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公園

海口公園

海口公園為開放式公園,園內種植著熱帶、亞熱帶植物1000餘種,幾乎是一個熱帶植物園。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海口公園海口公園

公園為開放式公園,園內種植著熱帶、亞熱帶植物1000餘種,幾乎是一個熱帶植物園。此外,園內有海南解放紀念碑,這座碑建於1954年,專門紀念長期在瓊島革命渡海作戰中犧牲的烈士。此外還有馮白駒將軍雕像馮白駒紀念亭

公園正門前的東湖和西湖猶如海口市區的一雙秀眼。東湖湖中有湖心島,面積約40畝,由九曲橋與陸地相連。

內部景觀

海口公園海口公園

在公園正門入口處為海南解放紀念碑,是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和渡海作戰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公園內建有瓊崖縱隊司令馮白駒將軍雕像和馮白駒紀念亭。

公園正門前有東湖西湖,如海口市區的一雙秀眼。東湖湖中有個湖心島,島上樓閣金碧輝煌,由九曲橋與陸地相連;西湖呈短脖葫蘆狀,水面寬闊。

公園內有小動物園一個,棲息著熱帶、亞熱帶動物,現又新辟了水族館。另外公園內種植著熱帶、亞熱帶植物1000餘種,也可謂是一個熱帶植物園。此外,公園裡新建遊樂場影視廳歌舞廳保健室小型球場兒童遊樂場等。

歷史記載

古稱“大英山”。這個方圓四百餘畝、海拔不足30米的小山包,自古就與英雄以及紀念英雄息息相關。 隋唐前,大英山北面臨海,今東西湖傳說是五龍“騰雲升天”、“掀浪入海”之深潭。既為“龍潭”,附近處所也就不凡:山北為“龍舌”,“舌”前一坡曰“龍舌坡”;山上三個村莊,分別名為波濤、波汶、波潮,自隋唐至明清乃至民國初年,一直就這么響噹噹地叫著。

相傳大英山立有四廟。一為伏波廟,為紀念漢兩伏波將軍開瓊置郡之功而建;二為關聖帝廟,為紀念三國忠義將軍關雲長而建;三為班帥廟,為紀念東漢班固班帥侯而建;四為何公廟,為紀念明代一何姓將軍而建。也許因為大英山為海口制高點,到了清代,守土軍士將此處闢為演武場,山頂建有演武堂,為官兵習武培訓之地。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大英山為日寇侵占,作為日軍高射炮基地。抗戰勝利後,這裡又成為國民黨四十六軍的炮兵要塞。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後,大英山回到人民懷抱,1954年4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在此建“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以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鬥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大英山真正開始成為現代意義的“公園”,則自上個世紀30年代始。

1935年10月,時任瓊崖綏靖公署專員的黃強將此處闢為“海口中山公園”,並開館展示瓊崖土特產與礦產標本。抗戰中,公園遭日軍毀壞。

1952年經海口市人大代表提議,此處復建“海口公園”。
1957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陶鑄蒞瓊,決定徵用山北農田開挖東西湖,建設“海口人民公園”。
1963年朱德委員長視察海南時,提議在公園內增設蘭花圃,公園的市民休閒娛樂功能遂逐步完善。
經過幾十年的改造、建設,如今的海口人民公園已經成為海南海口市民重要的休憩場所。眼下,海南海口市正在結合中心城區大改造,治理東西湖,打通大英山四周的圍牆,將這裡建設成為一個開放性的公園,形成海南海口市一個集文化、娛樂、體育、休閒於一體的公共活動區

