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河風景區

濠河風景區

南通市濠河風景區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通的中心,是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護城河之一,史載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築城即有河”,全長10公里,水面1040畝,最寬處215米,最窄處僅10米。整個濠河曲曲折折,迂迴激盪,呈倒置的葫蘆形狀環抱老城區,形成了“水抱城、城擁水,城水一體”的獨特風格,素有“江城翡翠項鍊”之稱。 濠河風景名勝區是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身的環城敞開式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93年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被江蘇省政府列為江蘇省第一批歷名文化保護區,1998年被命名為省級文明風景區,2002年榮獲江蘇省人居環境獎,2005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2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015年10月,國家旅遊局暗訪檢查,江蘇省南通市濠河景區主要是安全隱患突出,遊船及多處登船處沒有安全提示;環境衛生差,衛生死角較多;廁所設施設備損壞嚴重等問題。對景區給予嚴重警告,並公開通報,給予6個月時間整改。

基本信息

榮譽

濠河風景區濠河風景區
1993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頒布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1998年名列江蘇省首批文明風景名勝區之一。濠河風景區以其健康、優美、舒適、和諧的生態環境榮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江蘇省人居環境獎
南通博物苑,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風光旖旎的東南濠河之濱。人們稱譽說:南通環城的濠河,有如一條翡翠項鍊;博物苑,就是這項鍊上的一塊珍貴的寶石。

歷史價值

濠河風景區濠河風景區
濠河,原是南通的護城河,史載“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她擔負著防禦、排澇運輸和飲用的重任,被稱為“人身脈絡”。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光孝塔於濠河北首,民間有“先有光孝塔,後有通州城”之說。

南通紡織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紡織專業博物館,自1985年10月開館以來,接待了數十萬中外賓客,被譽為集歷史、科技、園林為一體的紡織大觀園

三元橋、文峰塔一帶是東南濠河風景片又一處景點集中地。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優美,文峰塔平地兀立,為南通三塔之冠。

南通博物苑,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地理位置

濠河風景區濠河風景區
濠河風景區所處之南通市屬於中緯度地帶北亞熱帶溫濕地區暖溫帶季風氣候。境內一馬平川,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5度左右。在中國的版圖上,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洲頭。東瀕黃海,西南臨長江,故稱江海門戶,“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上海及蘇南其它地區相依,北接廣袤的蘇中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川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

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其中可建萬噸級深水泊位的岸線30多公里;擁有海岸線210公里,其中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帶面積1.3萬平方公里,沿海灘涂21萬公頃,是我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油天然氣、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總面積700萬畝,土壤肥沃,適種範圍廣,盛產水稻蠶繭棉花油料等作物。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是文蛤紫菜河鰻沙蠶對蝦出口創匯基地。呂四漁場是中國四大漁場、世界九大漁場之一。所以南通是富庶的魚米之鄉,同時物產豐富,人文薈萃,記憶中從沒有大的災難(旱災、澇災、颱風、地震等),史稱“崇川福地”。

景點介紹

濠河

濠河風景區濠河風景區-文峰塔
濠河,原是南通的護城河,史載“城成即有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她擔負著防禦、排澇、運輸和飲用的重任,被稱為“人身脈絡”。而寬窄有序的水面,清澈的水流,迂迴蕩漾,鷗飛魚翔的自然美景,又被譽為城市的“翡翠項鍊”。

濠河,曲水迴環,繞城而流,水面70萬平方米,景觀豐富,林木蔥鬱。南通市民一向有愛河的傳統,歷代多加修葺,亭台橋榭掩映其間,畫舫遊艇蕩漾水中,更增添了濠河迷人的風情。遠近聞名的花園式城市南通城之美,得益於濠河。

南通博物苑
中國人自己辦的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濠河東南之濱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張謇創辦。是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南通博物苑,有中館、南館、北館三座主要建築,用以陳列自然歷史美術教育四部標本及文物,是中國古代苑圃館與近代博物館的有機結合。 

五十年代以來,經陸續增建盆景展覽室、臨河茶樓、河心亭、濠上曲橋及兒童遊樂設施等,如今的南通博物苑,既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又是頗具特色的文化公園。館內陳列的文物中,以海安縣青墩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時代遺物,最為世人矚目。其中的青墩“麋鹿角”,或可據此探尋“八卦”起源。

