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語言發展史》

《上海語言發展史》

《上海語言發展史》是錢乃榮先生所著的一部專門論述和研究上海方言的著作。

基本信息

書籍基本信息

《上海語言發展史》《上海語言發展史》

作者:錢乃榮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7208045542
上架時間:2005-12-19
出版日期:2003年8月
開本:大32開
版次:1-1
所屬分類:社會科學>語言文字>語言學>語言學文集與論叢

書籍簡介

上海是現代中國最大的城市,作為城市方言,上海方言是全國使用人口多的方言。上海開埠以來的歷史,向來是學界和一般人津津樂道的。事實上舉凡政治、宗教、商業、交通、建築、電影、繪畫、體育等方面的歷史,早有許多專書專論加以研究,惟獨有關上海地區的方言的歷一直未見有專書出版。語言學家錢乃榮新著《上海語言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不僅對漢語方言學有很大的貢獻,而且對於上海文化史研究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書全面究上海方言的歷史,包括上海方言的形成、近代來上海方言語音的演變、詞語的演變和語法的演變。

書籍內容簡介

上海是元代從松江析置的,作者認為上海方言即是在松江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作者對今上海地區的方言區劃提出新的見解將上海地區方言劃分為六個區域:上海城區方言、嘉定方言、練塘方言、崇明方言、松江方言、上海方言。書末附有上海地區方言分布圖。圖上的網點十分細密,包括上海市區和原上海十個郊縣所有鄉政府所在地。作者以詳實的歷史資料和自己實地調查結果為基礎,比較研究了從19世紀中葉至21世紀初各個歷史時期上海方言音系。作者將上海方言語音的演變分為四個歷史時期:第一期為1853-1899年,第二期為1900-1939年,第三期為1940-1969年,第四期為1970-1999年。

書籍部分目錄書籍部分目錄

“上海方言詞語的演變”部分,作者抓住了兩百年來上海方言辭彙演變的兩大特點,一是辭彙的都市化,即上海的都市化程度越高,越來越快,土著辭彙大批淘汰,而被新生的都市話辭彙所替換。同不斷產生花樣繁多的都市流行語。二是在清末民初因華洋雜處,產生了大量譯詞、外來詞和洋涇浜語。作者不僅提供了大量洋涇浜實例,並且指出今天日常用語有許多是來源於英語,只是習焉不察,忘了它們的來源,例如“混腔勢”(尋找機會,源自chance)、“骨落三姆”(全部,源自grosssum)等。

“上海方言語法的演變”部分,篇幅多達全書一半,其特點是盡性地逐類研究語法演變。材料豐富,內容全面而詳細,包括構詞法、封閉類詞、各種動詞的體、話題句、雙賓語、比較句、疑問句等。各類又分細項深入研究。如此全面、細密、深入地研究一個地點方言語法的歷史,是前所未聞的。所揭示的上方言歷史語法現象對吳語法歷史,乃至近代漢語語法歷史研究都有重要價值。例如數詞“一”和量詞用作指示代詞。

研究上海方言史的文獻資料大約有三類:一是方言文學作品,例如方言小說、地方戲曲、民歌等。二是地方志中的方言志。三是西洋傳教士上海話著作,包括《聖經》的上海方言譯本。第一類大多是蘇州話資料,況且其中的方言成分大多是不純粹的或者只是摻雜一些方言辭彙,或者只是人物對白用方言。第二類一般只是收錄一些方言辭彙,所用是方塊漢字,並且沒有成篇的語料。最有價值的是第三類資料,就研究的廣度和深而言,傳教士的著作都是遠勝於趙元任之前的中國學者。這些著作是研究漢語方言歷史不可或缺的資料。所憾長期以來,因種種原因為語言學界所忽視。而錢乃榮的《上海語言發展史》獨具慧眼,取西洋傳教士著作為主要材料,進行研究,從而取得突破。如果捨棄這些料,要此詳盡地研究上海話的歷史是不可想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