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

熱帶或亞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在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時期,分進攻作戰和防禦作戰。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植被茂密,林木聚生的熱帶山嶽叢林地,多分布於赤道兩側,南北30° 間的山林地,如亞洲馬來群島中南半島和中國雲南廣西廣東台灣等地的南部山區。其山高坡陡、溝深谷狹,林密草深、藤葛攀纏、氣候濕熱、晴雨無常,人口稀少,語言複雜,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各異,經濟文化不發達,蟲獸繁多,常有傳染病流行,岩溶地區多溶洞、溶斗和奇狀山峰。其複雜的自然環境對軍事行動有特殊的影響。

歷史追溯

熱帶亞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在歷史上可以追溯到冷兵器時期,分進攻作戰和防禦作戰。
冷兵器時期,在熱帶山嶽叢林地,進攻時常採用象陣攻擊或圍困迫降戰術,消滅頑敵;防禦時依託山寨,採用陷阱絆索滾石等方法殺敵。17世紀,中國清朝軍隊在雲南境內就曾多次進行較大規模的作戰。
熱兵器時期,運用奇襲戰法,以火力和白刃格鬥實施進攻;依託陣地,設定各種障礙物,以火力結合伏擊戰法,抗擊敵人的進攻。1945~1954年的法越戰爭,使大規模的熱帶山嶽叢林地火力戰、游擊戰、奇襲戰、陣地戰的戰法得到進一步發展。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20世紀半葉發生的美越戰爭及中越邊境作戰是現代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的範例。
1960年代後,美越戰爭中,敵對雙方通常在旱季進行較大規模的作戰。在此期間,戰役的契約性提高,以奪取或保守戰略要地(目標)為主要內容;作戰空間擴大,戰役持續時間和間隙較短;空襲與反空襲、封鎖與反封鎖的鬥爭十分激烈;化學武器燃燒武器爆炸性障礙物得到廣泛運用;游擊作戰特種作戰機降作戰反機降作戰得到很大發展。
在1979~1989年長達10年的中越邊境作戰中,中越雙方軍隊在廣西雲南邊境的山嶽叢林地展開了殊死搏殺。作戰中,突擊、合擊、迂迴、包圍、火力攔阻、壓制、反衝擊、小分隊伏擊、陣前出擊等戰術手段都得到了靈活運用。
隨著高科技武器的發展與套用,戰場偵察手段的改進,指揮控制手段的自動化,諸軍種、兵種在熱帶山嶽叢林地協同作戰的空間、規模將更加擴大,速決性將更加突出。

戰行動的影響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樹高林密,雨霧繚繞,視、射界受限
熱帶山嶽叢林地高達80%的植被覆蓋率對光學偵察器材、熱成像系統雷達等高技術偵察設備有一定的影響,使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加之在霧霾煙雲降雨等條件下,雷射紅外線強度的衰減相當嚴重,雷射通過1km厚層的大氣,其能量衰減90%以上,通過5km的有雨地域,能量僅剩1.8 %;紅外光通過大雨距離300m,能量衰減50%,不便於觀察、指示與接收目標;再則,大氣中的水汽塵埃氣溶膠粒子多,對可見光和紅外線的散射、吸收作用大,使偵察器材和夜視器材的效果比原有效果降低了 20%~50%,衛星、雷達也難以有效地偵察地面目標。