文物保護力度

海口公園海口公園

據了解,在上世紀50、60年代,海口人民公園屬全開放式的,當時公園沒有圍牆。到了70年代初期,為了便於管理,海口人民公園四周才圍起了牆。面對如今沒有圍牆的公園,今天,有許多市民都談到一個擔憂:“拆掉圍牆後,少了外圍的保護,園內的樹木、園內等設施,特別是園內的文物,能得到有效保護嗎?”
“圍牆拆除後,從四面八方進來公園的人員明顯增多了,而一些損壞樹木等行為較之前有所增加。”海口市人民公園管理處有關人員介紹說,隨著人員的增多,確實帶來管理上的難題,包括園內樹木保護、設施管理及治安等方面。據介紹,為保護園內樹木、設施,自6月拆遷工作開展以來,海口人民公園管理處加強了保全巡邏,除增派人員巡邏外,該管理處還延長巡邏時間,要求人員進行全天候巡邏。
據介紹,公園圍牆拆除後,作為業主的海口旅遊投資控股集團也派出公司保全人員,進行24小時的值勤。此外,目前該公司已制定出了“施工期間公園古樹文物保護方案”,準備報政府部門審批。據介紹,按照該方案,施工期間公園內一些散落古物如建築石墩,該公司將採取集中存放以便加強監管;對於園內的一些珍貴樹種名木,將用圍欄圍起來以加強保護。有關負責人說,“一園兩湖”工程改造完成後,集中存放的文物將歸於原位。
確保“城市綠肺”基本功能

據了解,海口市預計通過半年的時間,在2007年1月1日前通過分階段的拆遷、園林景觀施工及東、西湖駁岸的改造,使“一園兩湖”環境發生顯著變化。
“一園兩湖”項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拆遷工作結束後,他們將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其中東西湖駁岸以及公園中心核區以紀念碑為軸心的兩個項目會先行施工,年底這兩塊地方會成效果。據介紹,由於東西湖駁岸由石頭壘起,給人感覺很硬。因此通過改造後的東西湖駁岸,會讓人覺得親切、自然。明年,市民在東湖還可看到一水景,即目前正在設計的東湖音樂噴泉。
“一園兩湖”是海口老城區內惟一的綠地水體,作為城市綠肺的基本功能必須絕對保證。據介紹,人民公園內樹木繁茂,但因缺乏管理而略顯雜亂。公園的地表面大多為土質場地,缺少灌木、草坪等植被,層次不夠豐富,景觀性不強。
據了解,作為業主的海口市旅遊投資控股集團在做項目已有生態方面的考慮,即對現有區域內的植被進行調查,充分保護和利用原地的植物,以向海口市民提供一個開放的城市綠化空間,“一園兩湖”中有許多植物的景色,如熱帶風光中的“一樹成林”特色,就在這裡有很好的體現。而在改造過程中,他們還將新種一些植物進行合理的搭配,如棕櫚科中的大王棕、棗椰、長葉刺葵、假檳榔等,都可作為姿態優美的孤立園景樹;海南的竹類種類豐富,可片植成竹林,或叢植於湖邊;充分利用榕樹的景觀,這樣形成的大量樹幹,大大增加層次和景深。
國內公園拆牆行動

拆除公園圍牆向外透綠行動,在內地一些大城市早在前幾年就已經開始了。截至目前,瀋陽、上海、哈爾濱、長沙、北海、珠海、呼和浩特、合肥、西安等城市的全部或部分公園均已拆除了圍牆,將園區與街區有機融合起來,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點。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廣西北海市。據了解,早在2003年,該市就拆除了市區三大綜合性公園(中山公園、長青公園、海濱公園)的圍牆,免費向公眾開放,率先成為廣西各大城市中所有公園均無圍牆的城市。而青島、珠海、瀋陽、成都行動更早。據了解,青島市文化公園是1999年拆牆透綠對市民開放的,卸裝後的該園還增加了11處面積不等的文化休閒廣場,增設了許多休閒坐椅,將園內原本破舊的亭台樓榭整修一新,成了市民納涼、聊天、唱戲的好去處。2001年,珠海、瀋陽、成都等大城市也先後開始拆除公園的圍牆。
2006年,合肥市也對環城公園實施拆牆透綠工作,除特殊單位因工作需要必須保留外,把實體圍牆一律拆除,將混凝土實牆改造為透空的鐵欄桿圍牆。
在不少城市,昔日公園如今已成為敞開式的市民公共活動場所。但隨之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園區管理難度加大,一些園區環境遭破壞事情時有發生。

