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古建築

泉州港古建築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東及石獅市境內,距泉州市區10公里。古稱後渚港,負山面海,扼晉江、洛陽江出口處,宋元時期商賈雲集,是泉州出海重港。鄭和航海曾在此停泊。出土文物有泉州灣宋代海船及宋元外僑宗教石刻、外銷陶瓷。附近金山上有南宋觀象台望雲樓故址。明代抗倭舊址金山寨,寨牆周長85米,花崗石砌成,保存尚好,附近還有古碼頭遺址。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福建省
泉州港古建築VI-580

簡介

..
泉州港古建築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東及石獅市境內,距泉州市區10公里。古稱後渚港,負山面海,扼晉江、洛陽江出口處,宋元時期商賈雲集,
..
是泉州出海重港。鄭和航海曾在此停泊。出土文物有泉州灣宋代海船及宋元外僑宗教石刻、外銷陶瓷。附近金山上有南宋觀象台望雲樓故址。明代抗倭舊址金山寨,寨牆周長85米,花崗石砌成,保存尚好,附近還有古碼頭遺址。 泉州古港由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等組成。其中刺桐港是宋元時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泉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古港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線。港口興,泉州興,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構成的古刺桐港(亦稱泉州古港)。刺桐港是宋元時期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古代中外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建築

歷史上說的古泉州港,是泉州地區“三灣十二支港”合成的集群海港的總稱。即泉州灣(洛陽港、後渚港、法石港蚶江港)、深滬灣(祥芝港、永寧港深滬港福全港)、圍頭灣(圍頭港、金井港安海港、石井港),此外還有崇武、秀塗、石湖等港口。
..

此次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泉州港古建築包括姑嫂塔、六勝塔、真武廟、石湖港、文興碼頭、美山碼頭。
姑嫂塔,又稱“關鎖塔”或“萬壽塔”,它建於南宋紹興年間的公元1131年-1162年,迄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泉州府志》上稱它“關鎖水口鎮塔也,高出雲表,登之可望商舶來往”,可見,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為航標的。
蚶江港附近有石湖港,南邊的金釵山上,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有六勝塔。六勝塔,又名萬壽塔,俗稱“石湖塔”。它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元代建築物。遊人援塔登頂,可以俯瞰來往如織的海中舟楫;遙望隱約出現的清源、紫帽諸山,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南則與“姑嫂塔”遙遙相對。每當朝陽霧色,染萬頃碧波,五彩繽紛,遊人至此,如臨蓬萊仙閣,確實是處值得遊覽的好地方。
美山渡則是宋至清代的古建築,位於豐澤區東海街道法石石頭街尾江濱處。地理位置重要,處於江海交匯處的咽喉地帶,遠處可達石湖港、姑嫂塔,內航可直達晉江內河。美山碼頭北側有泉州市級文物單位美山天妃宮,祀海神媽祖。該宮由照牆、山門、大殿、兩廂廊等組成的完整建築群。該宮在正德年間曾作為廣東高州一帶人海上販運入泉的聚居地———高州會館。當時,這一帶還設有河泊所,清代時設有文館、武館及海關。
弘揚海洋文化,增強海洋意識,發展海洋經濟,重振古港雄風。如今泉州人關注海洋,親近海洋,以更加開放的胸懷來審視泉州綿延千載的古港文明和海絲文化
真武廟始建於宋代,“為泉郡守望祭海之所”。
..
該廟宇有多元宗教海神信仰的重要史跡,同時也體現了海峽兩岸人緣、文源、地緣、法源、宗教信仰的相近。1997年真武廟玄天上帝在台灣進行為期35天的巡禮弘法,引來台灣同胞慕名進香。此後,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前來祭拜,兩地寺廟人員往來也日益頻繁,真武廟已成為閩台兩岸重要的民間文化交流活動。
2002年真武廟被列為泉州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考察點,市、區兩級政府及文物主管部門進行了全面的立面整治,建成了以真武廟為名稱,以蚵殼厝建築工藝為主體的真武廟美食城,整個文物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今年5月,真武廟被評為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澤區有關方面表示,該區將以真武廟晉升國保單位為起點,合理利用好真武廟這一文物資源,打好“海絲文化”旅遊品牌。

