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珠

台烏珠,千打錘。

【別 名】

台烏珠,千打錘

【來 源】

為樟科山胡椒屬植物鼎湖釣樟Lindera chunii Merr.的乾燥塊根。
 

【原植物】

鼎湖釣樟又名白膠木、陳氏釣樟。為大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幼枝纖細,初被毛,後漸脫落。葉互生,紙質,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寬 1.5~4厘米,頂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急尖,幼時兩面被白色或金黃色貼伏的絹毛,後僅在葉脈和葉腋處有毛,具明顯的三出脈,側脈直達葉的頂端;葉柄長5~10毫米。2~3月開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色;傘形花序數個生於葉腋的短枝上,每傘形花序有花4~6朵;雄花序的總梗長5~7毫米,被微柔毛,花梗長2~3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花被管近平展,內外均密被長柔毛;花被6片,長圓形,頂端短尖或圓形,長1.4毫米,寬約0.5毫米,外面被柔毛;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輪,長約1.3毫米,第二輪雄蕊的基部有腺體2枚,第三輪為退化雄蕊,長約1.2毫米;雌花有多枚退化雌蕊,長約0.5毫米;雌花序無梗或有短梗,有時為具3~5個分枝的傘形花序,雌花的花被管漏斗狀,長約1毫米,花被片長約1.5毫米,子房橢圓形,花柱長1毫米,均被毛,柱頭盤狀。果為漿果狀核果,橢圓形,長8~10毫米。 生於低海拔的山坡上常綠闊葉林中。分布於我省及海南、廣西等省區。越南亦有分布。
 

【藥 材】

產地 我省主產於肇慶、高要。此外,粵西、粵中、粵北及東北部地區各縣亦產。 採收加工 立冬至次年清明期間採收。挖取塊根,除去泥土及細側根,曬乾,為"烏藥珠";鮮根橫切成薄片,曬乾,為"烏藥珠片"。 性狀 (1)烏藥珠:呈連珠狀或長圓形,長4~10厘米,寬處直徑2~3厘米。表面棕色、灰棕色至黃棕色,光滑而具細縱皺紋。質甚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至淡棕黃色,有粉性,可見放射狀紋及年輪環紋。氣辛香,味辛微苦。 (2)烏藥珠片:為類圓形薄片,淺黃白色至棕黃色,質較細嫩,有粉性,易折斷。氣辛香,味微苦辛。 質量要求 烏藥珠以連珠狀、飽滿、粉性足、氣香濃者為佳;烏藥珠片以片張完整、薄而均勻、黃白色、無黑斑,氣香濃者為佳。 包裝貯藏 用竹簍或麻袋裝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防蛀。

【炮 制】

烏藥珠:清水洗淨,浸一夜,悶潤透心,橫切薄片,曬乾;烏藥珠片:揀除雜質,篩去碎末。

【功能主治】

性味 辛,溫。 歸經 歸脾、胃、肝經。 功能與主治 行氣止痛,散瘀消腫。用於氣滯脘腹脹痛,跌打腫痛,風濕骨痛。 用法與用量 9~15克,水煎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