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離技術

新型分離技術

本書在介紹分離過程的分類、技術進展、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分章詳細介紹了幾類新型分離技術,包括反滲透、納濾、超濾與微濾,氣體滲透、滲透汽化與膜基吸收,透析、電滲析與膜電解,特種精餾,新型萃取分離技術,吸附、離子交換與色譜分離,液膜分離及促進傳遞,其他分離技術(泡沫分離技術,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分子識別與印跡分離),耦合與集成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新穎、全面,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工程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化工過程設計和開發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分離技術及其在過程工程中的意義

1.1.1 分離技術的地位與作用

1.1.2 新型分離技術開拓與發展的必要性

1.2 分離過程的分類

1.2.1 機械分離

1.2.2 傳質分離

1.2.3 反應分離

1.3 新型分離技術的進展

1.3.1 膜分離技術

1.3.2 基於傳統分離方法的新型分離技術

1.3.3 耦合與集成技術

1.4 選擇分離技術的一般規則

1.4.1 選擇的基本依據

1.4.2 工藝可行性與設備可靠性

1.4.3 過程的經濟性

1.4.4 組合工藝排列次序的經驗規則

參考文獻

習題

第2章 分離過程的基礎理論

2.1 分離過程的熱力學基礎

2.1.1 熱力學基本定義與函式

2.1.2 偏摩爾量和化學位

2.1.3 克拉貝龍方程和克-克方程

2.1.4 相律

2.1.5 滲透壓與唐南平衡理論

2.1.6 非平衡熱力學基本定律

2.2 分離過程的動力學基礎

2.2.1 分子傳質及其速度與通量

2.2.2 質量傳遞微分方程

2.2.3 質量傳遞微分方程特定式

2.3 分離過程中的物理力

2.3.1 分子間和原子間的作用力

2.3.2 溶解度參數

2.3.3 滲透係數

2.4 分離因子

2.4.1 平衡分離過程的固有分離因子

2.4.2 速率控制過程的固有分離因子

2.4.3 分離因子與過程能耗的定性關係

2.5 分離過程的能耗分析

2.5.1 有效能的基本概念

2.5.2 分離過程的?NB44F?分析

參考文獻

習題

第3章 反滲透、納濾、超濾與微濾

3.1 反滲透

3.1.1 溶液滲透壓

3.1.2 反滲透基本機理及模型

3.1.3 反滲透操作特性參數計算

3.1.4 反滲透工藝流程

3.2 納濾

3.2.1 納濾脫鹽率

3.2.2 納濾恆容脫鹽

3.3 超濾

3.3.1 超濾的基本原理

3.3.2 超濾傳質模型

3.3.3 超濾過程工藝流程

3.4 微濾

3.4.1 微孔過濾模式

3.4.2 濾餅過濾式通量方程

3.4.3 通量衰減模型

3.5 膜組件

3.5.1 膜組件種類

3.5.2 各種膜組件比較

參考文獻

習題

第4章 氣體滲透、滲透汽化與膜基吸收

4.1 氣體分離

4.1.1 氣體在膜內的傳遞機理

4.1.2 影響氣體滲透性能的因素

4.1.3 氣體分離的計算

4.1.4 級聯操作的形式和級數計算

4.1.5 氣體膜分離的經濟性比較

4.2 滲透汽化與蒸汽滲透

……

第5章 透析、電滲析與膜電解

第6章 特種精餾技術

第7章 新型萃取分離技術

第8章 吸附、離子交換與色譜分離

第9章 液膜分離及促進傳遞

第10章 其他分離技術

第11章 耦合與集成技術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