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太空衣

火星太空衣

美國航天局(NASA)2011年正在南極測試一款最新設計的火星太空衣,以觀察其能否抵禦大風和嚴寒天氣。這款造價10萬美元的NDX1太空衣是航空工程師帕德洛·利昂(Padlo de Leon)根據多年來對火星氣候的研究專門設計,使用最新技術,能夠抵禦時速80公里的大風和極度寒冷的天氣。NDX1太空衣的頭盔部分設計了一個外置攝像頭,造型酷似兒童節目“天線寶寶”中的人物,乍一看不禁讓人想到“丁丁”和“拉拉”的可愛形象。

簡介

測試小組正穿著NDX1太空衣進行鑽探作業測試小組正穿著NDX1太空衣進行鑽探作業

2011年03月22日中新網信息,據外媒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近日正在南極測試一款最新設計的火星太空衣,以觀察其能否抵禦大風和嚴寒天氣。

NDX1太空衣

南極的大風嚴寒天氣非常適合對火星太空衣進行測試南極的大風嚴寒天氣非常適合對火星太空衣進行測試

這款造價10萬美元的NDX1太空衣是航空工程師帕德洛·利昂(PadlodeLeon)根據多年來對火星氣候的研究專門設計,使用最新技術,能夠抵禦時速80公里的大風和極度寒冷的天氣。NDX1太空衣的頭盔部分設計了一個外置攝像頭,造型酷似兒童節目“天線寶寶”中的人物,乍一看不禁讓人想到“丁丁”和“拉拉”的可愛形象。造型可愛,仍須實用。NDX1太空衣使用350多種材料製成,既減輕了重量也增強了抗損性。NASA這次前往南極對太空衣進行測試的內容包括模擬行走、鑽探操作、土壤標本採集等。

2030年後派太空人登入火星

帕德洛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前往如此極端的環境進行測試,如果測試過程中發現了設計缺陷或技術漏洞,我們就能對太空衣加以改善。火星上面有沙漠嚴寒大風極端天氣,所以我們必須去到各種地方多測試幾次。”然而,即使火星太空衣測試成功,它也至少要等20多年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因為美國計畫在2030年後派太空人登入火星。帕德洛對此仍然充滿希望,表示只要自己的設計能有一小部分被採納,他就會覺得滿足。

美宇航局機密資料

NASA登入火星模擬圖NASA登入火星模擬圖

稱太空人將於2030年登入火星

網易探索2010年3月2日信息,據MSNBC網站報導,美國宇航局(以下簡稱NASA)提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理論已有50年。近期,NASA的一份火星探測計畫表出爐,根據預期安排,NASA將在2030年左右派遣太空人登入火星,以找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跡象

NASA的地外生命探測計畫

NASA早在創建之初就開始了地外生命探索計畫。1960年,一個生物科學諮詢委員會就提出,NASA應該開展地外生命探索工程。同年,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JetPropulsionLaboratory)就已經獲準研究如果要進行火星生命探索計畫,NASA會需要何種太空梭。十九世紀七十年代,NASA的“海盜號”(Viking)實施的一系列火星探測任務就開始著手進行大量實驗,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這些實驗會揭開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這一謎底,但是科學家最終發現,這些實驗結果並不能真正說明問題。

納米生物化石

此外,NASA研究人員也曾在南極洲火星隕石墜落處發現了類似於細菌的“納米生物化石”,但這一發現是否就能證明火星存在生命,如今科學界對此仍存在爭議。十多年前,美國宇航局的大衛·麥凱伊(DavidMcKay)指出,只能等太空梭從火星採集回樣本,並且經過科學家的詳細研究之後,才能確定火星是否存在生命。麥凱伊表示:“我認為,最終的研究結果會是肯定的(火星存在生命體)。”麥凱伊是發現“納米生物化石”的研究人員之一。實際上,NASA最初的地外生命探索計畫曾預期要對火星展開100多次的探測,但最終落實的探測任務數量卻不多。基於費用及其他因素的考慮,NASA打算從火星帶回樣本的計畫也一再受阻。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研究火星樣本,而2月份NASA也表示將要重啟火星探測計畫,或許這次NASA將成功帶回火星生命樣本。

