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白舌

病證名,是舌體顏色淺淡,缺乏血色的舌象。中醫認為淡白舌是虛症和寒症的重要標誌,可適當服用一些補氣養血之物進行治療。

釋義

淡白舌:淡白舌的舌色,紅少白多,按其紅、白的比例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見有紅色;另一類則舌色枯白,血色全無,連口唇齒齦也蒼白無華。

表征

淡白的舌體,一般多較正常肥大,舌面濕潤多津,好象有過剩的水濕浸透於內,而顯得浮胖嬌嫩;在舌的邊緣,因受牙齒擠壓而出現明顯的齒印,像荷葉邊那樣圍在舌頭的兩側。淡白舌是虛症寒症的重要標誌。

診斷

看到舌色淡白,舌體並不肥大,與正常人大小相似,或舌體略見瘦小,舌面雖然潤滑,但並不多津,兼有氣短乏力,聲音低微,自汗心悸,頭暈耳鳴,口辰淡而無華,面色蒼白或萎黃等症狀,可以診斷為氣血兩虛症。如果舌色淡白,舌體胖嫩,濕潤多津,舌邊有齒印,並有畏寒肢冷,浮腫嗜睡,大便溏薄,脈象沉遲等症狀,可以診斷為陽虛內寒症。現代醫學證實,淡白舌多見於貧血蛋白質缺乏,營養不良的患者。此外,慢性腎炎甲狀腺機能減退低血壓晚期血吸蟲病低體溫症、粘液水腫等也可伴有舌質淡白的表現,患者主要因為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降低,末梢血管收縮,血液充盈減少,血流較為緩慢,所以舌的顏色變淡。由於蛋白代謝障礙,蛋白總量不足,白蛋白降低,可使組織水腫,導致舌質出現浮胖嬌嫩現象,就更使舌質變淡,顯示出淡白而胖嫩的舌象。

形成機理

淡白舌主要由於:

貧血與血漿蛋白低下,血液粘度與血漿滲透壓下降,血液稀釋,顏色變淡;

組織水腫,微血管周圍滲出明顯,棘細胞空化腫大,影響了微血管內血色透出度;

舌微血管收縮,如蕈狀乳頭內的微血管襻動、靜脈臂口徑纖細,部分毛細血管襻收縮或關閉,微血管叢中的管袢數目減少,固有層毛細血管數目減少,管徑變細,導致舌微循環充盈不足,舌表面血流量減少。

養生

淡白舌的人可以吃一些補氣養血之品,如黃芪人參海參阿膠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