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的十大經典流變

海派文化的十大經典流變

出版時間:2007-8-1 版次:1 頁數:298

作 者:錢乃榮 著
出 版 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8-1
版 次:1
頁 數:298
字 數:185000
印刷時間:2007-8-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6787502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當前,上海正致力於國際大都市的建設,致力於形成城市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上海在過去發展的進程中有著這么好的海派文化歷史傳統,在當前社會深刻變革的關頭,在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呈多元化趨勢的狀態下,我們來研究海派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希冀海派文化在順應新的歷史潮流中,推動思想解放、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海派文化的精髓在於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海派文化又是起源和紮根於平民娛樂和審美的草根文化之中,因此具有生機勃勃的原創動力,而且這種與民間保持著千絲萬縷聯繫的特點一直貫穿于海派文化的始終,成為其發展最佳化的動力。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起海派文化來,近幾年上海海派文化有了新的復興和發展苗頭。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的魅力所在,讓上海這個大都市永遠保持海派文化的個性特色,讓海派文化在全國發揚光大,進一步去增強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作者出自對於海派文化的關注和熱愛,對海派文化在新世紀中傳承和繁榮的關懷,一直熱愛和參與海派文化建設。本書資料豐厚,理論公允。全書分海派文學、上海話、流行歌曲、滬劇、越劇、滑稽戲、連環畫、三四十年代電影、甚至是糖紙頭,所見的上海市民精神和風采。多數文章在《上海文學》《上海文化》《上海大學學報》東方講壇,刊發後引起有關學者與讀者的好評與關注,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讀者的檢驗與認可。

作者簡介

錢乃榮,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和198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81年獲復旦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現為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大學語言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上海語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民俗學會理事,上海詩詞學會理事。其語言學方面業績載於中國語言學會編寫、2004年出版的《中國現代語言學家傳略》。已出版的與上海方言有關的著作有:《上海方言俚語》(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9),《當代吳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上海話語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酷語2000》(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上海文化通史·語言篇》(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滬語盤點·上海話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跟我學上海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北部吳語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3),《上海語言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等。

目錄


海派文學:兼蓄並存,多元博採
時代之音:上海流行歌曲的春秋
滬劇:大都市裡本土戲曲的際遇和盛衰
滑稽戲:拾回海派喜劇的靈魂
公眾娛樂:20世紀50年代民間海派文化的繁榮
連環畫:一個甲子的輝煌
越劇:盡顯風流一百年
電影:三四十年代,現代性的演繹
糖紙頭:海派商業文化的一枝奇葩
上海話:方言中所見的上海市民精神和風采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