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膜技術研究所

湖北工業大學膜技術研究所

湖北工業大學膜技術研究所暨武漢普賽特膜技術循環利用有限公司,由所長萬端極教授帶領十多位教授及資深工程師 組成的核心團隊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長期致力於輕工行業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工藝技術及裝備產業化的創新研究。

簡介

膜分離技術為基礎,集成超音波及微波輔助提取、生物酶解、色譜分離、新型乾燥等前沿技術,面對食品、飲料、
湖北研究所湖北研究所
生物、發酵、輕化、製藥、天然產物提取等領域完成了一百多項工藝課題研究,發表了一百多篇相關論文,申報了十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實施三十多項工業化套用工程。為有關企業貫徹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實現清潔生產、循環利用、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了強力支持。

公司能力

組合膜試驗設備、連續發酵系統、高壓反應釜、植物提取系統、電滲析、碟片離心機、低溫濃縮系統、噴霧乾燥塔、

湖北工業大學膜技術研究所暨武漢普賽特膜技術循環利用有限公司湖北工業大學膜技術研究所暨武漢普賽特膜技術循環利用有限公司

冷凍乾燥機、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凱式定氮儀等。
3000m2科研實驗大樓,開展多種領域的科學研究。
1500m2生產車間,具有製造各種膜分離工業化設備的條件。

裝備各種無機陶瓷膜、有機卷式膜、新型管式膜的小試、中試膜分離設備,可以實現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等多種膜過程,能夠完成各類流體物料的除菌、去雜、濃縮、精製等工序的小試及中間試驗,為製造工業化生產的膜分離設備提供翔實的工藝參數及設計依據。

超微粉碎機、連續發酵系統、高壓反應釜、多功能超音波提取機組、微波萃取機、低溫多功能提取濃縮機組、電滲析、碟片離心機、低溫動態濃縮系統、噴霧乾燥塔、冷凍乾燥系統等二十多台套具有工業化中間試驗能力的關鍵設備,能夠真實、完整地模擬多種行業、多種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工藝細節,為企業產品升級、工藝改造,實現清潔生產、循環利用提供科學、可行的創新工藝方案。

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凱式定氮儀等重要分析儀器及完備的化學分析、生物檢測條件,能夠迅速反饋實驗結果,保證試驗工作順利實施。

核心技術

膜分離技術概述

膜分離技術是利用膜對混合性流體物料各成分的選擇透過性差異實現分離、純化、濃縮的新型分離技術
根據膜分離孔徑(或稱為截留分子量)的不同,可將膜分為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和反滲透膜(RO)。
根據膜元件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中陶瓷膜套用廣泛;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製備而成,如醋酸纖維、聚醯胺、聚碸等。
根據膜元件的幾何形態不同,可分為平板膜、卷式膜、管式膜、多通道(蜂窩)式膜等。
新型管式膜比陶瓷膜節約能耗60%左右。
膜分離根據其推動力的不同,可分為以壓力差、溫度差、濃度差、電位差等為推動力的膜分離過程。
膜分離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物料在分離過程中不會產生化學相變。
膜分離可以在分子級範圍內進行,分離精度極高。
膜分離可以在常溫下進行,節約能源,特別適用於具有熱敏性物質的物料分離。
膜分離設備是以膜元件為核心,由動力部件-泵、控制部件-閥門、管道、熱交換器、中間貯罐、電控櫃、機架等基本單元及特需單元組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

膜分離方式

死端過濾

被過濾的物料垂直膜面的操作過程。過濾液垂直膜面通過。
優點:雙向間斷進料,間斷出料。
缺點:極易堵塞,不能長時間工作。

錯流過濾
被過濾的物料平行膜面操作,過濾液沿切向方向透過。
優點:不易被堵塞,可連續工作,一般一天或數天清洗一次。膜設備可自動、可手動設計。
缺點:進料大循環時間長(濾液連續出料),不利於熱敏性、易揮發、易酸敗物料的分離。

