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浸酒

海桐皮浸酒方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聖濟總錄》。主要用於治熱毒風結成疽,腫痛行履不得。

基本信息

【配方】

海桐皮(剉)、五加皮(剉)、獨活(去蘆頭)、防風(去叉)、乾蠍(炒)、杜仲(去粗皮切)、牛膝(去苗浸切焙)、薏苡仁炒)各一兩,生乾地黃(焙)三兩。

【製法】

上九味,粗搗篩,生絹囊貯,以好酒一斗五升,浸於瓷瓶中密封,秋夏三日,春冬七日開取。

【主治】

治熱毒風結成疽,腫痛行履不得。

【用法】

食前溫酒三合,加至四五合,不拘時,甚者常充酒氣相續。
說明:①《普濟方》同上。②《醫部全錄》用法:食前溫服三合或四五合,不拘時,常令酒氣相續。余同上。③《奇效良方》各“海桐皮散浸酒方”,內容同上。

【來源】

《聖濟總錄》

中藥方劑之海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