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或赤道氣候。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c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潮濕和多雨的氣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幾內亞灣,亞洲印度半島西南沿海,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西海岸,菲律賓群島和伊里安島,大洋州從蘇門答臘島至紐幾內亞島一帶。其影響地區生物資源豐富,水源充足,植被以高大茂盛的雨林為主。

概況

(圖)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赤道氣候,通常赤道多雨氣候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柯本氣候分類法代號為“Af”。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全年高溫多雨,植被是茂密的熱帶雨林。

赤道南北常年高溫、潮濕和多雨的氣候,南、北兩個半球的信風氣流在這裡匯合,地面風力一般微弱,濕潤而不穩定的赤道全年控制著這個地帶,宜於多種植物生長。具有熱帶雨林氣候特徵的地區有亞洲的印度半島西南沿海、中南半島西海岸、馬來半島、大巽他群島、菲律賓群島和伊里安島,非洲的幾內亞灣和剛果河流域,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以及和它們毗連的海洋上。具有熱帶雨林氣候的高山地區,氣溫較低,但其年變化仍很小。這些地區,從山麓到山頂,可以出現熱帶雨林到終年積雪的氣候,呈現出類似從赤道到極地的各種自然景觀,垂直分布最為豐富多采。

特點

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區

太陽輻射年變化小,並由於太陽在一年內的春分、秋分前後兩次通過天頂,所以氣象要素的年變化都具有雙峰型的特點。一年內各月平均氣溫在24~28C之間變化,年較差一般不超過5C,尤其是大洋上,通常不超過1C。氣溫日變化比年變化大,日較差可達10~15C。但日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C,日最低氣溫很少低於20C。

全年濕度較高,就亞馬孫河下游而言,相對濕度年平均達90%以上。降水充沛,多伴有雷雨,年降水量達1500~3000毫米,山地最多達6000毫米以上,如非洲喀麥隆火山山麓代本賈的年降水量達9470毫米。

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但個別地區仍有顯著差異。如非洲剛果河流域比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氣候更顯示了大陸性,有的地方雨量較少,如加彭的利伯維爾從10月至次年5月期間,月雨量200~300毫米,而6、7月每月僅5毫米。另外,在大洋上也會出現乾旱少雨地區,如太平洋上的莫爾登島(北緯4,西經155),年降水量僅730毫米。

天氣單調。全年受赤道海洋氣團控制,風力微弱,季相無變化,基本每日上午悶熱晴朗,接著積雲越積越厚,午後則暴雨傾盆,雨後天氣稍涼,第二天又復如此。

分布

分布熱帶雨林氣候分布

大勢:位於赤道區域,大致伸至緯度10度左右。

具體地區: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孫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幾內亞灣,亞洲印度半島西南沿海,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西海岸,菲律賓群島和伊里安島,大洋州從蘇門答臘島至紐幾內亞島一帶。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

成因

熱帶雨林氣候部分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域

熱帶雨林區基本處在赤道低壓帶,受到東北及東南信風的影響,太陽輻射強烈。由於赤道地區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伊基托斯。歸納起來主要是:

大氣環流:信風帶在此輻合形成赤道低壓帶上升,盛行赤道氣團 。

墊面:海洋面積寬廣。

太陽輻射:地處赤道區域,太陽高度角大,基本晝夜平分。

影響因素

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區

熱帶雨林在成因上,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主導因素還是有區別的。在赤道地區南北緯10度的範圍內,總的趨勢主要受太陽輻射的影響,赤道低壓帶,信風在赤道附近聚集,輻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雲致雨。氣候變化單調,全年皆夏。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熱,午後下雨,黃昏雨歇,天氣稍涼。但在世界同類型地區中,亞馬孫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不僅面積最廣,而且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這是由於亞馬孫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赤道橫穿其間,地形結構上北有蓋亞那高原,南有巴西高原、西有安第斯山脈,呈圍椅狀東低西高的地勢,敞開著懷抱接納由東北東南信風和南北赤道暖流帶來的豐沛的暖濕氣流。使它具有特別有利於該類型發育的現代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比較穩定有關。亞馬孫河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河流。它由西向東貫穿整個南美洲,流域面積廣達600萬平方千米,上面布滿濃密的叢林。亞馬孫河的主流有時候會泛濫成災,淹沒廣達數千平方千米的林地,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成因上的綜合性特徵非常顯著。

