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伯相交數猜想

法伯相交數猜想是1992年瑞典數學家法伯提出的關於曲線模空間萬有環結構的系列猜想。它的研究能夠加深人們對重力場(地球重力的空間)和曲線模空間的認識。

簡介

法伯相交數猜想是世界著名數學難題。
1992年,瑞典數學家法伯提出了關於曲線模空間萬有環結構的系列猜想。過去十幾年裡,法伯猜想是曲線模空間領域的核心問題之一,出現在許多重要著作和文獻中。美國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數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其中,法伯相交數猜想是法伯猜想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它決定了萬有環的結構。

猜想證明歷程

1998年,兩位美國數學家證明法伯相交數猜想可以從關於格羅莫夫—威滕不變數的Virasoro猜想得到。但是這涉及到一個龐大的體系,掩蓋了模空間本身的性質。對於法伯相交數的組合本質,仍然是一個未解的謎。
正是為了揭示法伯相交數的組合本質,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瓦開與兩位著名的加拿大組合學家,在他們2006年的文章中,利用局部化技巧,部分證明了法伯相交數猜想對應於標示點個數小於等於4的情形。

中國數學家的成就

2008年8月,中國浙江大學數學中心劉克峰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徐浩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藉助計算機,推導出相交數的新遞歸關係,並由此給出了法伯相交數猜想最為直接和簡潔的完整證明。
在得知自己的學生破解了這個世界數學難題後,著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在浙江大學向他們表示祝賀。“浙大數學中心解決了這個著名世界難題,我非常興奮,祝賀你們!浙大的學生是世界一流的!這個難題哈佛沒能證明,你們卻證明了!”2008年8月13日,丘成桐在向自己的學生劉克峰表示祝賀時高興地說。
2008年年3月中旬,因懸賞世界7大數學難題出名的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和加拿大國家數學研究所——班福數學研究所聯合邀請全世界40多位著名數學家,舉行“曲線模空間的最新進展”討論班,圍繞“法伯相交數猜想”開展專題討論。就在研討班舉行的前一天,瓦開教授收到浙江大學數學中心證明“法伯猜想”的預印本。瓦開教授興奮地評價:這個證明簡潔極了,漂亮極了!他在這次研討會期間的報告中,專門介紹了這項證明。結果,為期一周的討論班上,許多參會學者紛紛研讀浙大的這一成果。數學家們認為,這個證明獨闢蹊徑,非常成功。

相關內容

丘成桐
浙江大學
劉克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