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為偵察越共的行蹤曾經調用了大批先進的偵察器材,但實際效果甚微,其中,美軍對“胡志民小道”轟炸的失敗就是很好的見證。此外,能見度不高也會影響射擊效果,妨礙充分發揮技術兵器的作用。坦克在叢林地作戰,由於植被茂密和雨、霧的影響,發現目標和判定方位困難,不便於及時準確地捕捉目標,如果沒有步兵工兵的配合,很難單獨行動。如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某軍坦克團在兵哥勘高地支援步兵的戰鬥中,前期受叢林地地形、氣候的影響,沒能達到戰前預期的效果;後期在步兵準確的目標指示下,摧毀越軍30多個堅固目標,很好地支援了步兵的戰鬥。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道路崎嶇,路少質差,不利部隊機動
道路是軍隊實施機動和進攻的重要條件,軍隊機械化程度越高,對道路的依賴性越大,尤其大兵團坦克機械化部隊,離開道路行動困難,甚至無法機動。這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遠征軍赴緬甸參戰時和美軍入侵越南時就已得到了印證,因此,坦克、裝甲車輛在熱帶山嶽叢林地不能大量集中使用。並且,熱帶山嶽叢林地山勢陡峻連綿,多峭壁斷崖和雨裂沖溝,山嶺平均坡度超過40 °,構築道路的工程量大,不便於使用機械作業;構築道路多沿河傍谷而建,道路崎嶇狹窄,多系土質和沙石路面,路況複雜,多隘路、險道,坡陡、彎多,缺乏迂迴路,雨季泥濘難行,一旦發生塌方、土石流或敵實施工程爆破就會使山體崩塌而堵塞道路,行進的車隊難以迂迴或調頭。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就常常在我軍行進公路兩側的重要地段上,憑險據守,以火力進行襲擊,阻礙和遲滯我軍前進。如果進行越野機動則需要穿林、過河,有時還要砍伐樹叢開路前進,人員體力消耗大,機動速度慢,判定方位困難,易迷失方向。 1979年3月4日凌晨,步兵某團在迷邁山地區進行戰鬥時,由於尖兵連在夜間按圖行進的本領不過硬,掌握方向不準,多走了2km的路,致使主攻部隊未能按時到達指定位置,延誤了進攻發起時間,造成友鄰部隊不必要的損失。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河溪縱橫,地形複雜,指揮協同困難
熱帶山嶽叢林地群山、河流、村落、灌木林、水網稻田地等地貌、地物相互錯落,地形極為複雜, 對軍隊的作戰指揮與協同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通信指揮的影響更甚。山嶽叢林地多雨潮濕,通信器材元件容易受潮霉變、損壞,從而導致技術性能降低,通信距離縮短甚至失去通話效能,使無線通信效果降低;在相阻隔地段,超短波通信難以溝通;有線通信的線路架設、維護、撤收和轉移不便,使有線通信難度增大。如1979年2月26日,步兵某團在650高地地區的戰鬥中,由於通信手段單薄,簡易通信受氣候的影響,基本無法使用,導致執行穿插任務的分隊在執行任務時困難加大,對作戰指揮有一定影響。受諸多因素制約,在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組織協同也較為困難。一是部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地形的限制構成了矛盾,給組織協同帶來很大的困難。