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貓舞

火貓舞

被稱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傳內蒙古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安代舞發源於庫倫旗,據考證約形成於明末清初。當時庫倫體制是"政教合一",寺廟林立,僧侶眾多。清朝中期,各地闖關東的移民大量湧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相糅合鑄就了庫倫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廣泛民眾性的安代舞。安代通常在節慶或閒暇時進行,一人領唱眾人應和,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安代舞有強烈的自娛性、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輕鬆愉快,簡單易學,唱詞隨編隨唱,富於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場歡跳,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只要依其音樂的節奏甩巾踏步,與領唱歌手相應和即可。

基本簡介

火貓舞安代舞
安代舞是源自科爾沁草原南端庫倫旗的一種集體舞蹈。"安代"為"欠身起來"、"抬起頭來之意"。最初是一種用來求神治病的宗教性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佑,祛病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變為娛樂性的活動。關於其起源,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一個說:很久以前,科爾沁草原上有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女。女兒突患怪病,飲食無序,喜怒無常,久治不愈,父親心急如焚,便用勒勒車拉著女兒到外地(阜新)去看病。哪知天災人禍,途中車軸斷裂,而恰在此時姑娘的病情又進一步加重,生命垂危。老人急的不知所措,只顧繞車奔走哭歌。奇怪的哭歌聲引來了周圍的許多人,人們紛紛跟在其後繞行哭歌。不知是被這不尋常的場面所感動而忘了病痛,還是病魔真的被嚇走,此時姑娘也悄然起身下車,尾隨眾人甩臂頓足,待眾人發現,她已跳得大汗淋漓,病癒如初。奇聞不脛而走,很快便傳遍了科爾沁草原。

後來,患類似病症的青年婦女皆依此法治病,並取?quot;安代"。形成初期以唱為主,故曾稱"唱安代"。後來演變為以歌伴舞,娛樂功能也隨之增加,並逐漸成為喜慶佳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內容。具體形式是:參加者不分男女老幼,自然圍圈站立,在歌手領唱(或樂曲伴奏)下,手握綢布或提衣襟下擺,邊隨聲附和邊按逆時針方向踏動起舞。動作以原地踏步擺綢、移動踢步繞綢、繞圈跑跳步揮綢、雙腿跳落甩綢為主。舞姿奔放,爽朗明快。解放以後,經過專業文藝工作者整理加工,已被搬上了舞台

溯源傳說

火貓舞安代舞
安代舞的起源有三十餘種說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認為安代最初是用來醫治婦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靈保佑、消災祛病之意。當時,在庫倫等地流行的安代有“阿達安代”、“烏日嘎安代”等12種。 有關“安代”的起源,發祥地及形成年代,由於缺乏史料可考。《蒙古秘史》在描寫鐵木真與札木哈二人以互贈拐骨、互換腰帶的形式結成“安達”的記載時說:他們在結為“安達”之後,其部下隨即“繞蓬鬆茂樹而舞”,“踏出沒肘之蹊,沒膝之塵埃”。 關於安代的起源,也有些學者從民間傳說中去探求。在遼闊的科爾沁草原,特別是被譽為“安代之鄉”的哲里木盟庫倫旗,確實流傳著大量有關“安代”的民間傳說,為研究“安代”的起源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 據說在很久以前,東北方有一個很“古老”的地方,這個地方的國王是哈日蘇大可汗。哈日蘇汗有個美麗的皇后,名叫罕格哈拉。罕格哈拉皇后又有三個公主,老大叫扎蘭都貴,老二叫烏森海洛爾,最小的老三叫額勒格西拉。這三位公主可非同一般,她們是使人聞風喪膽的白鳩!這三個鳩公主個個神通廣大,魔法無邊,經常展動她們的神翼遨遊世界。當她們在天空遨遊的時候,地面上便掠過她們的影子。一旦她們的影子照在地面上的姑娘,媳婦身上,一種可怕的病症便在姑娘、息婦身上發作了。這種病誰也叫不出名來,吃藥不見好,喇嘛治不了,病人只能在痛苦中煎熬。恐怖的陰影嚇得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大姑娘、小媳婦成天躲在屋裡不敢外出,生恐被三個鳩大慈大悲的釋迦牟尼佛祖,為了拯救人間這種苦難,他變成了巴布倫師傅,向聰明的歌手嘎達蘇和非?由"博"蘇悔傳授醫治這種病的方法:由“博”蘇海來主持治病。方法是讓病 人打著鼓和鑔坐著,由“博”蘇海和歌手嘎達蘇圍著病人唱歌。接著是古老的唱"安代"程式,所以,唱“安代”有人叫“唱鳩”,蓋來源於此。
關於安代舞的傳說還有很多,另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是這樣的:相傳很久以前,科爾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神智恍惚,舉止失常,幾經醫治不見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車拉上女兒前往它鄉求醫。行途中車軸斷裂,女兒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繞車奔走,以歌代哭。歌聲引來附近百姓,見此狀無不潸然淚下,皆隨老阿爸身後甩臂跺足,繞行哀歌。不料姑娘悄然走下牛車,尾隨眾人奮力而舞,待發現時,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癒如初。訊息不脛而走。以後,人們皆仿效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為患有類似病症的青年婦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達慕大會等民眾集會中採用,並廣為流傳,逐步發展成為自由地表現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體舞。