未來火星探測任務的時間安排

以下是火星探測計畫分析小組提出的未來火星探測任務的時間安排:2018年,美國和歐洲將會聯合發射一個名為MAX-C的火星樣本採集探測器,並且這個探測器會有可能同歐洲的ExoMars探測器共同執行任務。屆時,MAX-C會在火星表面行駛,採集岩石和土壤樣本,並且放入其儲藏艙內。2022年左右,另一個探測器會被傳送至火星,同MAX-C一同執行任務。這個探測器還帶有火箭推進式返回艙,最終這些探測器採集的樣本會被放入返回艙以便回收。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或者後期,NASA會發射一顆人造衛星。屆時,已裝載完樣本的返回艙會從火星表面發射升空,並且與人造衛星進行對接。這顆人造衛星將攜帶返回艙返回地球。據悉,這種樣本採集方式同星團灰塵彗星樣本採集方式十分類似。儘管這些計畫聽起來似乎很遙遠,但是NASA的行星保護官員卡西·康利(CassieConley)表示,火星樣本探測器可能會在十年內發射,這樣探測器才能採集到足夠的樣本。如果是這樣的話,NASA的科學家就必須在近幾年安排好此次火星探測計畫的一些關鍵步驟。

派遣太空人登上火星

實際上,火星探測計畫也是同NASA的長期發展目標相符的。2月份,NASA曾宣布取消重返月球計畫,但是2月24日在一次參議院聽證會上,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Bolden)表示,宇航局正計畫派遣太空人登上火星。他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首次人類登入火星的具體時間。”但他在近期接受《休斯頓編年史》雜誌編輯採訪時稱,按照他個人的觀點,NASA會在2030年左右實現太空人登入火星計畫。卡西·康利則認為,博爾登的這番言論會促進火星探險任務的迅速展開。他表示:“之所以要採集樣本,就是為了研究火星環境,好為之後的太空人登入做準備。”然而,如果按照博爾登的觀點,目前NASA就必須在接下來的20年裡解決火星登入所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康利稱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確保太空人的安全。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ResearchCouncil)一份名為《火星安全事項》的報告列舉了太空人登入火星可能會面臨的一系列潛在威脅,其中包括外星微生物和有毒六價鉻等因素。康利稱,只有在分析完火星樣本之後,才能對這些潛在威脅進行詳細評估。

如何確保樣本安全

另一個問題是當樣本從火星採集回來之後,應該如何保證其安全性。美國東卡羅萊納州大學的沿海科學和策略協會主管約翰·拉梅爾(JohnRummel)稱:“當火星樣本被帶回地球之後,我們必須確保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檢測和保護,以避免人類遭受火星微生物的侵襲和感染。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完全信任天體生物學家。”在上周於聖地亞哥召開的美國年度科學進步協會上,拉梅爾、康利和其他天體生物學家共同探討了過去、當前和未來的外太空生物狀況。拉梅爾稱,如果太空人或者機器人從火星帶回樣本返回地球的時候,研究人員一定會比40年前阿波羅號返回地球時還要緊張,因為他們需要對採集的樣本進行更全面的檢測。他還指出,“如果當時月球上存在某種生物,那么40年前的阿波羅號任務很可能會使這種生物在地球上繁衍下來。但幸運的是,月球表面並不存在生命。”因此,科學家一致認為,在對待火星樣本時要格外小心。NASA計畫將來自火星的樣本定為最高等級生物危害,相當於生物研究實驗安全性4級。如果火星樣本最終能夠證實火星確實存在生命跡象,人類對於宇宙的理解和認識將發生根本轉變。當然,火星樣本也可能會最終證實火星不存在生命。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科學家們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很難確定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自上個世紀60年代NASA外太空生物學家提出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這一命題之後,人類迄今仍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激烈的爭論,答案可能還需多年以後才能得知。NASA下一個火星探測器將於2011年發射,雖然它不能為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提供答案,但是該探測器將加快人類對火星勘測的進程。拉梅爾稱:“實際上,對外太空生物進行探測的時代才剛剛開始,目前人類在這個過程中只經歷了50年。”

Aouda X太空衣

新一代太空衣Aouda X新一代太空衣Aouda X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11年4月,歐洲空間局的科學家們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一片乾燥礦區,對其研製的新一代太空衣模擬器AoudaX以及自動漫遊車Eurobot進行了測試。AoudaX太空衣的設計中採用了先進的生命支持系統和計算機技術,這種獨特的設計將確保太空人能抵擋火星表面惡劣的環境。測試小組來自奧地利航天論壇(AustrianSpaceForum),此次測試的設備已經經歷了三年時間的設計開發,研製經費部分來自“歐洲行星”網路(Europlanetnetwork)的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