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國土資源部下屬的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性海洋地質調查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國家基礎性、綜合性、戰略性和公益 性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其前身是始建於一九六四年的原地質部海 洋地質科學研究所(南京)。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是國土資源部下屬的多學科、多功能的綜合性海洋地質調查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國家基礎性、綜合性、戰略性和公益 性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其前身是始建於一九六四年的原地質部海 洋地質科學研究所(南京)。 三十多年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全體海洋地質工作者艱苦奮鬥, 實現了"踏遍中國海、挺進太平洋、登上南極洲"的宏偉目標,在油氣資源調查、海洋工程地質與災害地質調查、大洋地質科學考察、南極科學 考察、新能源(天然氣水合物)調查、海洋高科技等領域成績顯著,提交了一大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地質勘查和科研成果報告,獲得了近百項國家、省部級地質勘查和科研成果獎,並培養、造就了一批富有獻身精神的海洋地質專家和高級科技人才。其下屬調查隊伍也被授予"全國功勳地質勘查單位"、地質礦產部"文明單位"、廣東省委、省人民政府"文明單位""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全局現有職工一千一百二十一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五百一十 一人,有一人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四人先後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一百一十五人(其中一十九名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擁有三艘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一艘鑽探、物探船和二艘運輸船,裝備了多套技術水平較高的海洋地質調查設備,基本能適應當今遠洋、近海、油氣、海洋地質、海洋工程等不同領域、不同作業的 要求,技術裝備總體水平已達到國際九十年代中期先進水平。固定資產達二億七千萬元。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積極開展國內外科技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質觀測所、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地學院、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及技術合作部、國際海洋金屬聯合組織、東亞、東南亞海岸和近海地球科學計畫協調委員會以及南太平洋套用地球科學協調委員會等國外機構和國際組織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卓有成效的合作,獲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此外,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擁有建設部核發的《海洋專項工程勘察》甲級證書,利用設備和技術優勢,積極開闢國內外海洋地質市場,先後完成了多項國際海底光纜的線址調查、廣東第一、二核電站基礎工程勘查、香港排污工程勘查、日本新瀉、對馬海峽地球物理調查、蘇丹港碼頭 修復工程、珠海伶仃洋大橋工程勘察、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工程可行性勘察等一大批國內外地質工程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