起源與發展

火貓舞安代舞
蒙古族的《安代舞》是文明於世界舞壇的民眾性的廣場舞蹈。如同藏族的《玄子》、達斡爾族的《漢拜》,至今已流傳千百年,可稱是蒙古族的第一舞。遼闊無垠碧波蕩漾的大草原,養育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蒙古族,浩瀚無際的大自然鑄就了這個偉大民族的英勇、寬厚、粗曠、豪放、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的性格,牧民們熱愛大草原,更熱愛生活、他們騎著駿馬馳騁在大草原上,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通過勞動生活、社會實踐創造了許多感人的草原文化。其中安代舞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歌舞精典之一,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的起源和由來呢?安代的真正起源地是內蒙古東部科爾沁大草原(原哲里木盟)的庫倫旗。據幾十代科爾沁老人的傳說和文史記載,安代是早在一千多年前流行在科爾沁草原上的一種病。是年輕女人易患的一種怪病。病症主要表現為削瘦、不思食慾、時而狂笑、時而悲泣,很難自控,猶如狂癲。 後來在科爾沁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達慕盛會都用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抒發人們的情感,人們圍成一圓場,摔開長袍,右手拿一塊彩綢布條,一人領唱、眾人相合,邊歌邊舞。歌詞由領唱者根據活動的主題和場面即興編唱。由此產生了安代舞,流傳發展至今。 關於古老的安代,有幾十種傳說,說法不一,上述傳說是其中兩例。但比較統一的說法認為安代是科爾沁“博”(大神)用歌舞方法治病的一種特有形式。經過千百年的滄桑之變,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內蒙古的幾代藝術家根據黨的新時期文藝路線和方針政策,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長時期深入安代故鄉庫倫旗,與庫倫旗的文藝工作者一道,對傳統安代舞進行挖掘、整理、修改、提練、加工。經過幾代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傳統安代舞踏上了積極、健康向前發展的軌道。它的民眾性、藝術性、娛樂性和觀賞性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火貓舞安代舞

五十年代末安代故鄉庫倫旗被授予全國民族文化先進旗榮譽稱號、新時期的安代,以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表現形式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無論是在國慶大典,還是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那達慕盛會、無論是在國際國內的文藝舞台,還是民間旅遊、節日盛會,安代舞成了抒發人們感情、歌頌黨的民族政策、歌頌幸福生活、鼓舞人心、激勵人們健康向上的最好的民眾性藝術表現形式之一。

通遼市的安代群體,曾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藝術節”,參加了第十一屆北京亞運會,曾前後三次到北京亞運村和天安門廣場進行表演,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首都人民的熱烈歡迎。1992年9月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了瀋陽“國際廣場舞”大賽。他們以濃郁的民族風格、強烈的時代氣息、高超的演技贏得了國內外專家和觀眾的好評,榮獲了金獎。同年十月,再次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參加了天津“南開杯國際友好城市藝術節暨全國廣場舞大賽”榮獲了“群星獎”一等獎。

九十年代初,通遼市民族歌舞團創作編排了歌舞劇《安代傳奇》。這一歷史性的創舉,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科爾沁蒙古族歌舞劇的內涵,成了科爾沁蒙古族歌舞劇的一個代表劇目。《安代傳奇》是根據千百年來流傳在科爾沁地區的安代傳說創作編排的。它正沿襲了傳統安代載歌載舞,融歌、舞、劇為一體的表演形式。它的問世,極大的推動了科爾沁蒙古劇向“具有不同地區特色、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多色彩、多品種”方向發展,反映了新時期科爾沁人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豐富和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的審美意識和審美需求,位居科爾沁北部的杜爾伯特也不例外,也為我們科爾沁蒙古族獨有的民族舞蹈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安代,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現代的、也是未來的。安代,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時代氣息,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魅力,將成為世界蒙古族人民的驕傲,成為蒙古族文化藝術的一道絢麗的風景線,永遠屹立於中華民族藝術之林。

