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

濕熱

濕熱,為中醫名詞術語,為致病因素,屬於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熱)中的兩邪。亦為中醫證候名,如濕熱證,是指濕熱蘊結體內,臟腑經絡運行受阻,可見全身濕熱症狀的病理變化。濕熱,是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或同時存在體內的病理變化,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濕熱證的常見臨床表現:發熱、身熱不揚,頭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黃而短,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濕熱流注關節則謂濕熱痹證,侵犯臟腑時,可出現脾胃濕熱(濕熱蘊脾)、肝膽濕熱、膀胱濕熱、腸道濕熱等證。

基本信息

簡介

濕熱濕熱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醫還有“長夏”一說,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溫酷暑季節這段時間。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於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
溫病的一種,表面發熱、頭痛、尿黃而短、身重而痛、苔黃膩。易引發黃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
濕熱是濕邪化熱內蘊會煩熱,口苦,胸痞,黃疸,小便短赤,濕疹,要清熱 燥濕,利水,利膽,可多吃細米,白蘿蔔,馬蹄,白菜這些清熱利水的食物。

症狀

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噁心厭食,便搐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鑑別

濕熱證:口苦、口乾、口粘、煩渴、渴不欲飲、面赤唇紅、口舌生瘡、壯熱、身熱不揚、午後尤甚、惡寒、頭痛身重、厭油、不思飲食、上腹脹滿、腹痛、里急後重、角膜霧狀渾濁、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玄數、濡數。
寒濕證:腕悶納呆、噁心嘔吐、喜溫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體冷痛、少腹涼感、受涼後或天氣潮濕加劇、持續性鈍痛、發作性加劇、夜間劇痛、苔薄白、脈沉緊、玄緊、濡緩。

辨證施治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治療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則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瘡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1.脾胃濕熱證
證候:脘悶腹滿,噁心厭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治則:清熱化濕。主方:藿朴夏苓湯。方藥:藿香、厚朴、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豬苓、澤瀉、淡豆豉,或用王氏連朴飲。方藥:厚朴、薑汁川連、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梔、蘆根。
2.肝膽濕熱證
證候: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治則:清熱利濕。主方:龍膽瀉肝湯。方藥:龍膽草、柴胡、梔子、大黃、黃芩等。
3.大腸濕熱證
證候: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治則:清熱利濕、行氣導滯。主方:白頭翁湯。方藥:白頭翁、黃柏、黃連、秦皮、藿香等。
4.膀胱濕熱證
證候:尿頻尿急,尿道灼痛,尿黃赤短少,小腹脹悶,或伴有發熱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乾,舌紅苔黃膩,脈數。治則:清熱利濕。主方:八正散。方藥:金錢草、車前子、木通、淡竹葉、大黃、益母草、澤瀉、茯苓、扁蓄、石葦等。
5.濕熱痹證
證候:骨節及肢體煩疼、或關節紅腫疼痛,或寒戰身熱、面目萎黃、口乾不欲飲、苔黃膩、舌質紅、脈濡數或滑數。治則:清熱宣痹。主方:白虎加術湯。方藥:蒼朮、石膏、知母、粳米等。

預防

1.日常保健
濕熱證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飲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濕熱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飲食清淡祛濕。特別要戒除菸酒。多食祛濕的食物。多食祛濕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等。
2.食療
(1)材料乳鴿、山藥、茯苓、枸杞、桂圓、蓮子、紅棗、薏苡仁。做法:老火燉3個小時。功效:養心、健脾、補腎、益氣、祛濕。
(2)材料板藍根、豬腱、姜1片、蜜棗半粒。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3)材料土茯苓、水蛇仔、紅棗兩粒、姜1片。做法:水蛇當刂好切段,洗乾淨,飛水(用熱水稍微煮一下)待用。然後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紅棗、薑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4)材料鮮桑葉、豬腱肉、蜜棗半粒、姜2片。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5)配料鯉魚1條,鮮竹筍,西瓜皮,眉豆,生薑、紅棗各適量。特色:祛濕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睏倦、小便短少;及高血壓有濕熱脾虛證候者。竹筍是一種低脂、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防治便秘之功效,也有防癌的作用。操作: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堡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6)配料中大泥鰍,雞胸脯肉,豬小排骨,玉米須,蔥1根,生薑數片。鹽少許,麻油數滴。泥鰍味甘性平,可補中益腎,可祛濕消渴;玉米須味甘性平,可平肝清熱,可利尿祛濕。與豬小排骨、雞胸脯合燉,對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疔瘡熱毒、高血壓、黃疸肝炎等有一定療效。操作:將泥鰍剪開腹部,洗淨,用沸水氽過,撈起,瀝乾。豬小排骨斬塊,裝入砂鍋,上置泥鰍。放入姜、蔥,加入適量沸水;玉米須用紗布紮緊,也置入砂鍋內。用文火煲至五六成熟時,放入雞胸脯肉絲,繼續煲至熟爛為度。食用時除去姜、蔥、玉米須,加入鹽、麻油調味。
(7)配料黃豆(大豆),肉排骨。此湯有除濕熱、祛濕氣、腸胃燥結、解毒、治療腳氣、濕痹等功效。黃豆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等,少食長食有益,多食則令人肥胖。操作:黃豆先浸15分鐘,肉排骨洗淨後用少許鹽醃搽半小時,然後斬開放入煲中,加入黃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時,豆稔即湯成。
(8)配料白茅根、玉米須、紅棗、豬小肚。此湯可祛濕消腫。操作:將豬小肚洗淨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乾淨。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後,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淨,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9)材料淡菜(洗淨),淮山藥,肇芡實,山斑魚約(用隔渣袋包好)。製法:清水適量,煲約3小時,調味食用。功效:清肺熱,除痰火,利尿去濕。適應證:肺臟燥熱,口淡舌白,喉癢,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
(10)材料大豆芽菜,節瓜1個,沙丁魚(或大眼雞魚),生薑。製法:清水適量,煲約1小時,調味飲用。功效:清熱解濕,預防喉炎。適應證:身體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
(11)材料老黃瓜約(去核囊)陳皮,粳米,鮮鴨腎2個(先出水)。製法:清水適量,煲約3小時,調味飲用。
(12)材料節瓜約,生薏米,淡菜(洗淨),陳皮。即節瓜薏米淡菜湯,功效清暑利濕,健脾開胃。適應症:精神睏倦,小便不暢等。製法:適量清水,煲約1小時半,調味飲用。
(13)平安茶可溫和去濕、解熱、消滯、滑大便。方藥:綿茵陳,川忍冬,川加皮,夏枯草,藿香,甘草,谷芽。做法:3碗半水煎至1大碗服用,具有去濕消滯、清熱、平肝等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