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洪甸鎮

響洪甸鎮

響洪甸鎮位於金寨、裕安、霍山三縣區交界處,響洪甸水庫上游,是典型山、庫區鄉鎮,總面積94.4平方公里,現轄9個村1個街道,2540戶,10811人。該鎮水陸交通便利,商貿繁榮,歷來是金寨、裕安兩縣區交界的邊貿重鎮,響洪甸庫區的商貿中心和農副產品集散地。響洪甸鎮被響洪甸水庫環抱,生態環境極佳,山青水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茶葉、毛竹、板栗、木材、水產、綠色食品、礦產等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

基本信息

鎮情概況

響洪甸鎮位於金寨縣東部,地處響洪甸水庫上游,與六安、霍山、金寨三市縣交界,轄9個行政村1個街道,20

響洪甸鎮響洪甸風景區
多個鎮直單位,現有人口10959人,面積101.4平方公里,鎮內水陸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齊全,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同時具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悠久的古鎮歷史,迷人的佛教文化,獨特的人文景觀,豐富的特產資源,是一個具備發展旅遊觀光、度假、休閒和商貿為一體的發展地,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美好。

2002~2005年,響洪甸鎮黨委、政府以“加快發展,富民強鎮”為目標,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加強鎮內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提,從實際出發,加大鎮情、鎮貌、鎮內各種優勢項目、優勢產業的宣傳、推介,制定了旅遊開發規劃,引進了部分外商、外資企業到響洪甸鎮考察、論證、洽談旅遊發展項目,為旅遊業的開發做了大量宣傳、啟動和基礎性工作。2006年,響洪甸鎮繼續把旅遊開發擺在重要位置,實施旅遊興鎮戰略,計畫在兩個條件較好的村率先實施旅遊項目開發。

一是在齊山村實施農家樂旅遊項目開發。齊山村屬庫區一線村,與霍山縣交界,境內既有一望無垠的水面,也有

響洪甸鎮六安瓜片
高聳入雲,海拔高達800多米的奇峰,資源豐富,盛產毛竹、茶葉、水產品,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產地,具有神話傳說的自然景觀──蝙蝠洞就在該村,2001年為加快名優茶開發,通過招商引資,由蕪湖金鼎集團投資600萬元建設的“精瓜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落戶該村,極大地帶動了全村乃至全鎮茶葉生產的發展,提高了茶農收入,擴大了名優茶在省內外的聲譽,每逢春季,風景秀麗的山村迎來了一批批茶商和遊客。2002年該村正在加緊實施投資170萬元與霍山縣相通的公路建設,已具備一定的旅遊開發條件。為此,響洪甸鎮計畫通過招商引資在該村建設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為一體的農家樂項目,主要興建可供觀賞的茶園、野生植物園、建茶藝館、茶葉精品銷售部、休閒場所等,需投入資金100萬元,通過該項目實施,每年可吸引遊客10000人次,為全村增加服務業收入、農特產品銷售收入200萬元,受益人口達3000人,同時帶動庫區旅遊業的發展。

二是在鮮花村興建垂釣中心。鮮花村地處鮮花嶺街道附近,水庫周圍,每逢垂釣季節,垂釣愛好者紛紛到水庫周邊垂釣、休閒,以建設垂釣中心為啟動項目,帶動其它旅遊項目的實施勢在必行。2003年,為加快旅遊開發步伐,響洪甸鎮投資50萬元修建了從集鎮到鮮花村要武組長達2公里的旅遊公路,該旅遊公路終端位於大水庫的中間地帶,在此可一覽水庫的湖光山色,該地段水位平穩,沙灘、草坪眾多,可開發建設用地面積較大,日垂釣者達數百人。為此,響洪甸鎮計畫在此處興建一所垂釣中心,集吃、住、遊樂、休閒、垂釣為一體,需投資100萬元,該項目實施可吸引大批垂釣者,遊覽者到我鎮觀光旅遊,受益人口達8000人,不僅能帶動旅遊業的整體推進,還能夠促進集市貿易和全鎮經濟的發展。