獨具特點

火貓舞安代舞
依據習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場地,中間立一斷軸車輪或木桿(意為鎮妖避邪之物),參加者圍成圓圈,右手握一塊綢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擺,隨領唱(領舞者)邊歌邊舞。曲調悠揚婉轉,韻味醇厚,善於表達情感。唱詞內容豐富,活潑生動,富即興色彩。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移;前傾身甩綢立起後向前"小踢步"邁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並用力向兩旁甩綢等。
安代舞的一個特點是手的動作突出。在每年的秋收季節,人們能從傍晚跳到天亮。連續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長達四十九天。舞者數目不定,最少十幾個人,多達幾百個人。跳安代舞的場所是寬敞的平地,翻土三尺,鋪上馬糞或草,再用濕土蓋硬,所以有很好的彈性。場中央埋一空碗,上面架起座車軸,軸頂用布蓋緊。傳統安代舞中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徵。安代舞的動作,舒緩和節奏融為一體,跳到高潮時使人們的朝氣大發、產生雄偉的姿態。從而有死爾復活般的魅力。“踏步”、“跺腳”、“甩巾”及自定圍圈是安代舞通常使用的基本步伐。在安代舞的發展過程中蒙古族人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來寶、祝讚詞。舞與歌,舞蹈與說唱有機的結合為一體,逐步形成了幾十種曲目。
安代的音樂曲調風格獨特,有強烈的感染力,便於歌手根據不同情景表達不同的情感。安代的唱詞除開場和收場部分因儀式需要基本確定不變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於辭令的歌手可以盡情地用詼諧幽默的唱詞抒發情感,或讚美,或嘲諷,或嘻笑怒罵,不拘一格。
傳統的"安代"從藝術角度來看,是一種以唱為主,伴之以舞蹈動作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 當進入六十年代以後,"安代"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隨著舞蹈事業的發展繁榮,在廣泛普及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這時的"安代"按舞蹈運動規律,增加了向前沖跑,翻轉跳躍,凌空吸腿、騰空蜷曲、左右旋轉、甩綢蹲跺、雙臂輪綢等高難動作。舞蹈語彙新穎豐富,具備了穩、準、敏(速度)、潔、輕、柔、健、韻、美、情等審美特徵。被各種形式、內容的歌、舞等表演藝術普遍套用,成為比較完善的,能表現傳統,戲劇,心理結構式作品的舞踏藝術。安代舞經過眾多藝術家的努力,逐漸由民間藝術發展成舞台藝術,不斷地在城鄉落戶,成為慶典宴席,接見奉送時不可缺少的內容。

安代和蒙古族文化

火貓舞安代舞
安代形成雛型,最遲在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能歌善舞的庫倫人民在這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跳過多少場安代舞,恐怕難以用數字統計。安代為什麼與庫倫結緣,又在這裡播種又傳揚開去?因為安代能在庫倫形成、發展,與清初庫倫"喇嘛旗"的畸形建置不無關係,“喇嘛旗”在政治上對蒙古民眾起到精神鴉片的作用,但它客觀上也推動了小庫倫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且極具其獨特性。
說到小庫倫的文化,要先說說小庫倫蒙古族人口構成。清代,蒙古各部各旗蒙古族人口以世居該地的原始蒙古族為主體,雜以後來遷居者。而小庫倫這個地方建置時沒有多少土著居民,隨著建置和各大寺廟的建築,清廷逐漸從蒙古各部發遣蒙古人前來做札薩克達喇嘛的屬民,所以,庫倫的蒙古族人口素來有來自"五荒八旗"之說。雖然同是蒙古族,但由於來自不同部落、不同地域,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庫倫蒙古族文化
這樣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蒙古族文化奇葩-安代。原始的安代與郭爾羅斯蒙古文化有關,與科爾沁諸旗蒙古文化有關,與其他蒙古部落的文化也不無關係,它是蒙古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晶,只不過是在庫倫找到了適合它形成和發展的環境。當我們側耳細聽那首首安代唱曲,分明能聽出鄂爾多斯長調悠揚遼闊;聽出科爾沁草原的明快活潑;聽出克魯倫河畔的雄渾滄遠(漠北蒙古兩部內訌後,一部內遷庫倫近地,清政府設二旗,屬今六家子、哈爾稿等蘇木鎮屬地)。

舊時,在庫倫地方流行的安代睽多,有"阿達安代"(勸解婦女相思病的),"烏如嘎安代"(為勸慰因婚後不育致病的婦女而辦)、"文安代"(因重病人不參加的)、"武安代"(病人一起歌舞的)、"大安代"、"小安代","祈雨安代"等等。