二是地形複雜,炮兵很難找到合適的發射陣地,火力機動的靈活性、快速性和打擊力度會明顯降低。三是諸軍(兵)種協同作戰時,沖溝峽谷易分割步兵坦克戰鬥隊形,各作戰攻擊群難以準時到位,整體協同不能正常進行,影響整體作戰能力的發揮。四是部分地區地物、地貌變化大,許多現實地形與地圖不相符,參戰部隊即使事先在地圖上、沙盤上反覆進行協同演練,熟悉協同事項,到實際作戰時的情況也可能會發生改變,給作戰行動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因此,在熱帶山嶽叢林地軍隊若想實現“迅速、及時、準確”的指揮協同有很大困難。
地勢險要,氣候多變,保障任務艱巨
叢林山區人煙稀少,物資缺乏,軍隊補給幾乎全部要靠後方供應,而熱帶山嶽叢林地山嶽連綿,地勢險要,天氣多變,易導致交通中斷,軍需物資腐蝕、霉爛,人員發病率增高,這一切需要更多的物資供應和技術保障,從而無形中增加了後勤、裝備保障任務的艱巨性。如1944年3月8日,日軍以5個師、10萬人分3路,企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依姆法爾,因後勤保障僅完成18%,各部隊僅帶了2~3周的口糧,牽上大群牲畜2萬頭,山羊數萬隻),沿途用牲畜運輸,吃完糧食再吃牲畜,企圖以這種原始補給手段支持一個月,但經 20多天艱苦的叢林行軍,馬匹死亡過半,牛羊幾乎殆盡,還未開始反攻,糧食就已耗盡,只好以芭蕉心、鳳梨根和野菜等充飢,陷入了絕境。戰後,日軍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總結此戰役時指出:這是“輕敵和忽視補給所造成的”。而1979年3月1日我陸軍某師在組織廣淵地區進攻戰鬥時,由於廣淵地區地勢複雜,給後勤保障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此,在戰鬥中,該師由一名副師長和一名副政委直接領導後勤工作,加強後方的組織指揮,調集了步兵、高機、防化各一個連擔任後勤警戒防禦、裝卸勤務,同時加強從國內調集的民兵、民工 1760人攜擔架400副參加後勤保障工作。據戰後統計,總共前送各類彈藥22 6373發,後運傷員161名,有力地保障了這次戰鬥的勝利。
蟲獸繁多,疾病流行,非戰鬥減員多
有一句叢林格言說到:“要戰勝敵人,先戰勝疾病”。山嶽叢林地植被茂密,有毒植物四處滋生,蟲獸繁多。雜草叢生及溫熱的環境利於霍菌和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各種疾病流行。如痢疾瘧疾肝炎勾端螺鏇體乙型腦炎恙蟲病霍亂和各種蟲咬性皮炎,還有由於疲勞、潮濕而引起的綜合疲勞症和“三爛”(襠、腳、手)等,致使部隊士氣容易低落,甚至出現大量非戰鬥減員,嚴重削弱部隊戰鬥力。1944年,在東南亞作戰的英軍中,因瘧疾住院的達19萬人,而戰傷住院的僅2萬人。1944 年,參加依姆法爾戰役的日軍,由於忽視叢林傷病的急救與防護,一味強調唯意志論的“武士道精神”,戰鬥中幾乎100%的人員都患了瘧疾,僅因疾病減員即達3萬餘人。法國軍隊在侵越戰爭的1945~1950年中,患瘧疾、痢疾的人數占部隊總數的42.2%,病死的人數為戰死人數的4倍。1965年在越南德浪河流域作戰的美軍,瘧疾發病率高達60%。據統計,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通常情況下,非戰鬥減員為9%,其中患瘧疾、熱性病和痢疾等病的占3%。據原昆明軍區對參加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的部隊調查,部隊病員與傷員的比例最高達到5∶l。

