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湯

烏頭湯

烏頭湯是一味中藥湯劑。本方主要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兒風濕性舞蹈病、坐骨神經炎、椎管狹窄、腰腿痛等屬上述證機者。

基本信息

組成

烏頭烏頭
麻黃、芍藥黃耆甘草各9克(炙)、川烏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烏頭)。

臨床運用

本方 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兒風濕性舞蹈病、坐骨神經炎、椎管狹窄、腰腿痛等屬上述證機者。有報導用本方加減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痛重者加制草烏、乾薑;腫著者加薏苡仁或防己;病久體虛者加黃芪);加白朮、威靈仙、桂枝、桑寄生等治療坐骨神經痛;加雞血藤、地龍當歸等治療小兒風濕舞蹈症;加桂枝、豹皮樟等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均取得明顯的效果。此外,有人用本方治療變應性敗血症亦有療效。有報導用本方加減治療陰縮、眩暈、體質性低血壓、腓腸肌痙攣、偏頭痛、陽虛外感、牙痛、腸梗阻均有一定的療效。

類似方劑

方一
【藥物組成】草烏頭1兩,麻黃根1兩,地骨皮1兩,朴消1兩。
【處方來源】《醫統》卷九。
【方劑主治】大麻風癩,紫、白癜風
【製備方法】上為粗末。
【用法用量】用水1桶、椒1合、蔥30根、艾葉1兩同煎數10沸,用醋1鍾和勻,坐密室中圍壅,自用手巾搭四肢,候湯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出,或坐或臥片時,汗乾方可著衣,避風5日再浴。如此3-5次,每浴後更服換骨丹。
方二
【藥物組成】罌粟殼3錢,纈草3錢,烏頭1錢半。
【處方來源】《經驗良方》。
【方劑主治】腰痛,並手足攣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方三
【藥物組成】大烏頭7分,細辛7分,川椒7分,甘草7分,秦艽7分,附子7分,官桂7分,白芍藥7分,川獨活1兩3錢半。
【處方來源】《得效》卷三。
【方劑主治】寒冷濕痹,流於經絡,攣縮不得轉側。
【製備方法】上銼散。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大棗2個,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方四
【藥物組成】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乾薑(炮)半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半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防風(去叉)1兩,當歸(切,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桂(去粗皮)1兩,獨活(去蘆頭)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赤芍藥1兩,秦艽(去苗土)1兩,生乾地黃(焙)1兩。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主治】婦人偏枯,半身不收,或(疒帬)痹不仁,或痿弱無力。
【製備方法】上銼,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1日3次。

中藥方劑之烏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