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崗村

焦崗村

焦崗行政村是隸屬於中國河南省南陽市的一個村級行政單位,該村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裕。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焦崗行政村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前高廟鄉西南10公里。南鄰王莊鎮玉皇廟村,北鄰東高營行政村,西鄰王莊鎮潘莊村,東鄰郭灣村。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1.5公里,總面積為2.5平方公里。2007年村委轄袁文藝演出
莊、焦崗、楊崗、前棗林張、後棗林張、喬莊、馬莊7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435戶,1562人,其中男826人,女736人,全部為漢族。總人口中,國小以下文化程度15%,國中文化程度72%,高中文化程度12%,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1978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3萬元,農業產值5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68元。
半夏種植半夏種植
1993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820萬元,農業產值5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289元。2007年全村工農業產值3699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628萬元;農業產值107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738元。1993年創建村民自治章程,建立兩會兩組,對全村政務、財務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先後在《人民日報》、《河南日報》、河南電視台、南陽電台、新野電視台報導,並在全省作為典型進行推廣,成為“村民自治”的發源地。1993年、1994年、1995年、2003年被縣委、政府命名為先進黨支部。1997年被縣委、政府命名治安模範村。1998年被南陽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村。

建置沿革

1958年屬溧河鋪公社東高營大隊,1975年屬龍潭公社,從東高營大隊分為焦崗大隊。1984年屬前高廟鄉為焦崗村委會。袁莊,在鴨灌區四分乾渠東側。清康熙年間,袁姓由山西臨汾縣袁橋村遷此落戶,以姓定村名。焦崗村委會駐地。聚落為東西長方形,村中有十字大道,村東有國小校。焦崗,在老龍溝西岸。乾隆年半夏種植
間,焦姓由今唐河縣蒼台鄉焦灣村分遷於此。因村座落在崗嶺上,故名。個別農戶兼有冬粉制、糧食加工、榨油等。楊崗,在老龍溝西側的崗嶺上,原名於莊。清初楊姓由今溧河鋪鄉的楊崗遷入。清中期改為楊崗,聚落成正方形。前棗林張,在鴨灌區四分乾東側。明後期張氏兄弟兩人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因地處野柏崗嶺南尾,荊棘叢生棗林遍地。為謀生有利,分南北兩處定居,故稱前棗林張。後棗林張,因村在前棗林張村以北,故稱後棗林張。居民主要從事建築業,建築隊3個,黃酒作坊一個,電孵化廠一個,機械、樓房、電話、手機、有線電視戶以及大中專畢業生在全村第一。喬莊,在老龍溝西岸。清初,喬姓由王莊鎮的喬灣村遷於此,以姓取村名,有耕地344畝,30戶,137人,聚落成正方形。馬莊,在老龍溝西岸。清初,馬姓由山西洪洞移居今村東500米處,村名馬莊。後秦、魏兩姓相繼遷入,仍名。1975年洪水毀村後,西遷現址,村中有十字大路。個別村民兼有鋸木、榨油、棉加工等。焦崗村地處老龍溝西岸,四分乾東側,地勢西高東低,漢王路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四分乾貫穿南北,灌溉條件優越。耕地3011畝。黑粘土占全村耕地面積的79%,沙壤土占21%。植物資源有香棒棒、半夏、蒲公英、車前草等。[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