關於大英山

大英山是一個方圓四百餘畝、海拔不足30米的小山包,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自古就與英雄以及紀念英雄息息相關。隋唐前,大英山北面臨海,今東西湖傳說是五龍“騰雲升天”、“掀浪入海”之深潭。既為“龍潭”,附近處所也就不凡:山北為“龍舌”,“舌”前一坡曰“龍舌坡”;山上三個村莊,分別名為波濤、波汶、波潮,自隋唐至明清乃至民國初年,一直就這么響噹噹地叫著。
  相傳大英山立有四廟。一為伏波廟,為紀念漢兩伏波將軍開瓊置郡之功而建;二為關聖帝廟,為紀念三國忠義將軍關雲長而建;三為班帥廟,為紀念東漢班固班帥侯而建;四為何公廟,為紀念明代一何姓將軍而建。也許因為大英山為海口制高點,到了清代,守土軍士將此處闢為演武場,山頂建有演武堂,為官兵習武培訓之地。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大英山為日寇侵占,作為日軍高射炮基地。抗戰勝利後,這裡又成為國民黨四十六軍的炮兵要塞。
1950年5月海南解放後,大英山回到人民懷抱,1954年4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在此建“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以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鬥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而犧牲”的革命烈士。

公園改造

4種方案治理東西湖兩湖水

為引入活水、改善水質和景觀,改變目前東西兩湖“死水一潭”的局面,設計單位提出了4種方案:

引海水方案

此方案在以往歷次規劃方案中都有提到,但遭到專家與領導的一致反對。海水的引入,會改變土壤酸鹼成分,造成周邊植物死亡,所以此方案基本不可行。

引井水方案

目前東西湖中,東湖已開鑿一口水井,定期排入東湖,再由東湖排入西湖,東西湖之間有湖心橋,橋下放有一個水閘,當東湖水達到一定量時,就開閘排水至西湖。據有關專家介紹,利用井水(地表水)也未必就會造成地下水缺乏。

從外部水源引水方案

徹底整治東西湖水,從長遠來看引水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整治東西湖環境是百年大計,若不徹底解決水源問題,很難達到可持續發展。據目前了解,引水水源有兩處可供選擇:一是南渡江水,二是金牛嶺公園水庫。上述兩處水源均可通過地勢高差鋪設管道由泵抽取。但本方案還需作投入產出分析。

蓄水及就地治污方案

蓄水就是通過各種集水設施(如鋪設周邊雨水管)設定雨水管網、建設蓄水池,充分利用和收集人民公園雨水,使之匯入東西湖,這是生態的一種方法,若有效利用年降雨量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與此同時,在人民公園建設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將雨水和東西湖水就地作處理,循環使用。但該方案還需下一步作具體詳細的分析和設計。

專家觀點

拆出綠色水系拆出垂直布局

海口市規劃局副局長姚繼韻教授:過去的海口,可以用“失落的記憶、失調的比例、失策的平衡、失誤的布局”來概括。怎么改?首先是拆!拆出綠色水系,拆出垂直布局,拆出空間之後,找回文化,服務市民,服務遊客。譬如,把得勝沙、中山路、博愛路、文明西路等改造成步行街,把它們和南洋老街串通一氣。“一園兩湖”活起來了,火山口、紅樹林、海底村、西海岸等等就會慢慢帶起來,形成立體的文化景觀。

建議改名為大英山公園

海口市社科聯副主席蒙樂生:海口市人民公園是海口市人民最早擁有的城市公園,1962年海口大英山公園經改造後更名為海口人民公園,同年6月對外開放。從地勢地貌來看,它是海口城市龍脈的龍首,東湖西湖兩泓湖水,則仿佛龍眼雙眸。從自身的文化內涵來說,它具有非常豐富深厚的積澱:早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驛站,如今是海口歷史文化的視窗。

這裡是海口人民最早的生活中心,今天對它進行改造,就應該從海口人民的歷史記憶和現實需要出發,恢復公園的文化傳統。人民公園這個名字全國都用,沒有特點。建議改為大英山公園。