攻防中戰術的運用

依據熱帶山嶽叢林地的環境特點和其對作戰行動的影響,熱帶山嶽叢林地進攻作戰通常運用以下戰術。
梯次編組,連續突進 在山嶽叢林地作戰, 進攻方一次不可能投入較多的兵力。多梯次編組、連續突進是為適應地形,針對敵縱深梯次部署特點提出的。它既可解決兵力擁擠,又可使攻擊保持強大後勁。多梯次編組就是不局限2個或3個梯隊,而在地形狹窄的地段使用合成分隊攻擊,多梯次輪番攻擊,連續突進。1979年2月17日,陸軍某師在支馬、龍頭地區進攻戰鬥中,以7∶1的兵力和10∶1的兵器,形成兵力兵器上的絕對優勢,採取梯次編組波浪式攻擊的方式,對敵防禦陣地實施多路穿插,連續攻堅,各個殲敵,在短短的10 個小時內就完全占領和控制了支馬、龍頭地區,給南亞小霸以迎頭痛擊。
劃分區域,責任包乾 沿通道攻擊,連續突進,在攻擊方向上通常沒有誰是主攻,誰是助攻之分,各梯隊都有攻擊、搜剿的雙重任務。在給各梯隊規定任務時,應以通道為軸線,首先明確攻擊任務的縱深,而後明確向兩翼卷剿的正面寬度,構成各梯隊以通道為經線,以任務縱深為終點,以向兩翼卷剿的正面寬度為緯線的殲敵區域。各梯隊在自己的殲敵區域內,根據上級所規定的時間,包突破、包搜剿、包殲敵、包占領。這一戰法能有效地殲滅敵人,鞏固占領地區和後方,制止敵自由聚散與我周鏇。1979年2月18日,步兵某團在540高地地區的進攻戰鬥中,根據戰區地形和越軍作戰特點,採取了先圍後打,先割後殲,力爭全殲的戰鬥部署,給各攻擊方向上的攻擊部隊劃分了區域和任務,戰鬥打響後,各攻擊部隊對預先劃分區域之敵,實施割而圍之,圍而殲之,共斃敵403人,俘敵13人,繳獲輕重武器60餘挺(門),槍彈40000餘發。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超越發展,兩翼卷剿 是指前梯隊縱向突入任務終點後,迅速向通道兩側卷剿,讓出通道;後梯隊順突破口立即超越前梯隊,向自己的目標攻擊。此時, 前梯隊尚未完成進攻任務,正在橫向搜剿,後梯隊就超越攻擊,在同一時間內,前梯隊橫向卷剿,後梯隊縱向突擊, 變一面攻為三面攻,變層層剝皮為中心開花,多方向攻擊。這種先突貫,再卷剿的“鑽心”戰術,既利於同時展開較多的兵力,有效增大攻擊面,又能加快攻擊速度,能使戰前的冗長隊形在戰鬥開始後,展開較多的兵力於多方向發揮威力。1979年3月9日,步兵某團在坤子東南地區進攻戰鬥中,由於戰區地形屬於谷地,在攻擊過程中,先頭梯隊始終處於三面臨敵,該團指揮員果斷指揮先頭梯隊部分攻占谷地中一無名高地牽制守敵,掩護大部分兵力向兩側攻擊,後續梯隊則超越先頭梯隊繼續向前攻擊,變一面攻為三面攻,變被動為主動,為戰鬥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打剿結合,奪保同步 山嶽叢林地進攻,必須打、剿緊密結合,才能全殲敵人,鞏固占領地區。這是與一般地形進攻戰鬥的又一不同之處。無論是沿通道攻擊還是在其他方向奪取要點,敵方被殲一部分後,可能會分散鑽進洞穴、叢林之中,也可能退守堅固工事,這是慣用的游擊戰術,其目的是為了保存實力,尋機再戰。因此,必須重視搜剿作戰。一是斷敵退路,先圍後剿,防止敵方利用間隙逃跑和接應突圍。二是注意控制要點,卡住山埡口(要道),以要點為依託,組織好搜剿火力和協同作戰。三是注重割裂各股潛藏敵人的聯繫,制止其機動和合股,同時還應防止其從側後襲擊搜剿部隊。1979年3月9日,步兵某團在攻占茶靈以南景辦地區以後,由於戰鬥中被打散的部分越軍仍然依託洞穴負隅頑抗,對我構成很大威脅,團指揮員決心對頑抗之敵進行搜剿,以確保陣地的鞏固。