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鎮

燕子河鎮

燕子河鎮位於金寨縣東南部,東與霍山接壤,南與湖北英山毗鄰,原屬霍山西鎮,是六霍暴動的重要地區之一。燕子河鎮總面積205.4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262個村民組,總人口25300人。工農業總產值達2.1億元,人均純收入1600餘元。燕子河鎮處於兩省三縣交界處,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209省道縱貫南北,燕天公路穿境而過,是進入國家級森林公園天堂寨必經之地,也是通往上海、南京、武漢的交通要道。

基本信息

鎮情概況

2002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鎮黨委、政府確立了“推進農業產業化興鎮,大辦鄉鎮企業強鎮,加快小集鎮建設活鎮,發展旅遊個私經濟富鎮”的總體思路,全面實施招商引資主戰略,通過招商引資,工業生產興旺發達,改造了金燕公司自動繅,新上了金燕山泉水生產線,建立了新宇外貿加工基地,麒麟河電站即將投產,金燕山泉水市場供不應求,新宇旅遊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2003年出口創匯70萬美元。生態農業獨具特色,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示範大戶通過龍頭帶動和示範輻射,高山蔬菜、茶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薇菜、蕨菜、野竹筍已形成規模,開發了六安瓜片金龍玉珠等名優茶,茶葉、高山蔬菜、香菇、山核桃木耳特產的商標權分別被金馬茶廠、天綠食品有限公司註冊登記,並通過QS質量認證。旅遊事業蓬勃發展,開發了燕子河大峽谷景點,和紅色旅遊基地----五星縣政府舊址強化了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改造了老街,新開了少川大道,架設了東街路燈,鋪設了東街人行道彩磚,樹立了旅遊景點重鎮新形象,增強了旅遊接待能力,規範了旅遊接待服務,做到了文明經商,誠信賺錢。

生態樂園

燕子河鎮大峽谷
燕子河鎮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溫溫和、雨量充沛,適宜農作物生長,境內山清水秀,土壤肥沃。2004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山區自然資源優勢,保持青山綠水,打造生態樂園。突出桑、茶、菜,大建新基地,大壯新龍頭,大樹新品牌,走出一條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好路子。在抓好板栗、茶葉、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著力抓好蠶桑生產,農業種苗、山核桃生產、有機茶培育四大示範基地。通過完善以工補農 措施,增加對蠶農的投入,新建了鄭長、花台、匡畈、其龍、樹林、轉春桑園示範片,投入80萬元,建成了的300畝蠶桑現代化建設基地。到2005年,全鎮年養蠶達1.2萬張,成為全縣第一蠶桑大鎮。採取黨員幹部入股,黨員牽頭承包方式,租田50畝,建成了蔡畈農業種苗基地,苦丁茶、棗皮、厚朴、香椿、杜仲等苗樹達140萬株。鎮黨委、政府積極創新思路,鼓勵科技人員帶頭開發承包,使得萬畈村王寨組600畝野生山核桃資源得到有效開發。以金燕桑繭絲綢有限公司、金馬茶廠、大別山山核桃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分別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創辦了自己的生產基地。通過示範基地建設,“點燃一盞燈,明亮一大片”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合肥威科特公司投資300萬元在文店、樹林、花台、羅橋等村種植百合1000畝。天綠公司投資創辦虹鱒魚特色養殖基地,台商張文華先生投資“豬——沼——菜”生態農業蓄勢待發,有機稻生產異軍突起、高山蔬菜聞名遐邇,有機食品開始破題,“大別山”牌和“金家寨”牌商標相繼註冊,山核桃、葛根粉等系列產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生態農業蓬勃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革命搖籃

革命搖籃大別山,火炬燃遍鄂豫皖。燕子河鎮位於金寨縣東南角,東與霍山接壤,南與湖北英山毗鄰,原屬霍山西鎮,是六霍暴動的重要地區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領導全區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地主土豪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全區近萬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父子烈士、夫妻烈士、兄弟烈士、師生烈士者甚多。他們的英勇事跡早為後人傳頌,他們的豐功偉績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燕子河鎮大峽谷大峽谷

燕子河是皖西開展革命活動最早的地區之一。早在1920年燕溪國小(現車站處)就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宣傳革命思想,開展革命活動,校長徐守西(土塘人)任組長,成員有徐育三(土塘人)、劉仁甫(樹林人)、杜小木(長嶺人)等數人。1923年,劉仁甫組織領導有千名佃農向當地的封建地主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轉莊”鬥爭,取得了“永不轉莊”的永佃權。1927年秋,燕子河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徐育三任支部書記。1929年秋,燕子河黨總支部成立,劉仁甫任總支書記,下轄六個村支部,發展黨員近百名。1929年春六安中心縣委(書記舒傳賢)從六安龍門沖秘密遷至聞家店靈岩寺,組織領導六霍暴動。劉仁甫徐育三領導農民協會和赤衛隊積極參加了農民武裝暴動(是整個六霍暴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紅軍三十二師的支持下,一夜之間攻克了聞家店、董家河、樓房灣、長山沖、燕子河、漫水河等六個地主武裝據點,全殲守敵。暴動勝利後,在燕子河聞家店東嶽廟成立了“西鎮革命委員會”。紅三十二師成立後,燕子河的赤衛隊被編為該師一○七團,徐育三任團長、汪維裕任黨代表。六霍暴動勝利後,燕子河成立了商、羅、英、霍、六五縣邊區蘇維埃政權(蘇維埃舊址是聞家店東嶽廟),下轄11個鄉蘇維埃和61個村蘇維埃。至此,燕子河成為當時皖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區。

