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灘鄉

焦灘鄉

焦灘鄉距浙江省遂昌縣縣城西南33公里,東鄰石練鎮,南連王村口鎮,西毗蔡源鄉,北接湖山鄉,鄉人民政府駐地焦灘村,海拔240米。據2003年底統計,焦灘鄉總面積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1公頃,竹林面積193.3公頃,由於焦灘鄉地形複雜多變,海拔高差懸殊,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焦灘鄉轄行政村11個,自然村38個,生產隊63個。至2004年底,焦灘鄉總人口3352人,戶數1003戶。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1949年稱蔡溪鄉,1950年10月蔡溪鄉分出部分村建立焦灘鄉。同年11月建立鄉政府。1956年兩鄉合併與王村口鄉的塘坑村併入蔡溪鄉,1961年7月稱蔡溪公社。1983年4月,從蔡溪公社分出部分行政村新建焦灘鄉公社。同年9月稱焦灘鄉。1992年“撤、擴、並”後境界穩定。所轄行政村是:沿上村、尖婁村、龍頭坑村、下蓬村、焦灘村、上蓬村、蔡口村、獨山村格路口村塘坑村、大橫崗村。

經濟發展

焦灘鄉焦灘鄉

2003年焦灘鄉新發展葉基地30公頃,改造茶園20.7公頃,焦灘鄉茶園面積達161.7公頃。茶葉產量達102噸,總產值達360萬元,產量和產值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45.7%和34%,茶葉產值已經占了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04年生豬飼料量0.48萬頭,戶均4.8頭,人均1.4頭,畜牧業產值達151萬元,人均451元。至2003年焦灘鄉有各類企業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871萬元,比2002年增長了3%。2004年財政稅收收入17萬元,完成縣下達任務124%。2004年工業總產值2024萬元,農業總產值136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133元。

2009年,全鄉水田114.9公頃,糧食總產量1052噸,茶園總面積1812畝,茶葉產量達289噸,總產值460萬元。茶葉產值已占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09年,全鄉農業總產值達2244萬元。林業面積占土地面積的78.2%,有用材林、經濟林、竹林。

改革開放以來,焦灘鄉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自1998年年以來,焦灘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生鞏固率達100%。2002年通過了市教育強鄉的驗收。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焦灘鄉收繳醫療保險金5.376萬元,農民參保率達83%以上。1995年,焦灘鄉政府安裝程控電話以來,逐漸在各村安裝程控電話,至2003年開通了前山片五個村133、139移動機站,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或行動電話,電話裝機達275部。至2003年完成尖石婁、焦灘、蔡口、上蓬四個村的村內道路硬化。完成下蓬、沿上兩個行政村機耕路的銜接工程和獨山村渡船頭的機耕路,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澆築了焦灘村至五十步自然村1.7公里的過境公路。安裝和整改了上蓬村、塘坑村、格路口村、蔡口村、焦灘村的自來水解決了270戶940人的吃水問題。實施格路口村開田項目,新增農田7畝左右。在基礎設施建設,2003年焦灘鄉全年累計投入資金130多萬元,明顯的改善了焦灘鄉的生存環境,生活環境。

特色農村

獨山村位於遂昌縣西南,距縣城48公里,北距焦灘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南至王村口8公里,村西面對天馬山。幾百年來,獨山村的古代典型建築得到了有效保護,整個村莊仍保持著古色古香的風貌,享有“明代一條街”之稱。村中始建於明代,清康熙重修的葉氏宗祠及葆守祠(小葉祠),明正流九年(1444)朱叔明置古井,隆慶元年(1967)建古井、未名古井。明嘉靖二十年(1541)葉憲建的南北寨牆及寨門、隆慶三年(1569)建的石牌坊、天馬山“棲靈岩”摩崖,清初建財神廟(小憩園)等九處古建築。縣政府於1987年10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為省級文化保護名村。

