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萬

潘金萬

潘金萬,男,漢族,1975年7月出生,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初級中學二級教師。

基本信息

簡介

潘金萬,學習上,他是孩子們的老師;生活上,他是留守兒童的“爸媽”。他雖然罹患肝癌,卻依然堅持站在講台上。這一路走來,潘金萬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潘金萬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識文斷句,他還把語文教學緊緊地與生活、與社會聯繫起來,對社會的熱點、焦點進行挖掘,並將這些信息穿插在語文教學中,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活學活用。在留守兒童眼裡,潘金萬不僅是一位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師,更是他們生活中的“嚴父慈母”,那些家長們本該做的事全由潘老師代理。患病四年來,他一心想著的是他的學生,他一邊堅持治療,一邊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最初的人生誓言:“我要把自己的愛全部獻給學生,獻給家鄉!”曾獲全國優秀教師、重慶市首屆“感動重慶十佳教師”提名獎等榮譽。

成長

農村大量的留守兒童,讓潘金萬老師感到肩上的責任和重擔,他暗地裡發誓一定要當好一個稱職的“代理家長”,認真地教孩子們讀書、做人;細心地照顧他們生活、成長。他說:他要站在講台上,永遠和那些孩子們在一起!

1975年7月,潘金萬出生於重慶市長壽縣沙石鎮的一個貧苦農家。由於家鄉地處偏遠山區,從小他就目睹了家鄉的貧窮,也知道沒有知識就會被人瞧不起的道理。那時,作為家裡獨子的他就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走出這片貧瘠的土地。從國小到中學,品學兼優的他都深得各科老師的喜愛和賞識。1991年,潘金萬考入四川省三好中學。上學以來,潘金萬都得到了老師們的特別關心和幫助,他非常感動,心裡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也要做一名老師,把自己的愛全部獻給學生,獻給家鄉。1994年,他高中畢業,考入重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大學期間,潘金萬時刻牢記著自己曾經的誓言,發奮學習。1997年,他大學畢業後,如願回到了自己的母校——長壽縣沙石中學任教。

剛到沙石中學任教時,他就開始當班主任,同時任兩個班的語文學科教學工作。在教學上,他除了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外,他考慮最多的就是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於是,他深入每一個學生中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哪些是愛玩的學生、哪些是努力了卻又見不到成績的……然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在他的努力下,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得到了較大的提高。2000年初三畢業考試中,他所在年級的語文學科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慢慢地,他的教學成績和業務能力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同事們的絕口稱讚。隨後,潘金萬又一直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學工作,並擔任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

潘金萬從踏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中,他勇於探索教法,注重積累、注重思考。他參加了各種業務培訓學習,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逐步摸索、總結出一整套深入淺出,形象易懂的教學方法。譬如初一語文教材的第一課《在山的那邊》,這對於剛上初一的孩子來說,是很難理解這篇文章的深刻寓意的。但是潘老師卻讓孩子們很輕鬆地就懂得了這個道理。他在黑板上畫出地球表面構造圖,告訴孩子們不管海被多少山阻隔,但海總是存在著,只要有足夠的信心,就能見到海。潘老師還進一步對學生加以引導,在生活中:山和海就相當於人生的困難和希望,不管學習、生活有多困難,海總是存在著,希望也總是存在著,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把一個個困難踩在腳下,就能看到海,看到希望

嚴父慈母

沙石鎮是長壽區一個較為偏遠的鄉鎮,當地農村的經濟條件也比較差。為了生計,大批農民外出務工,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出現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老人們由於年歲較大,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對孩子的學習和管教往往顯得無能為力。這些留守兒童和普通的學生相比略顯自卑,加之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裡找到感情的慰藉。他們的出現,成了農村教育中的一大難題。

潘金萬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娃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在沙石中學任教期間,他面對的學生,大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潘老師除了要關心他們的學習之外,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身體以及思想狀況。潘金萬常說:“農村苦,農村娃更苦。為了這些農村娃,我必須要用我的努力,讓更多的農村娃用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潘金萬把他學生家長的聯繫電話全部記下來,和家長們長期保持著聯繫。從此,潘金萬就有了一個頭銜稱號:“代理家長”。