希望改造後繼續免費開放

海南大學旅遊學院游長江教授:我們作了一個調查,在海南文化特色選項上,選“熱帶海洋文化”的占83%以上。熱帶陽光充足物產豐饒,所以休閒是其最大特色。“一園兩湖”最早應該也跟廟會一樣,是生活和休閒的中心。本土文化應該考慮從這一角度去恢復,百姓的自娛自樂、移民城市的豐富多元,等等。再搞些雕塑、噴泉什麼的,效果就出來了。

再就是希望公園整治提高后繼續免費開放。怎么維持?可以考慮採取商業運作和非商業運作相結合的操作模式,堤內損失堤外補。

文物遺址

當年,大英山有“四廟三庵七井五橋”,文化底蘊相當豐厚。

四廟

伏波廟、關聖帝廟、何公廟和班帥廟。伏波廟在波濤村南邊,為紀念兩伏波將軍開瓊置郡而建;關聖帝廟在波潮村,為紀念三國關雲長而築;何公廟在波潮村東南側,為紀念何大將軍而建;班帥廟在波汶村,為紀念東漢班超帥侯而築。

“四廟”早已損毀,遺址仍殘存不少文物。尚存石匾一方,上有“德配穹窿”四個大字,左下書有“萬曆戊申?公元1608年孟冬吉”字樣,右下落款為“蓬萊仙客倪涼題”。

三庵

廣濟庵?法隆寺、積善庵?寺和斗母庵。法隆寺在伏波廟後面,有側門相通,乃波濤村民所建,主僧為維安;積善寺也在是波濤村,位於伏波廟西南面,主僧為慶元;斗母庵系波潮村民所建,在今公園花店南側。

七井

分布各村,最著名的是波汶村的“田螺井”,其水所制之豆腐,鮮嫩香滑,故有“豆腐井”之稱。該井位於公園東北隅,遺址尚在。

五橋

分布四周山下:其一,在公園大門,通海口西門;其二,在波汶村路口,通往紅坎坡;其三,在今市委招待所門口,通往府城;其四,在花園酒家旁邊,通往龍昆、秀英;其五,在波潮村西北面,通往銅鑼園、鹽灶八村。

氣候狀況

海口全年的平均溫度都在20℃上下,其9月,是降雨高峰期;不僅如此,6至9月間又是颱風季節,在此期間,海口常受8級以上的強颱風襲擊,平均每10天就會有一天刮颱風。

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是海口旅遊的黃金時間
門票:2元。

交通指南

民航: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距市中心20公里,有30餘條航線通達國內各大城市,並有飛香港曼谷新加坡吉隆坡等航線。
鐵路:海南至廣東的跨海鐵路已經開通,也可從海口購火車票,從湛江、廣州火車站到達全國各地。
公路:海口是海南全島公路網的總樞紐,東線和西線高速公路是通達各市縣的快速幹道,東線高速公路全長270公里,西線高速公路全長350公里,中線高速公路尚在建設中。海榆東中西三條國道聯接著省內各主要鄉鎮。海南省汽運總公司日均發車200餘班,通往島內各地,途經諸多旅遊景點。附:公路客運車次表
船運:秀英港海口新港每日都有客輪經返於廣州湛江北海海安等港口,並有定期客輪直駛香港

中巴:中巴是海口市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市內交通基本順暢,很少發生堵車。如果想隨時感受民情風俗的話,可以租腳踏車出遊,既經濟又能放鬆身心。中巴車票價主要有1元和2元。
公車:市內公共汽車票價1元。乘公交2、10、15、16路均可到達。
計程車:海口市各類計程車起步價10元左右。

海南著名旅遊景點

山清水秀的海南島,有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浩淼的南海上。寶島大地,步步皆詩,處處是景。遼闊廣袤的海域、旖旎秀美的熱帶風光,讓你產生夢幻般的遐想;陽光、沙灘、椰林、藍天、碧海、綠野,使你在大自然中流連忘返;古人足跡、名寺古剎,令你撫古悠思;奇花異草、靈禽珍獸,使你大開眼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