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合成酶

澱粉合成酶 starch synthase ,以腺苷二磷酸葡萄糖(ADPG)為葡萄糖的供體,是對葡糖聚合體,通過糖基(glycosyl)轉移而催化α-1,4-糖苷鍵的延長作用的酶。

名詞簡介

有與澱粉粒結合的顆粒性和可溶性二種。粳型(直鏈澱粉20%,支鏈澱粉80%)的玉米和水稻的合成酶是顆粒性的,在糯型種子(支鏈澱粉100%)中,幾乎全部活性是存在於可溶性部分,在澱粉粒內認為僅有很少的活性,在菠菜的葉綠體中,存在有可溶性和顆粒性的澱粉合成酶。當這個酶發揮作用時,作為葡萄糖接受體,必須有葡萄糖聚合體存在。從植物含糖原量高的甜玉米種子得到的可溶性酶,只能以支鏈澱粉和糖原作為葡萄糖的受體。菸草葉綠體的可溶性酶,能以支鏈澱粉、糖原和加熱澱粉粒的任何一種作為受體。而馬鈴薯塊莖的可溶性酶只能以澱粉粒作為受體。具有普通澱粉組織的顆粒性澱粉酶,能以增加的麥芽低聚糖(葡萄糖2)作為受體,因此澱粉合成酶可認為能催化下列反應:
葡萄糖)n+1+ADP(n>2,顆粒性酶)
作為葡萄糖的供體,除了 ADPG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也具有此作用,但一般 UDPG的轉換率遠比 ADPG為低。認為澱粉的合成,在合成酶的反應階段上是不能調節的,而在ADPG供給階段上才受到調節。例如已知從菠菜葉綠體得到的ADPG-焦磷酸化酶,通過光合成的還原型戊糖磷酸支路中間體化合物,而受到了顯著的促進(60.15倍)。顆粒性澱粉合成酶,一般可被鉀活化。

相關條目

葉綠體 葡萄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