亞馬遜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

非洲的熱帶雨林氣候由於受地形、洋流季風的影響,僅局限在非洲剛果盆地的剛果河流域,幾內亞灣沿岸地區,在成因上主要原因在於赤道通過赤道通過中非剛果盆地及東非,由於東非為高原地形,故氣候上屬熱帶高地。受西南季風和幾內亞暖流的影響,濕潤的水氣將從河口深入到盆地內部,在赤道低氣壓的影響下,輻合上升,全年降雨豐沛,因此流經該地的河川-剛果河水量豐穩,極富航行之利。熱帶雨林的大陸性特徵比較明顯。亞洲印度半島西南沿海,馬來半島,中南半島西海岸,菲律賓群島和伊里安島,大洋州從蘇門答臘島至紐幾內亞島一帶。大小島嶼星羅旗布散落在海洋上,主要受太陽的輻射影響,加之海洋面積廣闊,對流運動旺盛,這兒的雨林氣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徵。

有些地區雖然不在南北緯10度之間,不受赤道低氣壓的影響,但由於大氣環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有時熱帶雨林氣候呈現出非地帶性特徵。中國雲南、台灣、海南以及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等地區的雨林的形成都與上述有類似的特徵。即便是赤道附近的地區東非高原,由於地形的緣故,形成熱帶草原氣候,西海岸的剛果盆地以南的沿岸地區,受本格拉寒流和南赤道離岸流的影響,就形成了熱帶沙漠氣候。同樣是受寒流的影響,南美西海岸分布著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長、最靠近赤道的熱帶荒漠,氣候乾旱,氣溫較低。

景觀

亞馬孫原始森林亞馬孫原始森林

熱帶雨林地區的地形複雜多樣,從散布岩石小山的低地平原,到溪流縱橫的高原峽谷。多樣的地貌造就了形態萬千的雨林景觀。

森林中,靜靜的池水、奔騰的小溪、飛瀉的瀑布到處都是;參天的大樹、纏繞的藤蘿、繁茂的花草交織成一座座綠色迷宮.熱帶雨林中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喬森具有多層結構;上層喬木高過30米,多為典型的熱帶常綠樹和落葉闊葉樹,樹皮色淺,薄而光滑,樹基常有板狀根,老乾上可長出花枝。木質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別發達,葉面附生某些苔蘚、地衣,林下有木本蕨類和大葉草本。雨林中的次冠層植物由小喬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蘭科鳳梨科及蕨類植物組成,部分植物為寄生性,纏繞在寄生的樹幹上,其他植物僅以樹木作為支撐物。雨林地表面被樹枝、和落葉所覆蓋。雨林內的地面並不如傳說那樣不可通行,多數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層和落葉外多是光裸的。

生物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地區的植物

1.植物

熱帶雨林是一種茂盛的森林類型,它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因為那裡的環境氣候會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於原始狀態。在這裡抬頭不見藍天,低頭滿眼苔蘚,密不透風的林中潮濕悶熱,腳下到處濕滑。這裡光線暗淡,蟲蛇出沒,人們在其間行走,不僅困難重重,而且也很危險。但是,這裡卻是生物的樂園,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陸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熱帶雨林作為我們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種類成分最豐富的植被類型,這源於兩個原因:地區的古老性和適宜的現代生境條件。植物群落變化不象溫帶植物那樣表現出明顯的季相。葉在全年都呈綠色,每個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處於開花期。熱帶的許多喬木高大筆挺,沒有分枝。有些樹主幹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狀根。雨林里充滿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態適應,它們可以以本身纏繞而上,或以嫩枝卷繞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鬚,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在熱帶雨林中,附生植物種類極其繁多,其中最輝煌的當屬蘭科,風梨科和天南星科。風梨科植物是新熱帶雨林的特產,大約有50屬,1000種。最適情況下,每公頃總植物量為350—450噸,淨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1/4。雨林下土壤因風化淋溶強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從林下調落物層藉助於真菌獲得營養,同時迅速補充落葉數量。