下轄村級

楊沖村

齊山村

里沖村

九灣村

東嶺村

鮮花村

東沖村

金莊村

全山村

齊雲村

旅遊景點

1、天堂湖:湖面開闊,水質清澈,為淮河水系淠河流域。沿湖周邊有張沖、青山、油坊店、江店等縣內鄉鎮,另有霍山縣的諸佛庵鎮。
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湖面有8萬畝,庫容27億立方米(設計容量),周邊群山環抱,山湖相連,山上植被茂密,山湖一體,相映成輝。
2、響洪甸水庫大壩:淮委自行設計建造的拱形大壩。1956年動工,1958年建成,壩高87.5米,壩頂海拔高度(經兩次修建)達到144.5米。壩的背面刻有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個剛勁有力的大字,仰首望去雄偉壯觀。
3、金銅礦業公司:股份制合資礦產開採企業,籌建於1996年,投產於1997年,位於響洪甸鎮楊沖村境內的汞洞沖,以鉛鋅開採為主,系水洗露天作業生產模式。自身生產流產和尾渣排放二個景觀很值得業內外人士探究。
4、東西海島:水庫上游中唯一有人定居的東島和西島,面積2平方公里,四周綠水環繞,島上森林茂密,野生動值物眾多,景色宜人,自然氣候獨特。
響洪甸鎮釣魚台

5、釣魚台:位於天堂湖最寬處的東部,上有崖石獨立頂風迎浪,非常誘人。
6、齊頭山(又叫齊山):位於齊山村,系齊山村齊雲村分水嶺,海拔804千米。山頭為平頂,開闊平坦,傳說雷公造山時,將山頭削去,移至獨山,故有了獨山和齊頭山。
7、蝙蝠洞:位於齊頭山的西側,距山頂100米處有一巨大的岩石,人跡罕至,懸崖如刀,澗深似海,崖石有一洞,洞內大小蝙蝠不計其數,自由飛翔,如風似濤,聲音轟鳴,故稱蝙蝠洞
洞前有一棵神茶,長在石崖上,推測可能是蝙蝠叼去茶籽後所生,四季雲霧環繞。近有一片茶園,六安瓜片的極品、精品均產於此。也系六安瓜片的鼻祖原料所在地。
8、九仙觀:位於金莊村與霍山的分水嶺山上,山上有一棋盤石,傳說有兩個椎夫對棄,九位仙家觀戰,難定勝負,後有一放牛娃略點棋譜,方才收局,後留下了九位仙人觀對棄的傳說,也不知從何時起,這裡人傑地靈,知識分子層出不窮。
10、松山寺(又名嵩山寺):位於里沖村和尚沖的頂部,該寺右側有一千年古松,枝繁葉茂,長枝覆地,松、寺、天橋相邊,渾然一體。
11、劉家圩:位於里沖村小嶺組,據小說《八十三天皇帝夢》記載,該圩系劉銘傳小妾(系袁世凱妹妹)賠嫁的封地。
12、石龍和石龍蛋:位於里沖村達河衝口。有一長約500米的紅色石脊線,尾部有一巨石,故稱石龍和石龍蛋(封神演義曾提到此景)。
13、龍井岩瀑布:距大壩上約1公里處,瀑布落差百餘米,終日流水不斷。
響洪甸鎮蝙蝠洞

