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文化名詞]

海派文化[文化名詞]

海派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融匯吳越文化等中國其它地域文化的精華,吸納消化一些外國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克勒”是英語“Colour”的音譯,也有經典(Classical)的衍生義。最先吸收結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結合,形成了早期的“海派文化”。21世紀,年輕“小克勒”繼承了海派文化的精髓。

基本信息

簡介

海派文化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同中華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也是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早、較多的一個複雜的地域文化。

“海派”一詞,是20世紀20年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創造,用於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種文風,海派的對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徵著申國兩種風格迎異的文化。京派是傳統的正宗,海派則是叛逆的標新立異、中西結合的產物,充滿濃郁的商業色彩和民間色彩。上海的曹聚仁先生對之有一個生動點評:“京派如大家閨秀,海派則如摩登女郎。”
海派文化在外來文明和中國傳統文明之間,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間呈現出開放的姿態,敢於打破成規,銳意革新,廣采博納,“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成為海派文化的精髓,並體現於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形成

海派文化從屬於中國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淵源於長江流域江浙的古吳越文化。吳越文化是一種水文化,水是流動型的,而非靜態型的。大量自南而來的浙江人和自北而來的江蘇人,構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江浙人是古代吳越人的後裔,繼承了吳越文化大膽開放的冒險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邊精神。上海開埠後,西方文明在上海首先登入華夏大地,上海由一個小鎮迅速蛻變為全國的商業經濟重心,中西大匯融的海派文化隨之漸趨形成。

發展歷史

萌芽時期

海派文化歷史海派文化歷史
1843年上海開埠以前,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吳越文化,就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礎,開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長時期

1843~1949年期間,特別是19世紀30、40年代,上海“八面來風”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長。

轉折時期

1949~1965年間,建國以後,定都北京,商務印書館等文化單位遷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葉聖陶夏衍曹禺為代表的上海文壇驍將率隊陸續遷居北京,上海在電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上海雖然不再是中國的文化中心,但文化基礎好,電影、小說在全國的影響仍然很大,這也給海派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箇中國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毀滅性的破壞。

成熟時期

1976年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浩劫,開始拔亂反正,在全中國範圍對“文革”進行反思,進行平反冤假錯案,逐步恢復正常的文化活動。上海以話劇《於無聲處》和小說《傷痕》為起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開始新的繁榮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再次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煥發了青春,充滿了活力,健康地發展,在新的基礎上正在走向成熟。

內容

海派文化的服飾文化海派文化的服飾文化

上海建築文化,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

上海舞台文化,本鄉本土的“申曲”(滬劇)與國劇京戲、越劇淮劇等地方戲形成,與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聯袂”;

上海音樂文化,由鄉土氣息濃烈的“紫竹調”、“梅花三弄”,迎來“廣東音樂”、“歡慶鑼鼓”、“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交響樂、銅管樂、管弦樂;

上海書畫文化,出現被稱為“海派”的“海上畫派”;上海飲食文化,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江浙、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匯聚起具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

上海民俗文化,保存並革新傳統節慶、吉凶禮俗、民間藝技、武術健身、收藏集古等彰顯中華特色的文化,吸納並發展隨歐風而來的交際禮儀、歌舞娛樂、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等異域風情。

特徵

一是開放性,海派文化海納百川、熔鑄中西,創風氣之先。還表現在不閉關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絕先進,不排斥時尚。

二是創造性,吸納不等於照搬照抄,也不是重複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創新精神,洋溢著創造的活力。當年的海派京劇開創了連台本戲、機關布景是創新,上海的《曹操與楊修》也是創新,金茂大廈是在建築文化方面的創新。

三是揚棄性,百川歸海,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在被動開放時期以及主動開放初期,百廢待興的形勢之下,有些飢不擇食,來者不拒。海派文化特別需要清醒地辨別,有選擇地有區別地對待,避免盲目和盲從。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還繼承了吳越文化的敏感和細膩,對異質文化體現出一種寬容的姿態,善於接受新鮮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點。

繼承

克勒門克勒門

“克勒”是英語“Color”(彩色)的音譯,也有一說是“Class”――作等級、階級解釋的,也有經典(Classical)的衍生義。以前上海最先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一群人,被稱為“老克勒”,他們是也是最先吸收結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結合,形成了特定時期的“海派文化”。

進入21世紀,活躍在各個行業的年輕人的夢想是成為堅守海派文化陣地的“小克勒”。當人們被緊張的生活節奏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克勒”文化再一次人們所關注,其本身就說明了海派傳統文化的不息生命力。“小克勒”們繼承著海派文化的精髓,繼承了上海人精緻、有品位、中西合壁的個人生活情調,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其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