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號

海洋六號

海洋六號科考船是依據中國海域特點和海洋地質需要,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以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主,兼顧其他海洋地質、海洋礦產資源調查工作的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船長106米,寬17.4米,最大吃水5.7米。它是首個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總造價近4億元人民幣。“海洋六號”科考船“在結束與“雪龍”船的會師後,2017年1月13日凌晨駛抵南極工作海域,開始南極海底地質取樣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海洋六號海洋六號科考船

海洋六號科考船是依據中國海域特點和海洋地質需要,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總造價近4億元人民幣。

“海洋六號”船長106米,寬17.4米,最大吃水5.7米,設計排水量4600噸,續航力15000海里。以海底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主,兼顧其他海洋地質、海洋礦產資源調查工作。同時,該船也是首次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於一體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

“海洋六號”持有《海洋地質調查甲級》證書、《實驗測試甲級》證書,《海洋測繪甲級》證書,《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證書》,中國船級社DOC(公司符合證明)、SMC(船舶安全管理證書)等。有能力承擔以海洋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海洋國土資源與環境調查、國際海域礦產資源的戰略性勘查評價和發展海洋地質科學等重大任務。

建造歷程

試航中的海洋六號科考船試航中的海洋六號科考船

2002年12月,“海洋六號”經國家批准立項建造,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負責組織實施。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第七O八所設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炳炎擔任“海洋六號”船總設計師,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武昌造船廠)建造。

2007年8月28日,“海洋六號”正式開工建造。

2008年10月9日,“海洋六號”命名暨下水儀式在位於長江江畔的武昌造船廠舉行。

2009年7月30日,“海洋六號”建成離廠。

2009年09月,“海洋六號”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全面完成海上綜合試航。

2009年10月12日,“海洋六號”建造完成,在上海舉行了交接船儀式。經過4天的航行,“海洋六號”從上海浦東外高橋碼頭起航,駛過吳淞口,穿越東海台灣海峽,進入中國南海海域,16日回到廣州。

2009年10月18日上午,在廣州東江口海洋地質調查專用碼頭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海洋六號”建造成功並正式加入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行列舉行了歡迎儀式,“海洋六號”當日正式獲得船舶國籍證書,這標誌著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裝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性能特點

動力系統

“海洋六號”的駕駛艙“海洋六號”的駕駛艙

“海洋六號”的電力推動系統配備有三大一小(1900kW×3+760kW)共4台柴油發電機,可以根據使用功率的需要而進行組合。

此外,船舶採用動力定位、全迴轉舵槳等先進技術與設備,沒有傳統的舵和螺旋槳,而是通過電動機帶動短軸,通過齒輪傳動而帶動螺旋槳,即舵槳合一,從而可以實現360度迴轉,無級變頻變速,操縱性非常靈活,這一特點非常有利於調查船開展工作。

探測技術

“海洋六號”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高,通用性好,能滿足多學科、多手段綜合調查要求。

“海洋六號”配置有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解析度地震採集系統等。

全船分為地質調查、地震調查、聲學設備換能器三個作業區域,調查設備分為地球物理調查系統、地質取樣系統、深海水下遙控探測系統(ROV)系統和水文調查系統四大類。

其他的還有如超短基線水下聲學定位系統、聲學都卜勒海流剖面系統、CTD系統、地熱流探測系統等等,以及支持這些設備工作所需的船載設備,同時,還能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增、減或更換其他有關的設備。

安全性能

“海洋六號”穩定性好,安全性較高,配備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具備抗擊12級颱風,相鄰兩艙破艙不沉的能力。不過,“海洋六號”的搖擺周期較短,也就是說,在遭遇較大風浪時,會感覺搖晃得比較快,造成舒適度有所下降。

居住環境

“海洋六號”還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所有的住艙都配備有衛生間、淋浴設備,配有電視機,隨時可以收看衛星電視,所有的房間將來都可以上網際網路,船上還配有健身房、閱覽室、桑拿房等,為工作人員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工作條件。

“海洋六號”在設計上,嚴格地把生活區與機艙的處所完全隔開。配置的造水機有兩級過濾,可以達到純淨水的標準。同時,各層還分布有經紫外線消毒的直飲水的裝置。

考察任務

“海洋六號”科考船展示的從5100米海區採集的多金屬結核“海洋六號”科考船展示的從5100米海區採集的多金屬結核

2011年6月28日至10月25日,“海洋六號”首次從廣州啟航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開展重點區域多金屬結核區等資源、環境等調查工作以及相關基礎科學研究。此次考察歷時120天,航行1.8萬餘海里(約3萬多千米),順利完成中國大洋第23航次全部科考任務。

2012年5月,“海洋六號”深入南海北部區域,對那裡的可燃冰資源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調查海域包括瓊東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東沙海域等區域,調查的重點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礎上圈定重點勘探區域,為下一步更加精確的勘探工作做準備。

2012年6月6日,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在“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說資源話南海”活動中表示,“海洋六號”2012年將對南海可燃冰進行專項調查,2013年有望打鑽取樣。中國曾於2007年在南海發現可燃冰,但儲量、分布、厚度等尚不明確。一些報導中出現的數據大多是通過地球物理複雜公式推算出來的。

2012年7月16日,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獲悉,隸屬該局的中國大型遠洋科考船“海洋六號”在執行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警戒與保障任務期間,首次對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南端的“挑戰者深淵”進行了高精度多波束測量,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科研空白。

2012年9月18日,海洋六號船全體科考隊員經過108天連續奮戰,完成了返航途中的最後一個環境測站的作業。這標誌著海洋六號全面完成了大洋27航次的科考任務。9月19日凌晨1時,鋼纜保養工作結束,海洋六號船備車起航開往巴士海峽。9月20日下午通過巴士海峽,抵達南海回到中國。

2016年11月16日,“海洋六號”完成補給和人員輪換後從美國夏威夷碼頭起航,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2016深海資源調查任務。2016深海資源調查任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將在東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調查,為了解全球深海資源分布,對比不同構造環境下深海資源特徵和成因提供基礎資料。航次為期30天,預計停靠智利瓦爾帕萊索港。據首席科學家鄧希光介紹,這是“海洋六號”首次赴南半球開展深海資源調查,意義重大,屆時將採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相結合的調查方法開展調查。

2017年1月13日凌晨,“海洋六號”科考船“在結束與“雪龍”船的會師後,駛抵南極工作海域,開啟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專項科考第二階段任務。該階段任務將以地質取樣為主,兼顧完成多道地震等地球物理考察。13日晚間,在不斷改進作業手段的過程中,“海洋六號”在南設得蘭群島以北海域的第五次取樣獲得一米左右的沉積物樣本。

圖說世界

鈍口螈 外表很萌的六角恐龍
寄居蟹 寄居蟹上演交配狂歡季
盔犀鳥 頭胄貴如犀鳥象牙的鳥
犰狳 巴西世界盃吉祥物原型
旱獺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松鼠
雪豹 世界上最美的貓科動物
貓眼星雲 恆星爆發殘留貓眼星雲
好奇號傳回超萌自拍照

交通工具分類導航

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現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周圍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給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陸地上的汽車,海洋里的輪船,天空中的飛機,大大縮短了人們交往的距離;火箭和宇宙飛船的發明,使人類探索另一個星球的理想成為了現實。也許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觀光,我們的孩子可以到另一個星球去觀察學習。
船艦車輛鐵路車輛電動車
兩棲車輛高鐵火車索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