14、梁山寨:距鮮花嶺集鎮約1公里處,水上出口處是著名的梁山寨與娘娘廟。
15、老林庵寺廟:位於東嶺村境內,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修建),每逢廟會,好不熱鬧。
16、天堂湖:在天堂湖下,40多年前曾是有著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大別山重鎮—麻埠鎮。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曾發生過著名的鮮花嶺戰役,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的英雄人物,具有光榮的紅色歷史。麻埠遍地皆茶,無地不麻,周圍數十里都是產麻區,是皖西最大的土特產品集散地。古麻埠鎮面積約3平方市里,人口萬餘人,上達流波、金家寨,下通六安、合肥
齊山景區。據《六安州志》記載,六安州有八景:齊雲山乃八景之一,又名齊山、齊頭山,為金寨東隅第一山,海拔805米。齊雲山景區方圓30平方公里,奇峰怪石,絕壁熔洞,龍潭瀑布自成一體。境內有二十八峰、十八岩、七十二洞、三十六怪石,十二道瀑布,山下現代建築水庫大壩與千年古剎水晶庵相映成趣,珠連壁合。主要景點有:①水晶庵。古稱水晶寺,為九龍傳珠寶地;②南天門。從齊雲山西側下的齊雲沖看齊雲山,主峰拔地而起,直剌南天,懸崖頂端兩塊巨石矗雲,雄偉高大,得名“南天門”。此外,在齊山景區周圍還聚集著鬼門關、捨身崖、童子崖、黑龍潭、饅頭石、牌坊石、蓮花石和齊雲沖大峽谷、蝙蝠洞茶趣、齊山攬翠、白雲洞、蟒蛇洞、香爐峰、千佛庵等幅射景點,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特產資源

響洪甸鎮盛產茶葉、板栗、毛竹、水產、礦產等,農特產品豐富,野生動植物繁多。①茶葉。該鎮具有悠久的茶葉發展史,是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和名優茶“齊山雲霧”、“齊山翠眉”的正宗產地。“齊山雲霧”片茶明清時就列為宮延貢茶。據史書記載,1856年,慈禧太后生了清王朝第八代皇帝同治之後,身價頓遷,受到鹹豐帝每月供給十四兩齊山茶的待遇,唐朝大詩人李白喝過齊山茶後,賦詩讚曰:“揚子江中水,齊山頂上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對茶葉的開發,該鎮茶園已發展到2500畝,年產乾茶10萬公斤,產值達到500萬元,其各類名優茶以其茶質優良、製作精細、包裝精巧而享譽全國遠銷海內外。2006年已有兩家大型茶葉加工企業即蕪湖金鼎集團精瓜片科技有限公司、省茶葉進出口公司落戶齊頭山下有“蝙蝠洞”神茶傳說的齊山村,致力於茶葉開發和生態農業的發展。
響洪甸鎮板栗
②板栗。在庫區沿線形成萬畝板栗帶,規模連片,年產量可達500噸,以銷售原產品為主,板栗的貯藏、加工業潛力較大。③毛竹。現有毛竹園近2萬畝,具有較大規模的毛竹基地,毛竹產量堪稱金寨之最,毛竹清新雋秀,無污染,是各類工藝品家具、竹製品的上等原料,竹筍可以食用,且營養價值高。素有萬畝竹海的里沖村是全縣生態示範村之一,其資源主要分布在水庫周圍,茫茫竹海和萬頃碧波相依,展示出一幅秀麗無比的天然畫卷。④水產:利用庫區水面發展養殖業,由於水庫質潔無污染,漁業秩序穩定,使得各類水產品繁多,盛產鱖魚、鯉魚、鯽魚、黑魚草魚、黃尾等,還有龜、、蝦、蟹等水生動物。產量較高,年產成魚500萬公斤,產品暢銷,庫區水面現有河南外商承包經營。
響洪甸鎮毛竹
⑤礦業:地下礦藏主要有鉛鋅礦、金礦,2006年鉛鋅礦已得到開發,現有一家由金寨縣、響洪甸鎮與銅陵方合股的股份制礦產企業,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具有以上主要自然資源的同時,響洪甸鎮還有大量野生動植物資源,動物類主要有野豬、野羊、山兔、剌蝟、穿山甲、喜鵲、畫眉、布穀鳥、啄木鳥黃鸝、貓頭鷹等;植物類主要有:珍珠菜、天香菜、厥菜、香菇、木耳、天麻金銀花桂花等。如:該鎮東沖村有一棵乾圍約兩米,樹高和冠幅直徑約有十三、四米的桂花樹,年產桂花約200公斤,已有500餘年歷史,在“六安洲志”上被列為“桂花王”,同時被列入《安徽省古樹目錄》,村民們在精心保護桂花王的同時,還大量栽植桂花樹,幾乎每座莊宅的周圍都有幾株亭亭玉立的桂花樹,四季常青,綠如翡翠,每年金秋時節桂花飄香,因而被人們譽為桂花村,“桂花王”的清香常常吸引眾多的旅客前來觀賞。地處水庫中心即四面環水的海島上,還生產柑橘、彌猴桃、紅棗等。