搜剿戰鬥於3月9日8時開始至3月10日的18時結束,共斃敵 65人,俘敵25人,繳獲輕重武器20餘挺(門),槍彈7200餘發,完全控制了景辦地區。 空中攻擊,立體封鎖 使用攻擊直升機打擊敵方:一是實施空中攻擊。使用攻擊直升機以火力直接配合各梯隊的突破,奪占要點,突擊通道兩翼的敵集團目標。二是實施立體封鎖。以運輸直升機運載步兵在指定地區實施機降,奪取縱深目標或以攻擊直升機實施定點突擊,斷敵退路,阻敵增援,實施立體封鎖。在美軍入侵越南的戰爭後期,美軍曾從國內調集了大量武裝直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升機到越南戰場,每次實施戰鬥時,都以武裝直升機實施超低空攻擊來掩護步兵的行動,在戰鬥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無奈美軍大勢已去,只能是以倉徨的撤離越南而結束戰爭,但其利用武裝直升機在山嶽叢林地作戰中,實施立體攻擊,卻對我們是很好的啟迪。
分割牽制,削弱敵人 沿通道攻擊應防止“牛抵角”,積極設法削弱敵人之強。因此,應切斷攻擊目標與外部的聯繫,實施多方牽制,造成有利的攻擊態勢。一是靈活牽制。各攻擊梯隊在兵力使用上要實施多路多方向攻擊,立足於以次要兵力牽制住更多敵兵力,保障主要突擊分隊的行動。二是多路穿插。由於地形條件的制約, 長距離、大兵力穿插受限, 應將小分隊實施短距離多路穿插作為主要方法,充分利用地形隱蔽、敵防禦間隙大等有利條件,廣泛運用穿插戰術,占領敵縱深內有戰術價值的目標,將敵分割包圍,各個殲滅。三是火力分割。在不易或不宜使用兵力穿插分割時,應運用炮兵、航空兵或攻擊直升機以火力分割敵防禦部署。1979年2月 17日,步兵某團在班腮地區進攻戰鬥中,針對越軍沿公路兩側防守,點多線長,兵力分散,相互支援困難的弱點,同時展開5個連的兵力,分5路插向敵翼側和側後實施攻擊,切斷越軍退路,阻敵增援,而後集中2個營(欠一個連)和全團2/3的隨伴火炮,以相當於敵人5倍的兵力,對正面的越軍進行分割圍殲,激戰11小時15分鐘,一舉殲滅越軍200餘人,控制了整個班腮地區制高點。
卡口制道,阻敵突破
在現代條件下的山嶽叢林地作戰中,道路和要點將成為爭奪的焦點,只有奪占或扼控要點,才能確保防禦的穩定性或便於發展進攻。
卡住口子
集中兵力於口子上,使兵力與地形、工事、障礙融為一體。1984 年4月30日,我步兵某團的1營和3營分別擔負了485高地467高地的防禦任務,485高地和467高地分別位於公路的兩側,恰似兩扇大門緊緊地把守著公路, 1營和3營採取兵力前置、少擺多屯、梯次配置的防禦部署,以點制道,利用這兩個制高點打退了越軍近30多次衝鋒,打死打傷越軍400多人。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扼守要點
依託要點陣地,以頂、拖、反緊密結合的戰術手段,削弱敵人的銳勢,殲滅敵人。在中越邊境反擊戰的後期防禦戰鬥中,我軍就是依託老山法卡山者陰山等要點陣地進行防禦,牢牢地控制著邊境線,使越軍只能望山興嘆。
封閉突破口
當敵突破前沿,防禦方的部分陣地被敵占領時, 必須調整部署,封閉突破口,制止敵人向縱深擴張。在1984年老山防禦戰鬥中,前沿陣地曾經幾次易手,但我軍始終以積極的行動封堵突破口,制止越軍向縱深擴張,堅守著祖國每一寸神聖的領土,最終取得戰鬥的勝利。
積極組織襲擾
在一線防守區前面的掩護區或游擊區以合成小分隊襲擊的方式,擾亂、遲滯、消耗敵方,減弱敵進攻勢頭。在1984年4月29日某步兵連對 237高地的襲擊戰鬥和1984年5月11日某步兵連對148高地的襲擊戰鬥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戰果。