1931年3月,皖西北特委和道區蘇維埃為了加強對原商、羅、英、霍、六五縣邊區的領導,在燕子河成立了“五星縣蘇維埃”政權。(舊址在燕子河老街)。皖西北道區蘇維埃主席吳保才兼任“五星縣蘇維埃”主席,“五星縣蘇維埃”設有武裝部、組織部、工會、農會、共青團、婦聯、兒童團等部門。1932年8月,蔣介石發動第四次“圍剿”,“五星縣蘇維埃”隨紅四方面軍西撤。1932年秋,敵第四次“圍剿”,由於紅軍主力西去,敵眾我寡,根據地淪陷,但全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掘不撓,堅決鬥爭,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燕子河鎮地區的革命鬥爭史極其光輝燦爛,全區人民為革命的勝利前仆後繼,英勇奮鬥,譜寫出了可歌可泣的戰鬥篇章。

投資熱土

燕子河鎮燕子河大峽谷風景區
燕子河鎮山勢蜿蜒,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水力資源十分豐富。2004年來,鎮黨委、政府利用這塊肥沃的土地,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加快發展、富民興鎮的首要任務,不斷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完善政策體系,真誠服務客商,先後引進項目10個。完成了金燕公司5組的自動繅改造;新上了天綠公司的山泉水生產線;開採了老院石英礦、倒冠雞鐵礦;開發了華東第一大峽谷——燕子河大峽谷風景區。其龍電站、金雞籠電站、鄭長電站、燕子河電站正在建設,毛河電站增容正在施工,麒麟河電站已投入運營;文店——羅橋百合基地初具規模,台商三元雜交豬養殖項目落戶我鎮。編制了匡畈電站、龍門電站、龍門村鉛鋅礦、轉春毛狗洞旅遊開發4個儲備項目。2005年燕子河鎮超額完成縣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榮獲金寨縣鄉鎮招商引資工作第一名,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

集鎮開發

燕子河鎮集鎮一角
隨著旅遊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紅色旅遊的興起,使得燕子河鎮的知名度與日俱增,過去燕子河集鎮規模不大,品位不高,使得老街道狹窄凌亂,交通十分擁擠,八十年代的集鎮模式嚴重製約了當地的經濟建設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經商、通行的需要。2004年來,燕子河鎮黨委政府為改變這一現狀,審時度勢,本著“擴大集鎮規模,少占耕地,少拆建築,多辦實事”的宗旨,集思廣益,出謀劃策,調整規劃,整合資源,變頹廢荒山為黃金寶地。走“節約挖潛,向荒山坡進軍”的路子,構建了集鎮A型開發整體框架思路,決定在鎮內荒山坡上做出大文章。為擴大集鎮規模,總投入資金2430餘萬元,開發了一條長465米,寬22米的少川大道,架設了一座長30米,高15米,寬11米的跨河大橋,鋪設管涵2000餘米,整改電力、電信線路、埋設給排水管道及環衛設施等。少川大道可建門面房260間,可吸納400餘人就業,少川大道現已建成門面房100餘間。改造了東街,實施了街道美化亮化工程,架設東街路燈20盞,鋪設了東街人行道彩磚2000平方米,加快了街道基礎設施建設,燕子河中心客運站正在建設之中,新建了旅遊公廁,改造了環衛設施,美化了街道,實現了人車分流。今後逐步實施南街、北街整體開發。

工業

燕子河鎮廠區一角
燕子河鎮現有金燕桑繭絲綢有限公司等產值1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個,產值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個,5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6個。2003年,2004年,成功地實行了梅河、毛河電站和自來水廠改制,組建了聯宇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自來水公司。通過招商引資吸收民營資本,利用原碳化矽廠、林化廠、獸藥廠等閒置廠房,創辦了天綠食品有限公司、新宇工貿有限公司、大別山山核桃開發有限公司。“十五”期間,新宇工貿公司生產的旅遊工藝品遠銷日本、韓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大別山山核桃公司產品闖入上海易初蓮花超市和合肥百大集團的合家福超市及六安等超市。05年,天綠食品公司和大別山山核桃公司雙雙被評為“六安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業品出口創匯500餘萬元,工業總產值達8億餘元,工業增加值達2.57億元,完成財政收入815.7萬元。對叢嶺尖、匡畈、金沖等林場的經營權進行了公開拍賣,使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強化了林場的經營管理權,保護了森林資源,徹底實現了企業自主經營、資產效益充分發揮的良好局面。

六安鄉鎮(一)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