佛教文化

響洪甸鎮不僅有秀麗的山水,而且還閃爍著燦爛的佛教文化,這裡寺廟眾多,有千年古剎水晶庵。水晶庵古稱水晶寺,座落在巍峨的齊雲山下,為九龍傳珠寶地,水晶庵建於漢盛於南北朝,梁武帝蕭衍曾在此出過家。故此千百年來,朝庭命官、地方顯貴來水晶庵均不接不送,這座皇家廟宇,佛教名宗鼎盛時期曾有上百僧人,廟宇過百間,分前後兩庵,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雕樑畫棟,飛檐吊閣,金碧輝煌,十分壯觀。

有千年古松和松山寺,距響洪甸水庫李灣碼頭沿公路3公里處就是遠近 聞名的松山寺,據現存的清朝道光十七年

響洪甸鎮觀音寺
碑文分析,認為松山寺是在明代中葉修建,當時只建五間廟宇,於清朝道光十七年進行整修,其廟宇在“文革”期間被砸爛。為進一步發掘佛教文化遺產,1992年,由當地村民自發組織在原址按原格局重建,該寺常年香客不斷,尤為奇觀的是該寺正對面有一千年古松,足有三人合抱粗,軀幹筆直,乾高10米許,樹型奇特,古松以它特有的姿態和魅力笑迎八方來客。

在老林庵寺廟,它位於水庫邊沿東嶺村境內,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人們便在朝天堂山峰的半山腰修建了一座寺廟名叫“觀音寺”,以後稱“老林庵”,該寺廟布局是四方形的四合院,前後殿各五間,兩邊各有一間廂房相連,廟門結構是外伸飛檐門樓,樓眉嵌刻寺名楷書金字“觀音寺”,廟門直下是石條鋪砌的台階,人到門下向上抬頭望去感到氣勢宏大,雄偉壯觀,每逢廟會,熱鬧非凡。

人文景觀

在高高的齊雲山西麓,有座雄偉的現代建築—響洪甸水庫攔河大壩,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題詞:“一定要把淮

響洪甸鎮響洪甸水庫大壩
河修好”八個大字深深地銘刻在攔河大壩的上端,剛勁有力,把大壩裝點得分外妖嬈。響洪甸水庫大壩是中國第一座等半徑、同圓心鋼筋混凝土結構重力拱壩,它是1956年開工,1958年建成,大壩高程87.5米,壩頂海拔高度144.5米,弧長361米,攔河大壩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庫容量27億立方米,是中國一百多座巨型水庫大壩中十大安全壩之一。

在響洪甸水庫下游,安徽省第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抽水蓄能電站就建在這裡,地下廠房象一座巨大的宮殿,廠房內安裝著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台裝機容量為四萬千瓦的兩台發電抽水雙能機組。在響洪甸鮮花嶺集鎮碼頭有一條臨水環山長達3公里碼頭公路,這是響洪甸鎮黨委、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投資50萬元興修的旅遊公路,這條路依山傍水,由鮮花嶺集鎮向水庫中心地帶蜿蜒延伸,公路終端處在水庫五角星大河的邊沿,該地段地勢平坦,水位平穩,來到此地可飽覽大水庫的湖光山色,2005年鎮政府已將此地段全部徵用,為景點開發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