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

氣血兩虛,一般出現在於貧血、白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大出血後、婦女月經過多者等。患者既有氣虛的表現,又有血虛的表現,進補宜採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並補。本型症狀常見有小便淋漓不暢,或尿道口有穢濁之物流出,或帶下異常,小腹脹痛,舌暗,苔白,脈弦細。這是由於久病入絡,或由於濕熱之邪阻滯經脈,氣血瘀阻所致。中醫學認為氣的根本在腎而統於肺脾。在表則護衛皮毛,充實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內則導行血脈,升降陰陽,周流一身。治療宜行氣活血,化濁止痛。

基本信息

基本概念

中醫學認為氣的根本在腎而統於肺脾。在表則護衛皮毛,充實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內則導行血脈,升降陰陽,周流一身。凡是七情和冷熱等刺激,均能影響及氣而發生病變,故不論外感還是內傷都有氣的病理現象,因而有"百病皆生於氣"的說法。主要是:氣充則強、氣少則虛,氣順則平,氣逆則病。為此,治療上有補氣、升氣、行氣、降氣等多種法則。氣分不和可以影響血分,尤其是氣機障礙能引起水濕痰濁等疾患,故治血病、水濕疾病,常有氣分藥結合使用。

血液循行體內,營養周身。如有虧乏、凝滯、妄行均為病症。造成血病的原因,或由冷熱刺激,或由思慮和疲勞過度,或久病耗損,或跌仆刀傷,流血過多。臨床上有養血、和血、活血、清血、止血、祛瘀等法。

病症舉例

氣病

一、氣虛

[症狀] 言語音低、呼吸短促微弱,神疲肢倦,懶於行動,自汗,胸悶,脫肛,滑泄不止,平時易於感冒及血失統攝。

[治藥] 虛則補之。補衛氣,祛外邪。補中氣,助健運。升提中氣下陷。

二、氣鬱

[症狀] 憂鬱不樂,不思飲食,咽喉堵塞,呼吸困難,胸部痞滿,脅腹痛脹,得噯氣或放矢氣較舒,脈象沉弦,或細弦緊。

[治藥] 氣不流暢,治宜疏利。利喉頭氣結(梅核氣),利胸膈氣鬱,利脘腹氣脹。

三、氣逆

[症狀) 咳喘上氣,呼多吸少,噎膈,食不能下,或覺有氣自腹上沖。

血病

一、血虛

[症狀] 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脫頭髮,面色蒼白,爪甲不華,肌膚乾清枯裂,形體消瘦,大便難解,婦女月經量少或經閉,舌質淡白,脈象細小或芤。

二、血熱

[症狀] 目赤,鼻衄,潮熱,失眠,發疹,發斑,婦女月經先期及量多崩漏,脈細滑數,舌質紅或舌尖生刺。

三、血滯

[症狀] 身痛拘攣,胸脅腰腹刺痛,瘀塊內阻,積聚有形,婦女月經 少而紫黯。

四、失血

[症狀] 吐血、嘔血,齒衄,便血,尿血,婦人月經過多或淋瀝不斷。

五、氣血兩虛

[症狀] 面色不華,頭暈心悸,氣短,形寒。

食療方法

蘿蔔燉牛肉蘿蔔燉牛肉
蘿蔔燉牛肉

主料:白蘿蔔450克,牛肉(瘦)100克,大蔥15克,姜15克,料酒10克,醬油10克,鹽4克,味素2克,八角3克,花生油40克

做法:

1. 將蘿蔔、牛肉分別洗淨,均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分別入沸水中略焯,撈出;

2. 鍋內加油燒熱,放大蔥段、姜塊、八角炸香,加入鮮湯、料酒、牛肉塊,燉至熟爛;

3. 再放入蘿蔔塊,燒開,撇去浮沫;

4. 待蘿蔔塊熟爛,加入精鹽、醬油、味素,揀出蔥、姜、八角不要;

5. 再撇去浮抹,出鍋盛入湯碗內即成。

蘿蔔燉牛肉的製作要訣:本品需鮮湯約750克,使燉品口感更好。

清燉排骨清燉排骨
清燉排骨

主料:豬排骨(大排)300克、 小白菜50克、花生油20克,鹽3克,味素2克,黃酒3克,大蔥4克,姜3克

做法:

1. 將排骨洗淨,剁成四厘米長,三厘米寬的段,下沸水鍋焯燙後撈出,沖洗乾淨;

2. 小白菜洗淨,去根部,一切兩段;

3. 蔥切段,姜切塊,用刀輕輕拍松備用;

4. 鍋上火燒熱,加少許底油,用蔥段,姜塊熗鍋,烹紹酒,下排骨,添湯;

5. 旺火燒沸,撇淨浮沫,倒入陶器,轉小火慢燉至接近成熟;

6. 下小白菜放精鹽、味素調口,再燉至排骨酥爛脫骨,裝碗上桌即可。

清燉排骨的製作要訣:本品最好使用小棒骨。

阿膠粥阿膠粥
鯉魚阿膠粥

材料:粳米100克,鯉魚200克、阿膠20克、大蔥3克,姜3克、桂皮2克、鹽1克

做法:

1. 糯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3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2. 鯉魚刮鱗去鰓,去除內臟,洗淨後切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煎湯。

3. 糯米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約1000毫升,用旺火燒沸,放入阿膠、魚湯汁和桂皮,用小火慢煮,等糯米熟爛,湯濃稠時,放入蔥末、薑絲、鹽調味,即可盛起食用。

鯉魚阿膠粥的製作要訣:巧去鯉魚白筋:鯉魚脊背兩側各有一條白筋,它裡面含有造成特殊腥味的物質。在靠鯉魚鰓部的地方切一個小口,白筋就顯露出來了,用鑷子夾住,輕輕用力,即可抽掉,烹調時就沒有魚腥味了。

注意事項

氣血兩虛的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要學會合理減壓。

冬補氣血

羊肉湯羊肉湯
第一、羊肉湯

羊肉、枸杞、胡椒粉。調理方式:將羊肉洗淨後切碎,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熬煮,等肉煮熟時,加入枸杞繼續將羊肉煮至爛熟,接著放入蔥、姜、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保健功效:補腎壯陽、養血益精。適用於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腎虛陽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老年體虛等病症患者。

第二、山藥湯圓

材料:山藥、糯米、紅糖、胡椒粉。 調理方式:將山藥研磨成粉末,放進蒸鍋里蒸熟,再加入紅糖和胡椒粉做成肉餡。將糯米浸泡片刻,磨成糯米粉,再將山藥餡和糯米粉做成湯圓放進鍋里煮熟即可。 保健功效:健脾補腎。適用於腎精虧損、脾虛少食等病症患者。

第三、雙耳湯

材料:黑木耳、銀耳、冰糖。調理方式:先將木耳和銀耳以溫水泡發,清洗乾淨後一起放到蒸碗裡,加入適量的水和冰糖,放到蒸籠中蒸熟即可保健功效:補腎、滋陰潤肺。適用於肺腎陰虛引起的口乾舌燥、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氣喘及高血壓、血管硬化、眼底出血等病症患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