“安代”和《安代舞》

火貓舞安代舞
系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是有著悠久歷史、豐富民族文化和以歌舞相伴為生的馬背民族。由於語言系屬、生活地域和民族歷史的多種原因,在蒙古族的廣大民間自古流傳著信仰萬物有靈、崇拜多神的原始薩滿教。“安代”這個詞,對於生活在遠離蒙古草原地區的人們來說,大多是通過呈現於藝術殿堂舞台上的蒙古族《安代舞》表演而得知的。但要想對《安代舞》有更多的了解,只論舞台上的舞蹈那就過於單薄了,還是應從它的來龍去脈和在民間長期被人們所熱衷、得以流傳上得以了解。在過去古老的歲月中,草原人民為求得生活的安定畜牧的豐產與疾病的痊癒,都是通過薩滿教的神職人員巫師“薩滿”舉行溝通天地、人神的原始宗教儀式,來獲得萬物諸神的保佑。

蒙古族的原始薩滿教,由於歷史的更迭、其他宗教文化的融入和民間百姓為獲取不同目的、需求,而出現了相應不同程式的儀式,因此也相應地出現了對巫師“薩滿”的不同稱謂。其中,“安代”便是在薩滿教神職人員中,偏重於為年輕女子因包辦婚姻和其它有關婚姻問題不愉快而憂鬱成疾,導致“精神疾病”者進行醫治、祛病消災的特有稱謂。據說,東蒙草原上有名的“安代”季米葉老大爺,就曾治癒過數不清害相思病和憂鬱症的年輕媳婦。那么“安代”與《安代舞》,《安代舞》與患“精神疾病”者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呢?這幾者之間不但有著十分緊密與微妙的關係外,還有有關“安代”稱謂來源,極富浪漫色彩的傳說。

火貓舞安代舞

“安代”是一種妖孽的名稱,哪裡的年輕媳婦患上了精神疾病,必是“安代”附身的傳說。因此,哪裡有人患上精神疾症,家人就會請來能通人神、天地的博學巫師“薩滿”來進行治療。久而久之這些專門能驅除“安代”妖孽,治癒精神病症的薩滿,被人們賦予了一個新的特殊稱謂“安代”。有意思的是,這些“安代”在長時間為患者進行思想疏導和勸慰之後,當病人走出蒙古包與家人和親屬見面時,“安代”就要組織患者的家人、親友和鄰居一起陪她共同唱歌舞蹈,使病人在愉快的情緒下活動身體、吐故納新,徹底擺脫病魔的纏繞。後來人們把治療精神疾病程式最後一環的集體舞蹈,稱作《安代舞》。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文藝工作者把蒙古族這種載歌載舞的《安代舞》經加工、提煉,作為表演舞蹈引入了藝術殿堂,才使更廣泛的舞蹈愛好者,欣賞到如此歡樂和優美的蒙古族《安代舞》。

草原上的《安代舞》一般要在老“安代”的帶領指揮下,人們圍成圓圈,在經常變換舞圈運轉方向、速度由慢至快地邊唱邊舞。參加舞蹈的人們一邊揮舞彩巾一邊踏足為拍,整個舞蹈雖然動作簡單但卻不失優美、豪放和抒情。作為伴舞的歌曲其中不時夾入好似呼號的蒙語,更增添了《安代舞》的民族特色。在人們的歌聲、笑聲中,舞蹈節奏由慢漸快地進入最後的狂熱階段:老“安代”和為舞蹈添加樂趣的助舞者一會兒雙腳高跳,一會兒蹲下走矮子步,引導著眾人不停地在頭上搖動彩巾,好似一群紛飛的彩蝶來到了草原。這種發自眾人肺腑,期盼病人康復良苦用心下的歌舞,無人不因此而受到感動。也許老“安代”所以能用歌舞獲得治療成功、驅走妖孽的秘訣也正在於此。

傳承意義

火貓舞安代舞
近四百年來,安代舞以其濃郁的“民間本色”和“癲狂之舞”的特徵而備受蒙古族人民喜愛,漸成內蒙古地區蒙古族宗教儀禮和"那達慕"盛會上最受歡迎的狂歡之舞。據庫倫史料記載,單場安代最長持續時間竟達四十多天,其規模之大,參與人數之多,堪稱中國民間舞之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庫倫旗全面開展了安代舞的發掘、整理工作。1958年,安代民間老藝人額爾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轟動。如今,安代舞已成為蒙古民族最為耀眼的文化標識。1996年,內蒙古庫倫旗被命名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隨著時間的推移,安代逐漸變為自娛性民間舞蹈,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由民間進入劇場,成為喜聞樂見的蒙古民族藝術形式。安代舞逐漸發展為以舞蹈為主,舞蹈動作也由三四個發展到二十多個。 近年來,由於文化形態的變遷,安代舞的傳承方式與生存空間日益受到限制,舞種延續受到極大威脅,急需整理和搶救。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安代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