經歷為主的自傳式作品外,更有以鄉野傳奇為主的長篇小說,最為受到讀者歡迎。

近年則以靈異的鬼怪故事受到年輕讀者的喜愛,其代表作有:《狂風沙》、《荒原》、《青春行》、《煙雲》等。

內容簡介

狂風沙狂風沙

本書是司馬中原的傳世經典之作,它以北方農村為背景,以關八爺帶領的一群飽受北洋軍閥盤剝和欺凌的北方漢子為主要人物,以走私鹽為主線,深情傳神地刻畫了一幅宏偉壯闊而又神秘傳奇的歷史畫卷。在這裡,關八爺把抵抗北洋軍閥、暗助北伐軍的統一大業,在鹽城起義、解救百姓作為自己畢生的大事。他通達世故,明辨是非,以一種特有的草根智慧,在兒女情長和公眾利益、家族恩怨和民族大義的取捨上,黑白分明,凜然正直。他的大智大勇降服了土匪,揪出了家族的內奸,甚至發動鹽城百姓抵抗了北洋軍閥的暴政,同時他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填身溝壑,對他情深意重的女人抱憾而亡;他瞎了一隻眼,雖然最後有小餛飩陪伴,他終將悲愴地遠走他鄉。全文明線暗線相交,氣勢恢宏,情節曲折跌宕,充滿了粗獷的鄉野風情和濃郁的中國色彩。

在關八爺心中,萬家樓的血案不是起因於朱四判官的明搶暗襲,而是一場內奸和外敵勾聯串通的陰謀,他早已起疑,這是一樁“家族叛變”,一場自相殘殺的滅門血案。對此,關八爺雖然心藏怒火,但卻按捺不發;對於六合幫弟兄的慘死,他更是耿耿於懷、愧疚有加。但是,關八爺把私怨擺一旁,把公仇放中間,他致力反抗北洋軍閥的暴政,暗助北伐軍的統一大業,他把鹽城一役、解救百姓免于軍閥戰火的荼毒,視為一生的大事。

細數北洋暴政

北洋軍閥的暴行劣跡,在司馬中原筆下被描寫得如實如生、歷歷可數。這些禍國殃民的北洋軍閥,最大的罪狀要屬苛捐和抓丁,前者是為了補充兵餉、購買武器,甚至提供軍閥包妻養妾、任由揮霍;後者肇因於年年兵亂、死傷慘重,北洋軍閥乃四出抓人,補充兵源。人說“官逼民反”,這尚且是指正牌的官府施政不當人民起身造反,更遑論以軍為政、槍桿子出暴政的北洋軍閥,“他們終日淫奢醉飽之餘,為想爭更大的權,占更大的地,摟更多的錢,享更多的福”,早已失去民心、積怨如山。在這些北洋苛政中,暴力徵稅最惹民怨,人民在飽受荒旱饑饉之餘,還要承受軍閥的橫徵暴斂:

那些虎狼般蠻橫的差役,以及各地防軍遣出的催捐隊,經常出現在街口村頭,挨宅挨戶的擂門逼稅,死下人來可以不收殮,欠捐欠稅是非繳不可。眾多無力繳納的,當場就繩栓鏈鎖,牽牽結結像驅趕一群畜生,鞭子抽、棍子劈、槍托搗,送進那些土設的囚獄去當押頭,非等清了捐完了稅不放人。

而軍閥孫傳芳對於鹽城一地,更是勢在必得。他不惜從南方調集精銳的江防軍,試圖一舉殲滅鹽城的反抗勢力,“割掉生在他背脊上的爛瘡,使他好專心應付南方的戰事”。由於孫氏窮兵黷武、四處開戰,導致兵源不足,於是使出軟硬兼施的殺手?:抓勇抽丁。一招是“軟騙”,也就是招兵募勇,“多半是趁著荒旱年景,當人們忍飢受餓,鬻妻賣子,走投無路時,大張募兵帖子,誘人去吃糧賣命”;另一招是“強拉”,凡是遇到成年漢子或初具壯丁模樣的少年,富家出身的就藉機勒索,貧戶出身的就動手抓人。“遭北洋官府抓去當兵勇的人,千百人里難得有幾個還能活著還鄉”。這些被強擄的壯丁,其命運就要看北洋役官的良心,若遇上沒良心的,凡被抓到的,先是打指模、錘腳模、加背銬、烙鐵印,等於在這些壯丁身上燒印標記,以防止其解鐐脫逃。對於這些兵勇的悲慘命運,司馬中原通過兵勇妻母的傷痛來描寫,讀來絲絲入扣,令人含淚鼻酸:

在數盞搖曳的燈籠光下,婦女們掩面觳觫著,眼睜睜的看著她們的夫兒在掙扎中被繫上鐵鏈,牽猴般的叮叮噹噹拖走了,……在這些傷心人的眼裡,明天的太陽將是黑的,明天的日子就是沉淵,……她們和無人過問的野草同一命運!她們得默默的忍受乾旱,忍受水澇,忍受寒風冷雨和霜雪,沒有人關心這些遍野的悲劇,正如沒有人能顧及荒野間連天野草的枯榮。

決戰鹽城:屍城和血窟

鹽城一役,是中國現代史上軍閥割據黑暗歷史的一頁寫照。決戰日來臨時,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股肅殺的氣味就已籠罩在這沉默而痛苦的黃土上,一時之間,這塊蒙受千年戰火蹂躪的土地,像似死里復生,搖身一變成了備戰金鋼,並且屏息等待再一次的創傷和死亡。在民軍的部署下,盤曲的壕溝已經像蛛絲網布滿在鹽城的土地上:刺馬樁、絆馬索、陷坑、火雷陣,步步是致命的陷阱,處處是死亡的坑洞。

民軍使用的戰術是“火攻”,孫傳芳的江防軍使用的卻是正規的“槍戰”,兩方實力看似懸殊,但意志力則是雲泥之別,一方是誓死如歸,一方是兵敗山倒。在司馬中原筆下,鹽城一戰,不僅兵不厭詐,而且充滿戲劇性的詭譎和多變。一名化名張二花鞋的民軍刺客,獨赴縣城試圖行刺江防軍首腦塌鼻子師長,因緣際會下將剜去關八雙眼後洗心革面的萬再生納入旗下,共謀行刺,沒想到萬再生行刺失手,殺了體形相似的參謀長,當場被捕後自稱是張二花鞋,遭到酷刑和處死。但塌鼻子師長並沒有逃過死劫,就在他撤入鹽城之前,真正的張二花鞋化妝成一名北洋軍官,刺死了真正的塌鼻子師長!一樁刺殺案,在司馬中原的妙筆之下,真真假假、如虛如幻,宛如一場峰迴路轉的捉殺遊戲!

決戰之後的鹽城,宛如一座“屍城”和“血窟”!在這裡,司馬中原表現出他對戰火餘燼和死亡場景的華麗式描寫,以及對這座繁華落盡、風腥雨臭的古城一種歷史傷痛的穿透力與感染力。這座古城,曾經有過如錦的繁華、如夢的笙歌,這裡曾經停泊過千百艘鹽船,育養著大湖兩岸數百萬人民,如今,“火燒的鹽市已變成一座血窟,在黎明的略帶雨意的紅霞中,裸陳著”。在這座裸露的血城中,燃燒的不只是屋脊與梁木,堆積的是遍地橫陳的屍首,更是千年不變的苦難和如焦之黑的人民:

這城市沿著推脊東西走向的大街,所有的街房店屋都被大火焚燒過,露出嶙嶙的骨骼,一根根已燒成焦黑魚鱗狀的梁木,肋骨似的斜張著,猶自吐著餘煙;街心和橫巷中,到處都是殘圮的沙包與鹽包迭成的防彈壁,堆積著大量的碎瓦殘磚,一塊塊都帶著火烤菸熏的痕跡,數不清有多少具屍體,點綴著大火後的街道。

家族恩怨與情仇

雪國家之恥、解生民之困,固然是關八爺的生平大事,但與萬家樓的恩怨情愁,最是讓他牽腸掛肚。萬家雖然家大業大,但自滿族入主以來便棄官歸野、不作虜臣。幾代以來,萬家秉持“冷眼觀外世,一心務稼穡”的規訓,護民而不順官。實際上,關八爺對萬家的“義助”,卻遭來人們的非議,認為這是替一向明哲保身的萬家惹事非、添麻煩。在萬家族長出殯日的那場夜襲中,關八爺始終認為主謀不是朱四判官,而是萬家的內賊──牯爺──裡應外合的一場窩裡反,目的就是為了奪取萬家的掌門權。

