燻肉大餅

燻肉大餅

燻肉大餅是一款美味食譜,主要原料有鮮豬肉等,這道食品其特點是燻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薰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燻肉大餅是一款吉林省的漢族傳統名點,這道食品其特點是燻肉肥而不膩,其食用時輔以買內醬、蔥絲、再喝上一碗小米綠豆大棗粥更增食趣。具有解膩、解暑、健脾胃、助消化、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藥用功效,實為集美味藥膳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佳肴。

基本信息

美食簡介

燻肉大餅燻肉大餅
選用上好的鮮豬肉,科學使用調料放有十幾味名貴中草藥的百年老湯煮熟,煮熟後再熏制而成,其成品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味濃香,大餅是用滲透著名貴中草藥異香的煮肉老湯油、專用調料粉和酥抹在擀好的餅面上卷制擀成的。烙熟後,皮面金黃、圓如滿月、層如翻書、外焦里嫩、松酥起層、滋味清香,燻肉和大餅具有暖脾胃、壯腎陽、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藥用功效,是集美味藥膳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佳肴
燻肉選用鮮豬肉,用溫鹼水涮淨,在清水中浸 6-10小時,然後切成方塊放入老湯中煮熟,再加紅糖熏制。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麵粉中和成酥軟麵團,醒面時間稍長,擀片抹油,重疊復擀幾次,烙制成餅。其特點是燻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薰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里軟外酥層次多。

製作方法

1.將肉洗淨,泡四個小時以為上。之後將泡肉的水和肉、骨頭、調料一塊放到鍋內,大火燒開後轉略小點火。2.用筷子扎看肉爛後就可以閉火。3.在錫紙上倒些白糖茶葉放到鍋底.把肉放在蓋簾上,蓋上蓋,開火熏制,中間也不要開蓋,觀察肉的顏色,看到上色後把火關掉,等到煙沒有了再開蓋。4.先來準備油酥,100G小麥粉加入50G烀肉的肉湯,再加一小勺鹽攪拌均勻,做成油酥。5.再將300G的小麥粉加140G的水和成團,與油酥一起放至一邊醒發半小時以上。6.將醒好的麵團分成80G一個,油酥分成20G一個。7.這樣一個餅是100G,將油酥放在麵團上壓扁,用擀麵杖擀開。再面對摺,再折到一起,再按扁,再重複這個動作,最少要重複三次。擀卷的次數越多,餅就越有筋道、越有咬頭。8.入電餅鐺,一面起泡後,翻面再烙。切塊入盤,加蔥絲、甜麵醬卷食即可。

菜品創始

燻肉大餅燻肉大餅
中國北方素來以麵食為主,而精緻的面品不在少數,有的甚至成為中華名小吃。這裡要介紹的是李連貴燻肉大餅。說起李連貴燻肉大餅,自然要提到它的創始人及其來歷的了。李連貴燻肉大餅為河北灤縣柳莊人李連貴於是1908年在四平梨樹首創。李連貴逃荒到梨樹之後,開了一個小飯館。老中醫高品之把祖傳的用中草藥肉的秘方告訴了李連貴,在老人家的指導下,李連貴對配藥、選肉、切肉、養湯、和面、火候等工序進行了潛心的研究,終於制出了具有獨特風味的李連貴燻肉大餅。李連貴燻肉大餅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薰香沁脾,日食夜嗝;大餅皮面金黃、圓人滿月、層層分離、外酥里嫩、滋味濃香。其食用時輔以買內醬、蔥絲、再喝上一碗小米綠豆大棗粥更增食趣。其具有暖胃、健脾壯腎、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藥用功效,實為集美味藥膳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佳肴。1930年,李連貴燻肉大餅已譽滿東北,其製做燻肉大餅的配方、老湯和老湯油更是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被人們廣為傳送。1940年李連貴病故。其子李堯繼承父業,於1941年帶著老湯從梨樹遷人四平,辦起四平李連貴燻肉大餅鋪。1950年,李堯子李春生繼承祖業,背著一壇老湯,把李連貴燻肉大餅遷到瀋陽。從此,李連貴燻肉大餅就在瀋陽紮根,成為瀋陽地區馳名的獨特風味。50年代以來,鄧小平、陳雲、李雪峰、楊尚昆、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品嘗李連貴燻肉大餅。1997年,李連貴燻肉大餅榮獲“中華名小吃”和“著名商標”稱號。

營養價值

選用上好的鮮豬肉,科學使用調料放有十幾味名貴中草藥的百年老湯煮熟,煮熟後再熏制而成,其成品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味濃香,大餅是用滲透著名貴中草藥異香的煮肉老湯油、專用調料粉和酥抹在擀好的餅面上卷制擀成的。烙熟後,皮面金黃、圓如滿月、層如翻書、外焦里嫩、松酥起層、滋味清香,燻肉和大餅具有暖脾胃、壯腎陽、引氣、調中、消食、殺蟲等藥用功效,是集美味藥膳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佳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