連續錯流過濾
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膜工藝,在國外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生產。它是根據被處理的物質的性質,將多個錯流過濾單元組合成一個大系統,從物料進入系統到濃縮液、濾液被分離出系統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保留了錯流過濾優點,克服了錯流過濾的不足。此工藝適合於所有物料,尤其適合易揮發、易酸敗、熱敏性物料的分離。缺點:膜設備必須全自動設計,製作費用高20-30%。

科研設備

膜分離技術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高新技術之一,膜分離技術以選擇性透過膜為分離介質,當系統中膜兩側產生壓

膜技術研究所科研裝備膜技術研究所科研裝備

力差、濃度差、電位差等推動力的作用時,物料組分選擇性地透過膜,以達到分離、純化、濃縮的目的。膜分離技術已經廣泛套用於水處理、生物、醫藥、輕工、食品、電子、紡織、石油、化工、冶金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常規分離方法相比較,膜分離技術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分離準確、操作簡單,被分離物料不會產生化學相變等優勢。是推行科學發展觀,貫徹執行“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的主要工具之一。

科研成果

專著

《輕工清潔生產》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環境與健康》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研究項目

1.麻黃鹼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葡萄籽生產原花青素清潔生產工藝及設備;
3.甘草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豆腐廢水生產大豆低聚糖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5.花生四烯酸除雜濃縮工藝研究;
6.梔子生產天然色素清潔生產工藝及設備;
7.梔子生產京尼平清潔生產工藝及設備;
8.魚鱗生產魚膠原蛋白多肽清潔生產工藝及設備;
9.苦豆鹼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0.山楂葉生產山楂黃酮清潔生產技術及設備;
11.葡萄酒、果酒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2.無機陶瓷膜元件製備及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3.光合菌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4.抗燃油、透平油等廢油純化利用工藝技術及設備;
15.維生素B2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6.巨能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7.Bt生物農藥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8.虎杖生產白藜蘆醇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19.板藍根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0.黃姜皂素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1.甘草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2.食用植物油油脂加工廢水的處理工藝研究;
23.甘草次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4.綠原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5.菸草薄片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6.橡子生物法提取橡子澱粉和單寧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7.絲氨酸轉化液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8.甘氨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29.生物發酵膜法空氣淨化工藝研究;
30.槐米提取蘆丁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31.杜仲茶粉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32.AD激素髮酵液菌種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國家863項目);
33.葡萄糖膜除雜工藝研究;
34.石油鹼煉廢水提取環烷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35.香菇多糖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36.桿菌肽抗生素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福建省攻關課題);
37.牛初乳膜除菌工藝研究;
38.吩嗪1羧酸清潔生產工藝研究(國家科技部攻關項目);
39.大豆分離蛋白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0.大豆多功能因子提取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1.電鍍廢水處理創新工藝技術及設備
42.大豆植物油提取高品質磷脂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3.青蒿素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4.甘草酸生產廢水香菸添加劑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5.大豆乳清廢水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國家發改委示範項目);
46.茶葉提取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47.液態奶膜技術冷除菌工藝研究(國家級課題、國家乳業中心項目);
48.累托石、蒙托石、高嶺土、氧化鋯等納米材料純化濃縮工藝技術及設備等;
49.貓豆提取左鏇多巴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
50.檸檬酸廢水膜技術治理工藝及設備;
51.檸檬酸膜技術濃縮節能降耗工藝及設備;
52.低值海產品製備純天然味素工藝及設備;
53.生物法生產純天然味素工藝及設備;
54.玉米酒精廢水生產醒酒肽的工藝及設備;
55.綠豆冬粉廢水生產降壓肽的工藝及設備;
56.綠豆冬粉廢水生產綠豆低聚糖工藝及設備;
57.膜技術製備高含量甘草酸的工藝及設備;
58.淡水魚初加工廢料生物法生產降壓肽工藝及設備;
59.棉籽雙液相法生產無棉酚棉籽油的工藝及設備;
60.棉籽粕資源食品化工藝及設備等(2009年科技部項目)。
魚蛋白低聚肽
以全魚及魚初加工下腳料製備魚混合蛋白低聚肽及魚膠原蛋白低聚肽,採用膜分離技術除雜、精製、濃縮,產品純度高—蛋白含量>90%;產品活性強—分子量集中在500Da左右。
魚混合蛋白低聚肽:
本產品是以魚下腳料魚鱗、魚皮、魚尾及魚骨附著肉為原料,通過生物技術定向水解魚蛋白,使具有活性的肽段充分水解出來,然後以膜分離技術進行除雜、純化、精製,最後以低溫循環濃縮及冷凍乾燥技術得到的高生物活性產品。產品蛋白含量達92%,分子量90%集中在500Dal左右,易於人體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迅速補充體力等效果,對術後恢復及糖尿病、潰瘍等病症的輔助治療具有明顯的功效。
產品為白色粉末狀,無結塊,無雜質和不良氣味,易溶於水。
魚膠原蛋白低聚肽:
本產品是以魚下腳料魚鱗、魚皮為原料,通過生物技術定向水解魚蛋白,使具有活性的肽段充分水解出來,然後以膜分離技術進行除雜、純化、精製,最後以低溫循環濃縮及冷凍乾燥技術得到的高生物活性產品。產品蛋白含量達95%,分子量90%集中在500Dal左右,具有較好的生理調節功能,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活化細胞機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用於美容、化妝品行業。
產品為白色粉末狀,無結塊,無雜質和不良氣味,易溶於水。

