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氽赤鱗魚

清氽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是一種小型野生魚類。該魚刺少,以其肉質細嫩,香而不膩、鮮而不腥,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清氽赤鱗魚菜品色澤艷麗,口味清爽。

清氽赤鱗魚清氽赤鱗魚
清氽赤鱗魚

“清汆赤鱗魚”是著名的泰山傳統名菜。泰山赤鱗魚又叫螭霖魚,是一種珍貴的野生魚類。它產於泰山深潭之中,尤以西谿黑龍潭所產者最佳,曾是清代貢品。

泰山赤鱗魚肉質細嫩,肥而不腥,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滋味極美。關於此魚,史書曾記載:“將於暴於暑天之日下,不到一個時辰,即化為油。”據說,清代乾隆皇帝曾多次遊覽泰山,每次必食此魚。因而,從清朝開始,泰山赤鱗魚日益出名,列為泰山名菜之首,馳名中外。現在,中外來賓游泰山時,也非常喜歡品嘗此菜。

食用赤鱗魚需活魚烹煎,炸過的魚有三道彎,似活的一般,若用死魚,則炸不彎來。這種魚離水即死,故捕撈時需備盛潭水的器皿,以暫放活魚,但也無法久放,所以要儘快烹製,以盡得其鮮。該魚可燉、可汆、可炸、可溜,但以清湯汆者為佳。

製作方法

【原料】

赤鱗魚750克,精鹽10克,醬油8克,80克,薑末10克,味素1克,花椒10克,紹酒10克,胡椒粉0.5克,清湯1000克。

【製法】

(一)食用時以竹刀(忌用金屬刀器)將魚剝鱗剖腹去內臟,洗淨後用開水汆熟,撈出放在湯碗內,加入胡椒粉。

(二)炒鍋加清湯、鹽、醬油、花椒、紹酒、味素燒開、撇淨浮沫,倒入魚碗內。醋加薑末拌和,放入小碟,上桌佐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