關八爺與牯爺之間的明爭暗鬥,是中國家族政治典型的權力鬥爭。由於關八爺早已起疑,加上牯爺做賊心虛,牯爺在事跡敗露之前就開始採取“誣陷-嫁禍”戰略,來個先下手為強。牯爺先是製造搖言、誣指關八爺勾聯土匪、謀害萬家族長,繼則試圖挑動全族人憎惡關八爺。然而,在關八爺洞悉人心和明查暗訪之下,以及萬家小姑奶奶萬菡英的死前密證,關八爺最終還是制服了牯爺,但此刻的關八爺已經雙目失明、一身是傷,最後帶著一顆寒心,隱姓埋名,消失在江湖之中……。

一生蹉跎、感時濺淚

作為一部百萬長篇,《狂風沙》以一幅歷史縮影和側記,點綴在中國現代歷史的附冊和補遺之中,雖在目光焦點之外,卻暗地燁燁發光。在小說中,司馬中原塑造了一種“民間英雄人格”,它由明理、機智、世故、果敢等等人性特質所構成。這個無名英雄,試圖在一個燒痛的土地上,一個戰禍綿延的年代裡,一個惡欲橫流的環境中,重建一個公義通行的世界。在關八爺身上,人們看到的是已經不再入內人心的人生哲理,體悟的是不再世道風行的倫理人情。對這位亂世儒俠來說,他面對著人生三大惡,一是來自官府的北洋暴政,二是來自家族的叛變陰謀,三是來自土匪朱四的燒殺掠奪。關八爺雖然一一降服這些惡欲狂徒,但也付出一生蹉跎、感時濺淚的代價,乃至隱沒人世、遁走家園。

這人世是一張密結的蛛網,處處是險惡的陷阱,你不知那噬人的黑影來自何處?你有再強的心志,再強的翅翼,你也難擺脫那黏性的纏繞!這些這些,不光是由於一個小牯爺,而是源自人心的惡欲,這惡欲,才是普世動亂的本源……

世道貧瘠、人心不古,一生闖蕩的關八爺,最後換來的不過是空蕩、虛無與悲涼,換來了瞎盲的雙眼、一身的傷痕、滿襟的淚水,以及那些填身溝壑的弟兄、情深惘然的女人、絕望厭世的遺憾……;這位黃土英雄和他的同胞們,就像歷史之外的殘枝落業,無端的飛吹、無聲的落地,他們就像狂風中粒粒黃沙,飄飛無影、塵落無方……

社會評價

文學大師,傳世經典,名列《亞洲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第四十二位。

青少年時期我最喜愛的書是司馬中原的《狂風沙》,只要一翻開書,就覺得自己置身在那充滿神秘氣息的鄉野里,傳奇故事如野花怒放,曲折離奇的劇情,看得人心動神馳,不能自已,總是會被書里那種龐大歷史蒼茫感所震撼。

——馬英九

《狂風沙》這部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展現了文學的深度。看到朱四判官殺關八爺一段,不禁流下淚來。

——南方朔

《狂風沙》是看到某個時代真相的書,是很值得研究的東西。它具備豐富的故事性、趣味性之餘,亦具有警世之意。……就題材而論,這二十多年的文學作品有將近一半是具象化的鄉愁。由於對家鄉和往事固執的懷念,我們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學。

——齊邦媛

司馬中原的作品中有相當多拍電影的好題材。司馬中原的作品以冀魯晉北方農村為背景,有著濃郁的鄉野傳奇色彩,情節豐富曲折,無論俠客惡霸,無論士農工商、勞苦眾生,個個栩栩如生。人物的感情和命運,都是地道的中國色彩。這些豐富內容,都是讓全世界了解中國人的更佳途徑,是用戲劇表達的可貴題材。我已經與著名導演何平簽署了拍片協定,以司馬中原小說《狂風沙》為原著的電影即將面世。

——港台電影製片人李時蓉

昨天入手了司馬爺爺的大著《狂風沙》,裡頭的用字遣詞都是我極著迷的“中國式寫法”,令人感到身在其中,回味無窮。

——網友妮子小書摘

同名電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狂風沙

英文名稱:American Outlaws

別名:美國逃犯/無法無天/美國流氓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1年

電影導演:萊斯·梅菲爾德 Les Mayfield

電影演員:凱茜·貝茨 Kathy Bates

羅尼·考克斯 Ronny Cox

提摩西·道爾頓 Timothy Dalton

繆斯·沃森Muse Watson

斯科特·坎 Scott Caan

艾麗·拉特Ali Larter

納撒尼爾·阿卡德 Nathaniel Arcand

Steven Bland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製作團隊:TheWretched