專利

1、大豆植物油提取磷脂的方法
發明專利號:ZL200510019273.1批准時間:2007年10月
發明人:萬端極、王廣潤、吳正奇、李祝、徐朝暉
2、大豆乳清廢水處理方法
發明專利號:ZL200510019238.X批准時間:2007年11月
發明人:萬端極、王廣潤、凌秀菊、高林霞王秀霞
3、食用植物油油脂加工廢水的處理方法
發明專利號:ZL200510019237.5批准時間:2007年12月
發明人:萬端極、王廣潤、皮科武、范明霞、王梅、崔朝
4、一種提取大豆分離蛋白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510019452.5公開號:1740189申請時間:2005年9月
發明人:萬端極、王廣潤、周國華、袁頌東、趙春玲
5、多菌種混合發酵生產魚鱗膠原蛋白肽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810047987.7申請時間:2008年6月
發明人:萬端極、徐國念、何昌義、杜銳、孫艷娟
6、一種利用蚯蚓腸道活性酶酶解魚蛋白生產活性肽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810047988.1批准時間:2010年9月
發明人:萬端極、徐國念、何昌義、李猷、袁潤蕾
7、一種製取杜仲葉中綠原酸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72474.0申請時間:2009年10月
發明人:徐斌、萬端極、彭小文、王金、廉志清、劉冬成、劉芸芳、王震
8、從低溫脫溶棉籽粕中提取棉籽分離蛋白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73217.9申請時間:2009年12月
發明人:萬端極、徐國念、何昌義、官庭輝、吳莎、羅棟源、張志翔
9、蒸煮熱擠壓提取魚鱗膠原蛋白多肽和羥基磷灰石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273218.3申請時間:2009年12月
發明人:萬端極、何昌義、徐國念、魏鏇、楊青、龔琴、李丹
10、利用大孔吸附樹脂生產無腥味魚鱗膠原蛋白肽的方法
發明專利申請號:201010028931.4申請時間:2010年1月
發明人:萬端極、何昌義、徐國念、李猷、任濤