熱帶雨林氣候捲尾猴

2.動物

熱帶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基因庫,也是碳素生物循環轉化和儲存的巨大活動庫。動物種類的分化達到高峰,個體數卻較少。具有鮮麗的體色,奇怪的外形。美洲主要有狨鼠,捲尾猴,蛛猴。樹懶,小食蟻獸,南美貘,吸學蝠,蜂鳥,麝雉,森蚺等。非洲有大猩猩,黑猩猩長尾鯪鯉,倭河馬,太陽鳥,避役等。亞洲有猩猩,長臂猿,眼睛猴,蜂猴,獼猴,巨松鼠,綠孔雀,蟒蛇,巨蜥,樹蛙等。澳洲有樹袋鼠,袋貂,樹袋熊,食火雞,極樂鳥等。

降水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
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類型多屬於對流雨。熱帶雨林氣候是赤道南北常年高溫、潮濕和多雨的氣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亞洲和大洋洲從蘇門答臘島至紐幾內亞島一帶。

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常年高溫,氣溫變化小。太陽一年兩次直射地面,輻射強烈,晝夜長短差別很小。一年內各月的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8℃,絕對最高氣溫很少超過35℃。氣溫年較差一般不超過5℃,而日較差可達lO—15℃。全年多雨。

南北兩個半球的信風氣流在赤道地區輻合上升,地面風力較弱,濕潤氣流上升容易成雲致雨。終年潮濕,相對濕度大。年降水量一般為1,500—3,000毫米。氣候變化單調。在赤道氣團控制之下,全年都是夏天。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熱,午後下雨,黃昏雨歇,天氣稍涼。

代表區域

如南美洲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熱帶雨林區等.

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

最大熱帶雨林氣候區最大熱帶雨林氣候區
亞馬遜平原熱帶常綠雨林
在世界同類型地區中,亞馬遜平原的熱帶常綠雨林不僅面積最廣,而且發育也最為充分和典型,這是由於亞馬遜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結構,使它具有特別有利於該類型發育的現代氣候條件,另一方面也與它發育歷史悠久、在形成過程中自然地理條件相對比較穩定有關。
南美洲的亞馬孫雨林(60%面積位於巴西)位於亞馬孫盆地,是全球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要大,有70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茂密的熱帶森林,這裡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複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但在過去30年,巴西政府將亞馬孫州轉為工廠區,及資助道路興建計畫、住屋及工業發展。
亞馬孫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1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還有至少27種甲蟲。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亞馬孫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這裡已有幾個世紀。但大約500年前歐洲人來到這裡後,許多土著人便淪為奴隸、死於疾病或被迫放棄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這裡的雨林現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因為人們為了開闢土地來種莊稼,或飼養牲畜來供應美國的肉類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它濫伐濫砍!
亞馬孫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孫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孫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範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亞馬孫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

世界氣候大致類型

氣候名稱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旱濕兩季
熱帶沙漠氣候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涼熱雨三季
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濕潤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亞熱帶沙漠氣候基本與熱帶沙漠氣候相似,但冬季氣溫稍比熱帶沙漠氣候低
亞熱帶草原氣候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似,但分布在亞熱帶
地中海氣候冬暖夏涼,年溫差小,年降水量季節分布均勻
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年溫差大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草原氣候夏暖冬寒
溫帶沙漠氣候極端乾旱,溫差較大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
山地氣候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
極地苔原氣候冬長而冷,夏短而涼
極地冰原氣候全年嚴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