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寧城際軌道交通

滬寧城際軌道交通

滬寧城際軌道交通是在上海與南京之間建設聯繫區域內部交通的高速鐵路規劃。這條新建鐵路全長約300公里,線路走向基本與原京滬鐵路滬寧線平行,列車設計時速350公里,運行大站直達(350公里/小時,54分鐘)和站站停(250公里/小時,96分鐘)兩種列車。預計2007年開工,2010年投入運營。工程總額約為346.4億元。

概況

滬寧城際軌道交通是在上海南京之間建設聯繫區域內部交通的高速鐵路規劃。

背景

這條新建鐵路全長約300公里,線路走向基本與原京滬鐵路滬寧線平行,列車設計時速350公里,運行大站直達(350公里/小時,54分鐘)和站站停(250公里/小時,96分鐘)兩種列車。預計2007年開工,2010年投入運營。工程總額約為346.4億元。
滬寧城際鐵路全長300.3公里,設31個車站。總投資概算427億元,由鐵道部、江蘇省、上海市按42.5%、42.5%、15%比例出資建設。2月24日滬寧城際鐵路初步設計通過了鐵道部組織的專家審查,計畫08年七月開工建設,2010年2月交驗,2010年7月正式通車。
常州段全長約43.5公里,設奔牛、新閘、常州、戚墅堰、橫林等5個車站,先期只有常州站和戚墅堰站建設運營,其它為預留站。常州站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其餘4個站建築面積各1000平方米。建成後的滬寧城際鐵路常州站將集鐵路火車站、城鐵常州站、長途汽車站、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公交站場、社會停車場、計程車停靠站等多種交通功能於一身,成為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車站

共設30個車站,自西向東分別為:南京、仙西、棲霞、龍潭、下蜀、高資、鎮江、三山、丹陽、陵口、呂城、奔牛、新閘、常州、戚墅堰、橫林、洛社、無錫、無錫新區、望亭、滸墅關、蘇州、蘇州工業園、唯亭、崑山南、陸家浜、安亭、南翔、上海西、上海。

建設方案

·客站總述:
既有常州站設有到發線6條(含正線2條),上海端南側設有短途旅客列車到發線1條,走行線1條,基本站台1座,中間站台2座,進出站台地道各1座,穿越車站的地下聯繫通道1座,北側設有機務(貨機)折返段一處,另有8條專用線在車站接軌。
城際車場設於既有常州站對側,為了繞避新建盛世名門住宅小區,減少對武進醫院的干擾,兩車場主軸呈1°42’41”交角,為了減少對穿越鐵路的晉陵北路、北塘河路、永寧路、竹林南路的影響,兩車場設計為不等高,城際車場比普速車場高約2.2m。車站設於平坡直線上,設到發線6條(含正線2條),有效長650m,島式站台兩座(450*12*1.25m)。為了節約用地、減少拆遷,利用車站兩端城際線與既有線之間夾心地,分設綜合維修工區和動車存車場。東端設綜合維修工區:檢修線2條,有效長60m;西端設動車存車場:存車線4條,遷出線1條,有效長均為280m,存車場內道路接竹林南路。
需拆除既有三角線、列車救援線和機務折返段,列車救援線和機務折返段還建於常州東站。
·站房建築設計方案與地方軌道交通的銜接:
既有常州站為線側平式,普速旅客通過進站天橋進站,出站地道出站。新建城際站房位於普速站台北側,站房採用線側平式,同時開闢北廣場,捷運站在北廣場設定出入口。規劃中的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從車站地下穿過,一號線設於地下二層、站廳層為地下一層。另外地方將擬建一條貫穿南北廣場的地下聯繫通道。
該方案設計局部改造既有普速站房,設定城際軌道交通廳,並將既有跨線天橋延伸至城際站房,城際站站廳考慮減少普速候車空間。這樣鐵路兩側的城際旅客都可通過跨線天橋到達城際站台。另外,城際旅客可由天橋換乘普速鐵路,也可通過地下聯繫通道進入普速站房換乘普速,還可通過城際站地下換乘通道與捷運換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