泉州古建築特點

1.皇宮起
官式大厝也稱皇宮起,是泉州傳統民居的典型。關於皇宮起的來歷,泉州有個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傳說五代十國時期,閩王王審知因皇后黃惠姑(今惠安縣張坂鎮後邊村人)家鄉濱海風烈,老家日出十八大窗,雨來十八漏空,因此特意恩賜黃皇后汝母厝皇宮起。然而由於在泉州本地話中,你母和你府的發音是相同的,這樣,就使得恩賜皇宮起的範圍由黃皇后娘家一家,擴大到泉州一府。於是乎,形成了千百年來,泉州晉水間別致典雅、富麗堂皇的皇宮式古民居建築。
..

官式大厝的布局,具有按中軸線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其間數取奇數,一般作三開間或五開間,進深有一進(一落)、二進、三進,乃至四進、五進。大門左右各有一間下房,合稱下落。下落之後為天井,天井兩旁各有一間廂房(或稱崎頭)。過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間是廳堂和後軒,它的左右各有前後房四間(俗稱大房、後房),是住室和起居間,合稱上落。上落的房間也有講究,兄弟分家時,以東大房為尊,其餘類推。
..
光廳暗房是泉州傳統民居的特點。廳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寬敞明亮。而臥室房門懸掛布簾或竹簾,房頂天窗很小,房內幽暗。有的大厝前面加門庭(俗稱大埕),東西兩側和後軒外面加護厝,有單護厝、雙護厝、環護厝之分,作臥室或雜物儲藏間用,並且在門庭四周築起圍牆,成為一個封閉型規整獨立的建築群。為了避免外人窺視院內活動,大門只有逢大事時才開啟,入門處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風,平時都由兩側邊門進出。室內地面鋪砌耐濕耐磨的紅方磚,窗欞門扉則雕縷花鳥,山水、人物等圖案。廳口、天井、廂房、牆礎、台階、門庭等鋪砌平整條石,四周牆面貼砌紅磚,並構成各種幾何形或吉慶喜彩的圖案。大厝屋頂多為懸山式曲線燕尾脊,屋面鋪設紅瓦間瓦筒,檐口裝配瓦當和滴水。而下房、廂房、護厝等次要房屋,則多為硬山式屋頂或馬頭式山牆。豪華仕紳的住宅,還在宅外增闢花園,園內挖池壘山,構築亭榭,為居宅錦上添花。
官式大厝在建築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肅穆大方,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氣氛,又讓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泉州現存明清時期官式大厝的典型代表,有南安官橋的蔡資深古民居建築群和第石井的中憲,晉江的楊阿苗故宅和青陽的莊用賓故居等。如此,兒時我家的房子就是典型的“皇宮起”,為二進三開間格局。一間下房作為飼養動物的地方,另一間為廚房,中間大門旁被改良成了一個房間用以出租。天井旁的廂房也被用來出租。正中的大廳貢有“公媽桌”供奉神明和祭祀先祖。大廳開有天窗,合乎光廳的稱法。奶奶住在後軒,爸爸和叔叔分別住在東西大房。後房也用於出租了。房間裡只有小小的天窗,掀開竹簾進入屋內,要開燈才能亮堂。最懷念的是天井裡的水井,冬暖夏涼。木盆,老花貓,石臼製成的盆景盆,以及大門口兩幅被偷兒剜走的壁畫。
..

