瀍河區

瀍河區

瀍(chán,音讒)河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是洛陽東大門,是洛陽市最小的一個區。

基本信息

建置區劃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瀍河回族區位於洛陽市東部,是於1957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的全國5個少數民族
瀍河區瀍河區
城區之一,素有洛陽“東大門”之稱,東與洛龍區接壤,西與老城毗鄰,北依邙山,南瀕洛河。轄區總面積34.8平方公里,有7個街道辦事處,1個回族鄉,29個社區居委會和11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7.0萬。

民族宗教

瀍河回族區屬少數民族雜居地區,全區居住有滿、土、朝鮮、布依、土家、錫伯、納西、傈傈、維吾爾、俄羅斯等22個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萬,占總人口的16.7%。轄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活動場所16處,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處,天主教堂1座,信教民眾3萬餘人。

交通狀況

轄區交通極為便利。隴海鐵路、焦枝鐵路在這裡形成十字交叉。310國道、207國道、開(河南開封)洛高速和洛界(安徽界首)高速等高
瀍河區瀍河區
級公路在此縱橫交匯;九都路、中州路橫穿城區,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轄區內洛陽北站,是全國較大,現代化水平較高的鐵路編組站;洛陽東站是隴海、焦枝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改擴建後,相當數量的客車在此始發,輸送能力大大加強,成為洛陽東部地區較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醫療教育

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發達,功能齊全,服務設施配套。全區共有各類醫院11所,病房床位2000餘張,其中洛陽正骨醫院是全國最大的骨科治療中心,名揚中外;市第一人民醫院設備先進、醫術高超,十五局醫院、洛陽鐵路分局醫院、機車工廠醫院綜合實力雄厚,社會信譽較高;有各類中等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22所,中國小38所,其中回民國小5所,回民中學1所。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洛陽正骨研究院
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本區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高中、中專教育普及率達93%以上。

旅遊資源

瀍河區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至此,瀍河先後為漢、曹、魏、晉、隋等京畿重地;道家至尊老子曾在此
瀍河區瀍河區
建有宅院,文聖孔子曾至此問禮於老子,在東關大街現留有“孔子入周問禮至此”碑一座。民俗博物館(潞澤會館)以其完美的古建築群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名聞遐爾。位於瀍河西岸的呂祖廟建於清康熙年間,是目前市內保存較好的唯一道觀。還有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出生地夾馬營,三國時曹操發兵的點將台九龍台,以及瀍壑朱櫻、銅駝暮雨、勒馬聽風、三賢祠賈誼詞、洛神廟、藥王廟、泰山廟、古唐寺、迎恩寺、三井洞、雲溪觀等歷史名勝遺蹟。

社會發展

近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區委,區政府圍繞“工業強區,商貿強區”的“雙
強”發展戰略,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強化改革,使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成績顯著,2005年國務院授予我區“民族團結進步規範單位”稱號。一個面貌全新,生機勃然的新瀍河已成為古都洛陽的一顆明珠。

發展展望

瀍河,面向世界敞開,17萬瀍河人民真誠歡迎海內外一切有識之士來瀍河投資發展,觀光考察,瀍河人民將一流的服務,有力的保障,與中外朋友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