多法並舉,攻勢耗敵
熱帶山嶽叢林地防禦作戰,需要在有利條件下積極大膽地實施攻勢行動。
陣內伏擊
伏擊具有突然性、主動性,可以逸待勞,節省兵力,殲敵於運動中,對於制止敵戰役擴張、穩定防禦具有積極的作用,是山嶽叢林地良好的隱蔽條件下易於實施、最有效的戰法。1984年7月12日的步兵某團3營7連在172高地防禦戰鬥時,採取陣內伏擊的戰術手段,斃敵100多人,繳獲輕重武器40餘挺(門),被中央軍委授予“老山防禦英雄連”榮譽稱號。
反突擊
反突擊是消滅突入縱深之敵、挫敗敵進攻、改善和穩定防禦態勢的重要手段,實施反突擊的關鍵在於戰機的把握。1984年7月12日步兵某團8連3 排在142高地防禦戰鬥中,與30倍於我之敵激戰9小時,打退敵人一個加強營及特工一部的8次進攻,在關健時刻堅守坑道,並積極配合上級部隊對敵實施反突擊,給敵以致命的打擊,捍衛了防禦成果。
側後突擊
針對作戰對象和熱帶山嶽叢林地的自然地理特點, 可採取側後突擊這一行之有效的戰術行動。擔任突擊任務的機動力量必須靠前,適當分散、相對集中配置,即按不同的作戰方向,將大部分兵力分別配置在縱深防守區及其附近便於機動的地區,小部分兵力配置在預定的反突擊、反空降以及伏擊殲敵地區。1979年3月1日步兵某團在巴外山防禦戰鬥中,就採取了利用合成分隊對進攻之敵的側後實施突擊的戰術手段,為取得巴外山防禦戰鬥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防打結合,合力抗擊
充分利用熱帶山嶽叢林地的複雜地形,把立體多維偵察、火力殺傷、電子攻擊和對敵實施積極有效的打擊有機地結合起來,有重點地打擊敵人,削弱其整體進攻能力,爭取主動有利的戰場態勢。同時,把各種作戰空間、作戰力量、作戰兵器、防禦設施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合力,綜合運用各種作戰方法和手段,抗擊敵立體進攻。在主要防守區內,應形成正面與翼側、地面與空中、陣地與障礙相結合的有重點的全方位的防禦體系,堅決制止敵立體突破。在外圍游擊區,應配置主力部隊和其他合成小分隊相結合的作戰力量,加大敵後破襲的力度,廣泛襲擊、擾亂、牽制敵人,使其難以全力向我實施進攻。在防禦區內,充分發揮防禦要素的整體作用,各個擊破進攻之敵。總之,要調動一切因素,在整個防禦體系內不留死角,給敵以沉痛打擊。在1984年7月12日步兵某團662.6高地和那拉地區防禦戰鬥中,該團充分利用熱帶山嶽叢林地的複雜地形,運用防打結合,合力抗擊的戰法,在強大的炮火支援和友鄰的協同下經15小時激戰,挫敗越軍師級規模的進攻,殲敵950名(斃敵750名),繳獲各種輕重火器200餘挺(門),徹底粉碎了越“MB-84”戰役計畫

輕武器的運用

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中可使用的輕武器主要包括槍械、手榴彈地雷槍榴彈榴彈發射器火箭發射筒無坐力發射器,此外還有輕型噴火器和單兵飛彈等。
