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省[波蘭]

濱海省[波蘭]

波美拉尼亞省 (波蘭語:województwo pomorskie) 是波蘭北部的一個省 (Voivodship) ,包括歷史地域東波美拉尼亞,首府是格但斯克 (Gdańsk)。濱海省東北部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地區接壤,整個濱海地區與瑞典隔波羅的海相望。濱海省占地面積為1.8萬餘平方公里,約占全波蘭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六。濱海省省會為格但斯克市,在格但斯克市有約45.5萬居民居住。濱海省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之高也是濱海省最大的亮點之一。濱海地區城市多為濱海城市,擁有著廣闊的沙灘、森林和湖泊,濃郁的文化底蘊,眾多的名勝古蹟,特別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古堡——馬爾堡,這一切都將濱海省打造成一處真正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濱海省[波蘭]濱海省[波蘭]

波蘭16省(波蘭以省作為行政劃分單位)之一的濱海省座落於波蘭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濱海省東北部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地區接壤,整個濱海地區與瑞典隔波羅的海相望。

全省面積182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5.9%。2008年,濱海省人口約為220萬,占全國人口的6%。濱海省首府為革但斯克(Gdansk)。革但斯克、格丁尼亞、索伯特市被稱為濱海省“三聯城”。

濱海省占地面積為1.8萬餘平方公里,約占全波蘭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六,有220萬餘居民在此居住,大部分居住在城市中。在濱海地區居住著卡舒比人——這是波蘭最大的擁有自己語言的部落民族之一。在濱海省的居民中約有50多萬卡舒比人。

濱海省是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港口貿易和旅遊是城市經濟的支柱。革但斯克、格丁尼亞均為重要港口,是波蘭三大港之一,具有十分方便的運輸條件。
石油加工在濱海省占首要位置,其次是造船業。革但斯克造船公司、格丁尼亞船廠是波蘭最現代化的造船企業。造船、修船產值占全省工業產值的20%左右。
過去十年,濱海省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從每萬人擁有的註冊商業公司數據來看,濱海省位居全國第二。革但斯克市是中歐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倫別霍沃機場是波蘭第二大航空港,年吞吐量約為50萬人次。
濱海省有高等院校7所,主要集中在革但斯克市,為革但斯克大學、革但斯克工學院、革但斯克醫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和格丁尼亞高等海洋學校。
濱海省擁有12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革但斯克古城獨特的建築藝術和文化資源及濱海省其他眾多名勝古蹟,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往光顧。濱海省的森林覆蓋率是波蘭最高的,達到36.15%。
1999年1月1日,波蘭實行行政改革,將原有的49個省合併為19個省(Region),省具有高度自治權。原革但斯克省更名為濱海省。

友好城市

1983年11月,波蘭駐華大使沃伊塔西克向上海市長汪道涵提議上海與革但斯克省結為友好城市。1985年7月4日,以葉公琦副市長為團長、上海市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黃菊為顧問的上海市友好代表團訪問革但斯克,葉公琦和革但斯克省省長米·茨岡共同簽署了協定書,雙方友好城市關係正式確立。
1999年,革但斯克省改名為濱海省,上海與濱海省延續友好城市關係。

交流情況

兩省市自1985年結好以來,在經貿、文化、教育、港口等領域開展了友好交流與合作。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與波蘭合資設立中波輪船有限公司,而中波輪船有限公司就分別註冊於濱海省和上海市。革但斯克港與上海港於2009年3月簽署友好港協定。

上海日活動

2005年10月,上海市副市長唐登傑率團訪問濱海省,參加兩地締結友城20周年慶祝活動,包括:企業家經貿論壇、上海風情圖片展、上海之窗贈書活動、中醫示範表演、上海·濱海省音樂之夜-上海少年鋼琴表演等活動。

歷史

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波蘭的命運。歐洲中世紀,這裡戰爭不斷;18世紀末,強國外擴爭地,波蘭三次被瓜分,甚至一度從歐洲版圖上消失;第一次世界大戰,波蘭趁機恢復建國,但在相關和約中失去部分國土;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更是成了納粹德國的首要目標。
戰火數百年。濱海省,尤其是格但斯克,總被牽涉其中,屢為戰端焦點。
格但斯克位於維斯瓦河的入海口,是波蘭最理想的出海口,同時也是聯結東普魯士地區和德國大部分領土的咽喉要地。二戰前的600多年中,德意志、波蘭兩國反覆爭奪這座城市。失去城市的一方引為奇恥大辱,在戰後積極備戰,於是又引發下一次戰爭。在這段歷史中,格但斯克7次易主,兩度成為自由市。
獨特的歷史造就了如今的濱海,多民族共居,多元化共存。
然而,當我們走過長街,在遍布四周的古堡、森林、海灘、沙丘等等地方,感受到的不是多元的衝突,而是多元的包容。聖瑪利亞琥珀街上,有很多德國裔商人,他們用波蘭語親切地和客戶交談;當地本土的卡舒比人也身著民族服裝,為遊客表演唱歌,教他們學卡舒比樂譜……同生共存,同樂共歡,今天的波蘭濱海,用包容告訴世界。
和平發展中的自信
二戰以後,波蘭終於走上了一條獨立的復興之路,人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2004年以後,波蘭通過歐盟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波蘭北部的重要港口,濱海省也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新經濟發展之路。