自從潘金萬成了一名“代理家長”後,那些遠在他鄉打工的學生家長,就隔三差五地給潘老師打電話進行詢問和交流。班上的留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出現問題,潘金萬就會在第一時間和他們父母電話聯繫、溝通;學生有好的轉變和小小的進步,潘金萬也會及時告知家長們,讓家長的誇獎和疼愛進一步促進孩子的學習進步、健康成長。2005年,班上一女生,在國小就有早戀現象,恰好,那個男生也分到他班上,潘教師得知這一情況後,就對兩個學生耐心做思想工作,使他們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後來潘老師又了解到這個女生的父母已離異,她對父親充滿著仇恨。在一次作文周記中,潘老師知道了她有殺死父親的想法。於是,便多次打電話給其父母,又分別做三方的工作,最終,父母為了女兒又復婚,而這個女生在中考時考上了重點高中。

在留守兒童眼裡,潘金萬不僅是一位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師,更是他們生活中的“嚴父慈母”。由於學生們長期遠離父母,那些家長們還經常把本應該屬於他們做的事情委託給潘老師去做。在生活上,他給了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愛。潘老師所帶的班是住讀班,班上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有的家庭經濟比較拮据、有的缺少關愛、有的不懂得照顧自己,常常在晚上10點鐘熄燈號響後,不能按時睡覺。為了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第二天集中上課,潘金萬都要丟下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去學生宿舍外巡查1個小時。

然而,被稱之為“代理家長”、“嚴父慈母”的潘金萬,對自己的雙胞胎女兒來說,卻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這是他覺得愧對女兒的一件事。但在學生和女兒之間,潘金萬選擇的仍是學生。潘金萬的妻子沒有工作,加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也需要開支,家裡的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肩上,經濟捉襟見肘。即使這樣,在面對困難學生時,潘金萬也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2007年,潘老師得知班上一名學生的父親早年因為意外事故身亡,她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弟弟,三個孩子全靠母親一人在重慶一家商場做保潔員來撫養,家庭經濟極為窘迫。潘金萬把她的困難向學校和當地政府反映,先由自己解囊,並聯合各科任老師對其給予幫助。三年來,他不僅為這個孩子免除生活費,還免費為她提供學習資料,鼓勵她走出自卑的陰影,用知識來改變命運。後來,這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

感動社會

送走了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後,2007年9月開學,潘金萬又在沙石中學接了一屆國中新生,但教語文課就只有2名老師。在語文教師緊缺的情況下,從事語文教學已經10年的潘金萬,便主動跨年級承擔了3個班的語文課教學工作,而且還擔任一個住讀班班主任。

由於過度勞累,2007年9月底,潘金萬不幸查出患了肝癌。醫生說,他的生命也就剩下5個月的時間。5個月,這無疑是對他宣判了死刑。即使這樣,潘老師在病床上,無時不牽掛著他的學生和留守兒童。想起這些,潘金萬就會一陣心痛,他放心不他們,於是,潘金萬發誓:不管時間多短,我一定要樂觀、一定要和時間賽跑、一定要堅強站起來,給孩子們做出表率。

從此,潘金萬像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特別愛笑和寬容。5個月過去了,病魔沒有把這位鄉村教師擊垮,也沒有把這位留守兒童的“嚴父慈母”嚇倒,潘老師奇蹟般地又回到已合併了的石堰中學的講台上。他無所畏懼、勇於同病魔抗爭的精神鼓舞著全校的廣大師生員工。

班裡有名留守兒童特別調皮,重返工作崗位的潘金萬就主動和他結對子,做他的德育導師,經常找他談心,了解其思想狀況,逐步贏得了這個孩子的信任和喜愛。隨後,這位學生成了班上進步最大的同學,還被評為“誠信之星”。

榮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患病四年來,潘金萬一心想著的是他的學生。他一邊堅持治療,一邊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最初的人生誓言:“我要把自己的愛全部獻給學生,獻給家鄉!”

2009年1月21日,潘金萬站在了“2008感動長壽十大人物”的頒獎典禮現場,台上台下掌聲如潮、淚眼婆娑。組委會給予潘金萬高度評價:“你用拳拳愛心撫育求知的心靈,你用片片真情溫暖稚嫩的靈魂。可怕的疾病摧殘著你的身體,卻打不垮你堅強的意志。不停的腳步來自責任,奉獻的情懷源於心底。你用無悔的青春書寫春華秋實,你用崇高的師德彰顯壯麗生命!”

2009年潘金萬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10年榮獲重慶市首屆“感動重慶十佳教師”提名獎;2010年11月被評為重慶市2007至2010年度農村留守兒童優秀代理家長。他的感人事跡被曾多次被《重慶時報》、《重慶晚報》和重慶電視台等媒體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