2.洋樓
..
洋樓是沿海僑鄉一種中西合壁式民居,俗稱番仔樓,大多由在海外長期生活過的華僑構思設計,既表現出西洋的建築風格,如科林多式的圓形廊柱、綠釉面的瓶式欄桿以及百葉窗等,又保留有泉州傳統民居官式大厝的特色,如龍脊鳳檐、華麗外飾,磚石結構的門庭垣牆、樓房前後的花圃林木等。也許是與主人衣錦還鄉、榮宗耀祖的心理有關,洋樓在設計建築時,並不注重內部使用功能的改善,而是力求其外觀的豪華氣派。並在住宅正門的石匾上,極其醒目地鐫刻上本屋主人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祖源,如李氏隴西衍派、陳氏穎川衍派、林氏九牧傳芳等等,大門的兩邊以及石柱上,大多刻有隱含主人名字的冠頭對聯。這種中西合壁的洋樓,從平面布局到外觀裝璜都已經突破泉州人傳統居住習俗,從而往往成為外地人對泉州僑鄉民俗的第一個印象。
3.燕尾脊
在華僑眼中,唐風宋韻猶存的燕尾脊民居,是其根脈之所系,精神的家園。燕尾脊也傳遞著一種美好的願望和情愫。以往,華僑大多將妻子留在家鄉,獨自一人遠涉重洋。番客嬸(華僑的妻子)獨自在家,寂寞煎熬,忽然聽到燕語呢喃,春天的信使翩然而至,真是一種莫大的慰藉。成雙成對的堂前燕,從此被僑鄉人民奉為吉祥物。燕尾脊民居是時代的見證。到泉州南建築博物館去參觀,那裡匯聚著歷史文化名城最為古老、傳統的積澱。南建築博物館展館展示900餘幅表現各種閩南建築類型、建築構件的圖片,以及多方蒐集來的石、木、磚建築構件、雕刻和建築梁構實物,傳統民居模型。
4.出磚入石
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築中一種十分獨特的砌牆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和紅磚交壘疊砌,因其外觀而得名。相傳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地震過後當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構築成了這樣一道獨特的牆體,後來被人們廣泛套用,沿襲成風。用這種方法砌成的牆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傑作。
..

古民居中屋檐上的水車堵,屋檐下的鳥踏,牆上出磚入石,屋脊上的翹脊曲線優美,十分清秀,給人一種騰飛的感覺,和北方民居建築上屋脊那種莊嚴、平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紅磚白石雙撥器,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樑畫棟皇宮石,土樓木樓還有中西合壁。這一切都是閩南古建築文化的特色,是它的獨特個性,它從一個側面反映著這座有著數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的風采。
5.泉州天后宮
天后宮現在的建築群還保存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建築,這些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以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年代最早而著稱於世的古蹟,1987年天后宮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東西兩廊及兩軒和寢殿,均由國家文物局撥出專款依原貌修繕。東西兩廊原置配神二十四司,現改為閩台關係史博物館陳列室。寢殿又稱後殿,殿前檐柱保存一對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柱上接木柱,刻有楹聯“神功護海國,水德配乾坤“。泉州天后宮素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大陸媽祖廟中惟一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
..
護單位。
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當時,城區南門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廟宇規模有三殿、山門、兩廊、兩亭。宋元時代,泉州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齊名,是世界上最大的對外貿易港之一,與歐亞各國有著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歷史上,由於媽祖故里莆田隸屬泉州管轄,也由於泉州在宋元時期為世界最大的對外貿港口之一,許多移居海外的泉州籍移民經常到天后宮迎接媽祖赴海外奉祀。媽祖信仰隨泉州海外交通的發展、海交貿易的興盛及移民熱潮的興起而遠播台、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地,影響深遠。因泉州古稱溫陵,故有“溫陵媽祖”之稱。台灣及東南亞各國的眾多媽祖廟都由泉州及湄州天后宮“分神”而立。由於同源同宗,親緣相承,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台胞和海外僑胞前來泉州天后宮朝拜,共仰海峽女神。宋元時期,泉州的造船業也著稱於世,當時國家出海貿易的船舶多為泉州所造。元代,泉州和海外通商的國家多達90多個,海上巨船入港有時多達300多艘,元政府為了漕運、海運的順利,就多次詔封媽祖,以祈求媽祖的庇佑。明永樂五年(公元1405年)出使西洋的太監鄭和,奏令福建鎮守官重新其廟。此後朝廷遣派對外使節出使琉球、爪哇、滿刺加等國,行前經常到天后宮祭拜。
..

建置於宮內的閩台關係史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台灣歷史上淵源關係的專題性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近期已舉辦“閩台民間藝術展”、“泉州古今字書展”、“閩台民俗風情攝影展”等展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