博物苑南館、中館均陳列歷史文物,樓下掛有張先生巨幅照片。南館陳列的歷史文物,以地方性為主,亦有建苑初期文物之倖存者。南館外面,陳列大型文物。重建的古象亭中,有明代銅鑄天后(即媽祖)和玉皇像,還有明墓出土的整石雕成的石槨。建苑初期的石人(翁仲)石馬,雖遭破壞,但仍存有。西館陳列自然標本。最令人注目的是長達十米的鬚鯨骨架。只是現在陳列的這一具,是七十年代在東台縣瓊港海濱所採集製作,而當年呂四出土的原鯨骨架真品,已於日軍占領期遭毀。

濠河風景區濠河風景區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市區城北古運鹽河畔,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塔高39米,為南通三塔之冠。據《通州新建文峰塔記》碑文記載,文峰塔是為補山水之形勝,助文風之盛興而建。

該塔為木架結構,青筒瓦,白牆紅柱,五級六角,每級有小室,每面一門二窗。內設扶梯,外有走廊飛檐上飾以龍首、走獸、仙人,下系金鐸,門洞外觀為拱券式,內觀則為壺門形式。在檐柱與廊柱之上,置欄額及普柏枋以承托斗拱。塔頂為六角攢尖頂,自第三層始立中心柱至塔頂與剎相接。剎高10.33米,金屬製成。剎座作覆缽狀,上置承露盤,剎桿穿以七重相輪,頂由仰月、圓光、室瓶等構成,並以鐵索與塔頂相連。

南通紡織博物館
南通紡織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紡織專業博物館,自1985年10月開館以來,接待了數十萬中外賓客,被譽為集歷史、科技、園林為一體的紡織大觀園。館內的基本陳列展現中國與南通紡織的悠久歷史,還有過去手工紡織染生產的演示、參與項目。花木掩映的琵琶湖,復建的農舍、路亭、城門、古街、牌坊、鐘樓是該館的主要景觀。展品除歷代紡織機具、產品、文獻外,還有19世紀末引進的系列紡織機械。到此漫遊,可增進對紡織歷史發展的認識,並得到回歸自然的美好享受。

光孝塔
光孝塔即八角之塔,位於天寧寺西北隅,其歷史最久,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說,此塔建於公元864年,為五級八面磚木塔,塔身頎長玲瓏,為濠河西北一景。千百年來,光孝塔已成了古老南通的象徵。

特產

刺繡

濠河風景區刺繡效果
1914年,著名刺繡藝術家沈壽來通舉辦女紅傳習所,為南通培養了一大批刺繡藝人。南通刺繡繼承了沈壽仿真繡的優秀傳統,以肖像刺繡聞名,具有形神兼備、膚色逼真、運針勻齊細密、繡面光亮平整等特點。南通工藝美術研究所還在古代民間點彩和納錦針法的基礎上,創製了刺繡新品新錦繡,它與現代畫稿相結合,更具裝飾性和實用性。該所為北京長城飯店製作的《長城萬里圖》彩錦大型壁掛,成為飯店重要一景。

風箏
南通是中國四大風箏產地之一,南通風箏保存了古代“弦響碧空稱風箏”的特點,以獨特的音響效果著稱,與北方的造型風箏分為南北兩派。南通風箏俗稱“板鷂”,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變形“七連星”至“十九連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豎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車運載。“板鷂”上綴滿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選用葫蘆毛竹白果龍眼桌球等製成。鷂面上並繪有神話傳說等民間繪畫,下部系兩根幾十米長的尾繩,一隻精緻的板鷂,便是珍貴的民間工藝品,當地民眾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傳。大板鷂需多人拉放飛,升空後大中小哨口分別發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諧,悅耳動人,聲及數里,婉似“空中交響樂”。

藍印花布
中國民間傳統的工藝印染品宋代稱為藥斑布,明代稱為澆花布,傳說為嘉定一歸姓者發明。南通為中國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土布與天然蘭草為農家平常之物,故前莊後坊的藍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農村集鎮。藍印花布主要用來製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帳枕套包袱布等。藍印花布圖案樸素優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于飛禽走獸、花草樹木與神話傳說,如:五福(蝙蝠)捧壽、吉慶有餘(魚)、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等。如今藍印花布面料已由原來的單面印花發展成雙面印花,由單色發展成複色,由小布發展到寬幅布,由土布發展到精棉坯布和棉麻混紡布。花色品種也日益增多,出現了藍印門帘、壁掛、檯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種工藝品,尤其是藍印花布時裝,成為都市裡一道亮麗風景線。

交通信息

市區現設有1條專門的環濠河景區旅遊專線-7路公交線。同時還有1路、5路、8路、15路、16路、17路、37路、38路、45路、51路、53路、88路等12條公交線路可直接到達景區。

中國4A景區(二)

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美麗景色多不勝數,其實的佼佼者就是這些4A景區了。就帶你一起去看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