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河鄉

浯溪河鄉

浯溪河鄉,位於湖南省桃源縣,民國時因湖南省祁陽縣的浯溪而稱浯溪鄉。

基本信息

簡介

浯溪河鄉,民國時稱浯溪鄉,1961年稱龍潭橋公社,1981年更名為浯溪河公社,1984年始稱浯溪河鄉,並沿用至今。1934年,賀龍、蕭克率工農紅軍在此打響著名的浯溪河戰役。浯溪河鄉位於桃源縣中部,沅水支流白洋河中游,東南與青林、深水港鄉接壤,西面與三陽鎮、太平橋鄉抵界,東北面與漆河鎮楓樹鄉隔河相望,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161畝,其中水田19685畝,旱地3476畝。全鄉轄13個行政村,13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315人,其中農業人口12683人,非農業人口632人。境內水陸交通方便,自然條件優勢,物產資源豐富,富產稻穀、油菜、木材、豬、牛、家禽、鮮魚。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8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3468萬元。
—農業生產持續上升。為提高單產,全鄉先後引進、選育、推廣糧、棉、油各類農作物優良品種50多個,開發利用農家優良品種12個。2000年以來,全鄉先後推廣湘晚秈5號、中健2號,每年發展優質晚稻10000畝,成為市金健米業的優質稻種植基地之一,優質稻已成為全鄉的拳頭產業和特色產業。2006年還引進新型產業,種植青蒿3000畝,可為民眾增收近80萬元。發展雙低油菜,推廣面積達1400畝。
—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全鄉形成了以楊家港村為主的禽蛋養殖基地,以彭家坪村為主的三陽大種雞繁養基地,以浯溪河村為主的網箱養魚基地,出現了向洪儒、王文志等養殖大戶85個,形成飼養、加工、銷售一條龍的新格局,養殖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52%。
—林果產業進位升檔。抓好水果品種改良,全鄉引進沙田柚、桃源大柚5500畝,高位換冠嫁接無核柑桔3000餘畝,建立了飛龍山村百畝優質水果—天草蜜桔基地,杉元村500畝優質乾果—皇冠板栗基地。戶平達到1畝優質水果。2005年,與金太陽公司合作,荒山造林,種植歐美黑楊4000畝,產生了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水利建設持續增強。近幾年來,全鄉共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完成了三座病險小(二)型水庫整治,維修了彭家坪渡槽,整修了10.3公里的三里溪乾渠,並高標準水利護砌渠道8800米。2005年還對三里溪乾渠徹底清淤掃障,並高標準土台渠達標1公里,解決了乾旱死角
—鄉鎮企業難中求進。通過加大投入,轉換經營機制,使九龍大米廠年加工大米上升噸,產值200多萬元,產品精包裝後直銷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姚志文磚廠每年解決56人勞動力就業,利稅10萬元。對鄉機械廠實行租賃承包,使其年產值達500萬元,上交稅金5萬餘元。2005年,全鄉工業總產值達9556萬元。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鄉先後投入資金20餘萬元,對有線電視網路進行了全面改造,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生活。2004年,投入資金380餘萬元完成了“三黃線”、“老浯線”10公里水泥硬化,改變了交通落後的面貌,籌措資金30萬元,建成了擁有100個床位,1008m2的花園式敬老院,成為五保老人安享晚年的樂園。投資42萬元新建了浯溪河中學綜合辦公大樓,改善了師生的生活條件。籌資70餘萬元於2006年5月,建成了浯溪河鄉政府辦公大樓,為幹部職工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