論文

序號 論文名稱 發表刊物 發表刊期
1 用窄點原理進行節水分析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5年第2期
2 環境和食物毒物二噁英的研究進展 湖北造紙 2005年第4期
3 陰離子加聚對脈衝倒極電解合成聚合鋁的影響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5年第4期
4 膜分離環烷酸工藝研究 化工設計 2005年第5期
5 HPLC法快速檢測大豆乳清中的低聚糖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5年第6期
6 大豆乳清廢水膜過程生產低聚糖工藝研究 中國油脂 2005年11期
7 膜技術小麥麵筋改性蛋白清潔生產工藝研究 工業水處理 2005年第11期
8 大豆中磷脂的提取技術研究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06年第2期
9 甘草酸提取工藝研究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6年第2期
10 大豆浸出毛油脫膠新工藝 糧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4期
11 甘草酸生產的膜技術創新工藝研究 湖北中醫雜誌 2006年第5期
12 酶解法脫除大豆混合油中磷脂的工藝研究 中國油脂 2006年第8期
13 曝氣內電解-臭氧法預處理皂素廢水的研究 工業水處理 2006年第10期
14 超聲提取-膜過濾-超臨界萃取聯合技術提取青蒿素 化工進展 2006年第12期
15 甘草酸提取液膜除雜濃縮對酸沉工序的影響研究 中草藥 2006年第12期
16 膜技術在處理大豆乳清廢水中的套用 中國油脂 2007年第1期
17 納米銳鈦型TiO2光電催化降解模擬印染廢水的研究 安全與環境工程 2007年第1期
18 膜分離技術在大豆精深加工中的套用 中國油脂 2007年第2期
19 化學分離工程—超聲提取-膜過濾-超臨界萃取聯合技術提取青蒿素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2007年第8期
20 造紙法生產菸草薄片的新工藝研究 湖北造紙 2007年第2期
21 利用膜分離技術對牛初乳進行除菌濃縮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07年第3期
22 黃姜澱粉、纖維分離工藝研究 科技創業月刊 2007年第9期
23 分離澱粉纖維的黃姜廢水治理工藝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7年第5期
24 甘草酸粗品中甘草酸含量快速測定方法的探討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7年第5期
25 正交試驗優選絮凝法處理甘草酸廢水的研究 中草藥 2007年第5期
26 廢煙梗製備纖維素黃原酸酯及其吸附Cu2+研究 化學工程師 2007年第11期
27 膜分離技術處理茶葉廢水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07年第12期
28 膜技術在魚多肽生產中的套用 食品科技 2007年第12期
29 UF耦合兩相厭氧工藝處理茶多酚廢水 化工進展 2008年第1期
30 膜技術提高造紙法再造菸葉的感官品質 菸草科技 2008年第2期
31 微生物轉化虎杖苷粗提物生成白藜蘆醇的研究 時珍國醫國藥 2008年第3期
32 陶瓷膜脈衝流膜過程發酵用無菌無熱源潔淨空氣 食品工業科技 2008年第4期
33 利用膜分離技術從乾酪素乳清廢水中回收乳清粉 環境與污染防治 2008年第4期
34 膜分離技術在麻黃鹼生產中的套用研究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8年第7期
35 微生物發酵麻黃草提取麻黃鹼的最佳化工藝研究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8年第8期
36 麻黃鹼膜提取的方法研究 套用化工 2008年第8期
37 超音波法提取番茄紅素的工藝研究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08年第10期
38 UF-兩段厭氧處理茶多酚廢水的研究 離子交換與吸附 2008年第5期
39 超聲耦合膜技術提取橡子中單寧的研究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8年第10期
40 提取麻黃鹼的新工藝 套用化工 2008年第10期
41 雞毛吸附水中機油的動力學和熱力學研究 化學工程師 2008年第11期
42 黃姜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工藝 湖北農業科學 2008年第11期
43 煙梗黃原酸酯吸附銅離子性能研究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8年第12期
44 膜分離技術純化白藜蘆醇的研究 時珍國醫國藥 2009年第1期
45 HACCP在乳品工業中的套用 農產品加工.學刊 2009年第2期
46 不同均質方法對乳品體系影響因子的比較研究 農產品加工.學刊 2009年第2期
47 腐竹廢水製備大豆多肽複合酶解條件研究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9年第3期
48 ROC分離橡子中澱粉與單寧的實驗研究 過濾與分離 2009年第1期
49 梔子黃色素標準品藏紅花素的製備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9年第2期
50 膜技術處理菸草薄片抄造廢水研究 化學工程師 2009年第5期
51 燃燒法製備納米ZnO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化學工程師 2009年第11期
52 酶法耦合膜技術製備魚鱗膠原蛋白低聚肽的研究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9年第8期
53 膜除雜濃縮對綠原酸提取液醇沉的影響 化學與生物工程 2009年第9期
54 發酵法生產番茄紅素的研究進展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9年第6期
55 生物酶法耦合膜技術製備活性短肽的工藝研究 食品科技 2010年第1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