省會城市

濱海省省格但斯克市濱海省省格但斯克市

濱海省省會為格但斯克市,在格但斯克市有約45.5萬居民居住,再加上格丁尼亞市和索波特市的居民總共有一百萬左右的居民,三個城市共同組成了濱海省城市群——三聯城。

擁有一千年多年歷史的格但斯克市是波蘭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格但斯克市因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以及1980年由萊赫·華勒沙領導的團結工會的罷工運動兩項重大歷史事件而聞名於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並且後來萊赫·華勒沙也因次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濱海省曾誕生過一些世界聞名的格但斯克人,如第一個發明溫度計以及創造出至今仍被美國所使用的溫度使用範圍的物理學家 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著名哲學家叔本華以及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Günter Grass。

格但斯克最引人注目的最珍貴的也是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最聞名遐邇的產品就是被譽為波羅的海黃金的首飾製品——琥珀。

交通建設

濱海省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出色的公路、鐵路飛機航線、水路等交通建設使其成為最重要的國際商業交通中轉站,與世界緊密相連。格但斯克市與格丁尼亞市作為波蘭最重要的四個中的兩個每天都擔任著接待南來北往的大型遠洋貨輪以及各個類型的船隻裝載的重要任務。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亞這兩座港口不僅僅是作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存在,更重要的是成為了(特別是格但斯克港口)各類產品生產、加工服務以及物流運輸的重要發展地區。並且,濱海省的交通仍在飛速發展前進。將波蘭首都華沙與三聯城相連線的現代化城際鐵路是最重要的一條交通線路,它將原本冗長的行程縮短了將近一半,大大提高了效率也方便了廣大旅客。現在正在建設中的A1高速公路將成為格但斯克市與其他波蘭南部城市以及甚至延伸到南歐的橋樑。

經濟發展

濱海省[波蘭]濱海省[波蘭]

濱海省發展迅速潛力無限的經濟就不得不提到這裡的船舶製造工業、煉油工業、食品業、機器製造業、家具製造業、交通港口業以及旅遊業等方面。除此之外,濱海省的服務業以及如信息技術業、電信業以及生物技術業等高新技術產業也是飛速發展。數年來,英特爾公司格但斯克分部發展的有聲有色,如今已躋身世界前列。正是如此,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濱海地區最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建立及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
根據統計數據以及各種表格數據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濱海省都說得上是波蘭最有潛力,最具活力,最有經濟發展前途的地區。PKB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居波蘭第五第六位,濱海省登記在冊的1000人以上規模的公司數量也是位居波蘭前三甲的位置。全國12.4%的售出的出口產品都是來自濱海省的公司企業,位居波蘭第四位。

據統計,在濱海省的外商直接投資生產總值已達到30億美元,位居波蘭第六位。外商多是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荷蘭以及北歐四國的生產商以及公司企業,最有實力的投資領域有:造紙業電信業、食品製造及加工業,家具製造業,交通工具,化妝品業以及包裝業。外商投資已經形成了大型商超連鎖網並且在銀行服務業、房地產租賃以及保險業都有所涉及。在三聯城有許多家大型外資部門、全球著名的公司企業以及資深保險公司。

教育情況

濱海省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之高也是濱海省最大的亮點之一。濱海省受過高等教育的居民人數始終位於波蘭各省排名的前五位,在濱海省有30餘所高等院校。

旅遊勝地

濱海省[波蘭]濱海省[波蘭]

濱海地區城市多為濱海城市,擁有著廣闊的沙灘、森林和湖泊,濃郁的文化底蘊,眾多的名勝古蹟,特別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古堡——馬爾堡,這一切都將濱海省打造成一處真正的旅遊勝地。並且,2012年在格但斯克市還將舉行歐洲杯足球比賽,這將更為濱海省增光添彩。

中波兩國投資狀況

中波相互投資

按照波蘭大使館(中華,北京)所作的預算,波蘭在中國投資的總額達到1.4億歐元左右.主要投資目標為生產業和化學工業。

中國企業在波蘭投資的總額達到1.2億歐元左右,主要投資為房地產業,生產行業(電子)與服務行業. 中國最近幾年最大的投資項目是在波蘭建立 “聯想”名牌電腦生產線.第二個比較重要中方投資項目是在吉拉德福建立顯示屏生產線.。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沙林建好並已開業的Athletic Group腳踏車生產線. 同地點還有中國Digital View 公司營業。
中波貨物互換交易結構

按照波蘭國民經濟部門發布的信息,波蘭最大出口率的產品分為: 鋼鐵 (41%), 機電機械(22%), 化學產品(11%). 這三類占波蘭總出口量的74%. 2008年最重要出口產品為銅製品. 波蘭進口主要產品比例為:機械 (53%),輕工業(10%),冶金工業(8%)。

值得提到的是在2008年一月到十月之間電子和通信產品波蘭進口量有大大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