信訪制度

焦灘鄉焦灘鄉
2008年以來,焦灘鄉不斷創新信訪舉措,著力打造“親情接待、無限服務”信訪品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創新四項信訪工作制度。第一,創新執行接待員制度。即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內,確定專人負責,全權處理一切信訪事項,便於明確職責。第二,創新說理諮詢會制度。召開由鄉信訪辦或村(居)委會、責任人、信訪人等多方面人員參加的會議,現場就反映的信訪事項進行溝通。第三,創新跟進督察制度。即對民眾反映的信訪事項跟蹤督辦,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結果。對上訪反映的信訪事項責任比較清楚的、能立即答覆的現場答覆,對於不能答覆的,立即聯繫相關部門;對於正在辦理中的信訪事項,始終與承辦單位、承辦人、信訪人各方保持聯繫,便於及時掌握和傳遞信息,加強督辦。第四,創新調度會制度。即每月15日召開信訪工作例會,對信訪事項進行公開“會診”,監督承辦單位或者責任單位是否組織到位、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是深化“一卡二室三公開四上牆”制度。即提供“親情接待,無限服務”聯繫卡;設立辦公室和專門的信訪接訪室,保持接訪場所環境衛生整潔;做到信訪幹部“姓名、職務、監督電話”三公開,自覺接受監督;親情接待工作要求、無限服務標準、執行接待員制度、跟進督察制度四上牆。

在實施過程中,焦灘鄉著力體現“人性化”,著力解決民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信訪人採用電話、書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反映問題的局面正在逐漸形成。焦灘鄉的信訪部門及信訪幹部無一因工作態度、方式方法等受到信訪人的投訴,較好地扭轉了信訪部門被動辦案的局面,並有效地樹立了信訪部門、信訪工作人員的威信。截止2008年,焦灘鄉接待信訪件2件,焦灘鄉信訪量同比下降67%,已解決2件,結案率達100%。

招商引資

焦灘鄉焦灘鄉
了加快“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吸引外部資金來我縣投資農業項目,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特制定本政策。

一、招商引資的範圍與辦法

1、對外招商範圍:種養殖業項目;農副產品加工項目(不含資源消耗型項目);農產品交易市場項目;水資源開發項目等。

2、鼓勵新建農產品基地。協助開發用地、土地流轉等問題的落實;優先立項作為上級扶持項目申報;新建農產品基地500畝以上並達到每畝投資1500元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助200元;基地內機耕路主幹道給予一定補助

3、新辦常年存欄豬500頭以上、羊500隻以上、禽10000羽以上的,每個養殖場一次性補助1萬元。

4、新發展網箱養殖名特優魚類50隻網箱以上,且單個網箱面積平均10平方米以上的,每隻網箱一次性補助100元。

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扶持政策

6、優先安排建設用地,土地可以以出讓、租賃等方式供給,土地使用權按成本價出讓。

7、新辦企業自投產年度起三年內所得稅全免,上交的其他財政收入(增值稅)留縣部分50%獎勵給企業。

8、固定資產投資(不含土地投資,下同)50萬元-500萬元(含500萬元)的,按實際投資額的2%給予貼息;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1000萬元的,按實際投資額的2.5%給予貼息。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按實際投資額的3%給予貼息。單廠(公司)年固定資產投資貼息總額不超過50萬元。

9、年銷售收入首次達300萬元的,獎勵企業2萬元;達500萬元的,獎勵企業5萬元;達1000萬元的,獎勵企業8萬元。(超1000萬元以上的執行工業發展政策)

10、加工企業與農戶直接開展訂單生產,基地面積50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10元。

11、獲得“省級農業龍頭”稱號的企業,自認定之年起,上交的財政收入(增值稅、所得稅)留縣部分連續三年50%獎勵給企業。

12、企業產品獲得省級“綠色農產品”的獎勵1萬元,獲得國家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獎勵2萬元。

四、獎勵措施

13、引進、介紹、推薦縣外國內資金到我縣發展農業項目的,按其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引進、介紹、推薦國(境)外資金到我縣發展農業項目的,按其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的1.5%給予一次性獎勵
14、鼓勵外來資金投資水資源項目,原則上按縣政府有關規定實行公開招標或協定招商,實行“一企一議”制。

15、外來資金創辦的農產品交易市場項目,政府予以特別立項扶持,實行“一企一議”。

16、本政策2003年1月1日起實行,由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四川省合江縣焦灘鄉

焦灘鄉四川省合江縣焦灘鄉
1、地理位置:焦灘鄉位於合江縣西北角,北與瀘縣太伏鎮相連,西南以長江為界,分別與大橋鄉江陽區彌駝鎮隔江相望,東面毗鄰白沙鎮

2、行政區劃:焦灘鄉幅員面積30.90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109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耕地面積23682畝,其中:田18730畝,土4952畝。焦灘鄉農業人口19828人,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2畝,人均純收入1364元。

3、經濟、交通:以長江河運和公路運輸為主。攀西項目工程實施後,沿江一帶由於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現已大面積栽植桂園,套種柚子,逐步建成了沿江桂園帶,這將成為農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畜牧業則以豬、肉牛規模化養殖為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