劇情簡介

在美國中西部的一個小鎮上,當地的居民們聽說一個貪婪的鐵路巨頭,以所謂“發展”的名義想要剝奪他們的土地時,一群年輕的反叛農民們聯合了起來,誓要奪回自己的合法所有。在這場血腥的爭奪戰中,這幫反叛者們成了西部傳奇史上被追捕的最大目標。這其中名氣最大、最讓人尊敬、敬畏的莫過於其頭領傑西·詹姆斯(Jesse James)了。

故事進述的是在美國內戰期間,當地的一些農民們離開密蘇里州的一個名叫利布提(Liberty)的小鎮時,還是一群孩子。4年後,他們作為戰敗的南方人回到自己的家鄉,想重新開始他們以前的生活--耕種土地、養家活口,此時他們已是一群強壯的漢子了。

但是,“回家”的夢景是多么的短暫:傑西·詹姆斯(Jesse James)和他的弟弟弗蘭克·詹姆斯(Frank James),科爾和鮑勃·揚格兄弟(Cole and Bob Younger)和維爾·麥考馬克(Will Mccormack)以及他們信得過的朋友科馬奇·湯姆(Comanche Tom)回到他們久違的家鄉時,發現那兒已被聯邦軍隊占領了。與此同時,財大氣粗的鐵路巨頭撒迪厄斯·瑞恩斯(Thaddeus Rains)的石島鐵路公司正在向西拓展,該公司強迫農民們以不合理的低價將他們世代的家園出賣。更糟的是,惡名遠揚的艾倫·平克頓(Allan Pinkerton)私人偵探公司也竭盡全力幫助這個鐵路公司欺壓這些無辜的平民。

這一小群退役的士兵們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團結起來,開始了保衛家園,與東海岸資本家作鬥爭反叛之路。“詹姆斯·揚格”五兄弟以及吉姆·楊格(Jim Younger)、克萊·米勒(Clell Miller)、朗尼·帕克伍德(Loni Packwood)等,與鐵路公司的血海深仇逼使他們走上了一條踏遍整個西部的征程。他們要向鐵路公司最要害的地方下手,阻止他們無法無天地鋪設鐵路。起初,他們的對手低估了他們,但“詹姆斯·揚格”的這幫兄弟們毀壞鐵路供應線、顛覆鐵軌、搶劫公司存儲薪水的銀行,無所不為。他們證明了,他們才是徹頭徹尾的無法無天之徒。

這些無法無天之徒將掠奪來的財物與人們分享,在人民心中成為了受人尊敬的英雄。但是這幫人毫無節制的報復不可避免地使傑西·詹姆斯失去了他的真愛--家鄉美麗的齊·米米(Zee Mimms)。他的名聲也是越來越壞,這使得幫派內也發生了衝突--這個衝突並不亞於他們的敵人艾倫·平克頓,足以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幕後:

傑西·詹姆斯在美國是一位盡人皆知的傳奇人物,他的故事的精彩程度似乎不亞於我們中國觀眾所熟悉俠盜羅賓漢。因此,多年以來以他的生平為內容的影視作品多達30幾部,僅次於亞伯拉翰·林肯和比利小子兩位美國歷史名人的“上鏡率”。其中,最經典的一部是1939年亨利·方達主演的《蕩寇志》;而最近一部有關傑西·詹姆斯的影片是1994年的《弗蘭克和耶西》,是由羅伯·洛和比爾·帕克斯頓主演的。

雖說這兩年美國的西部片有點兒疲軟(《飆風戰警》和《駿馬》票房的不如意就是例證),但這絲毫削減不了好萊塢電影人對西部題材的熱情,畢竟西部精神是美國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且更重要的是西部影片也曾是美國電影史中賺錢最快的類型片之一。在好萊塢,幾乎每個導演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拍一部自己的西部片,本片導演萊斯·梅菲德爾也不例外。據這位曾指導過《飛天法寶》和《笨賊妙探》等喜劇片的導演自己說,他是看著西部片長大的,傑西·詹姆斯傳奇般的一生對梅菲德爾來說一直是個引人入勝的迷,這次拍攝傑西的故事也算一償多年的宿願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