作戰中可根據地形情況和戰場實際靈活地對輕武器加以運用,如狙擊步槍射程遠、射速慢,但精度高,在使用時要隱蔽、多點配置,視、射界要開闊,使射手能夠發現和消滅較大範圍內的高價值目標;機槍主要用於面殺傷,要選擇在一線、敵必經之處,視、射界開闊的位置,以達到最大的殺傷效果;自動榴彈發射器射程遠,殺傷面積大,但易遭敵火力壓制,要配備在一線後、二線前的有利位置,用於大量殺傷敵人的散兵。另外,還可根據戰場實際超常使用兵器。1979年3月7日步兵某團3連在對233高地進攻戰鬥時,由於受地形限制,戰鬥隊形展不開,加之敵火力較強,部隊衝擊受阻,該連指揮員因地制宜,把全連的機槍臨時集中使用,壓制敵火力點,掩護部隊衝擊,取得很好的效果。再如,1984年4月28日,步兵某團8連在456高地防禦戰鬥時,把高射機槍配置到一線陣地,採取平射的方式對進攻的越軍集團目標實施打擊,也取得很好的效果。武器使用中還應注意,戰術作用不同的武器在同一方向上要合理編組,共同承擔某一方向上的多重威脅。如在防禦戰鬥中,在某一方向上,既要有消滅敵步兵的步、機槍,也要有反裝甲的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既要有實施精確打擊的狙擊武器,也要有能夠快速進行面殺傷的榴彈發射器。總之,要在某一方向上形成遠近結合、左右重疊的火力配系。
熱帶山嶽叢林給地雷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抗擊敵方的偷襲,可設定壓發雷絆發雷遙控雷以及路障陷阱帶刺鐵絲網等,構成混合雷場和障礙帶。 在重點地段和敵可能利用的通路、山間小道上,布設一定數量的觸發雷,待敵偷襲時觸雷自傷,並用步炮火力給予有效的打擊,將敵殲滅於陣地前沿。守點防禦中,敵隨時可能派出小分隊和特工隊偷襲陣地,可使用防步兵地雷拋撒器和定時自毀雷拋撒器對敵設雷,直接將地雷拋撒到敵陣地前沿和表面陣地,使敵稍有行動即有觸雷危險。堅守防禦作戰中,當敵以一定規模的兵力發起突然襲擊時,可在敵進攻的地段上,用各種拋撒器快速向敵已展開的進攻戰鬥隊形中拋撒布雷,使敵進退時均易觸雷,以此遲滯敵之進攻速度。同時,用各種火器給困於雷場之敵以有力的殺傷,最終擊退敵之進攻。為打擊滲透和偷襲之敵,減少對已方防禦陣地的威脅,可採取兩種手段:一是在判明敵滲透、偷襲路線和具體方位後,向敵後拋射自毀雷和觸發雷,封鎖敵回歸之路。二是在敵可能偷襲的通路上預埋遙控雷,待敵靠近陣地時,先以火力阻擊;待敵退回時,再起爆遙控雷,炸傷來熱帶山嶽叢林地作戰犯之敵。1984年4月至7月,昆明部隊在參加老山、者陰山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在陣地前沿和越軍特工可能來襲的方向上,布撒了各種各樣的壓發雷、絆發雷、觸發雷和定向雷,給進犯的越軍以沉重的打擊,特別是在陣地前對定向雷的使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戰後還專門做了總結。
隨伴火炮一般是指團營屬輕便火炮,通常是指口徑100mm以下的迫擊炮等。這種火炮攜帶輕便,使用靈活,可直接配屬步兵分隊行動。但由於山嶽叢林地作戰目標分散,火力需求量大,且彈藥補給困難,多數情況下炮班自身攜帶的彈藥難以保證戰鬥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取少帶炮多帶彈的方法。例如,1979年3月,中越邊境山嶽叢林地作戰中,某步兵營就發動全營戰鬥分隊每人攜帶1發迫擊炮彈,集中使用在關鍵時刻,這一作法收到很大實效。為加快隨伴火炮在山嶽叢林地形上的火力反應速度,還可以實施簡便射擊,即迫擊炮炮手僅用炮身不用支撐架和底板而進行的射擊。例如, 1979年3月9日,步兵某團3營炮兵連在支援步兵柴山堡地區進攻戰鬥中,由於地形複雜多變,不利於迫擊炮的架設,該連連長果斷指揮全連利用簡便射擊的方式支援步兵戰鬥,摧毀敵堅固目標20餘個,配合步兵斃敵200餘名,圓滿完成了戰鬥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