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關帝廟

泉州關帝廟

在福建泉州,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關帝廟,位於塗門街街與清淨寺毗鄰(另一座:東山銅陵關帝廟),每年到兩處進香的都有數十萬人,其中不少是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泉州關帝文化作為閩南文化乃至閩台檔案重要的一支,為促進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概述

泉州關帝廟泉州關帝廟

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人文薈萃,有“海濱鄒魯”之稱,民間信仰文化豐富,被稱為“泉南佛國”。如果你從泉州的街頭走過,你會看到一座座莊嚴古樸的寺廟,開元寺、承天寺、天后宮、清真寺和關帝廟等等。雖歷經千百年的風雨,這些神廟依然矗立在泉州街頭,見證了泉州古城的歷史變遷,成為泉州人最值得驕傲的文化名勝古蹟。
泉州是民間信仰最集中的地方,有道教、儒教,民間信仰接近儒教。儒教的神很多,也就是多神信仰。一間廟裡擺關公、土地公、張飛等等。台灣的廟與泉州特別是關帝廟一樣,都是多神信仰占主要。

廟名淵源

正大門上懸掛著“關岳廟”字樣的牌匾正大門上懸掛著“關岳廟”字樣的牌匾

核心提示:說到市區塗門街“關帝廟”,泉州人沒有不知道的。但是廟牌匾上寫著的名稱是關岳廟,這是因為這裡合祀著關羽與岳飛。昨日早上,兩尊2米多高的雕像——關羽的赤兔馬和岳飛的白馬出現在泉州關岳廟門口,以替換兩尊原本放在這裡的舊雕像,成為塗門旅遊街上的一道新景觀。

關岳廟前添新景:關岳廟山門兩側是馬殿,右邊供奉關羽的赤兔馬和一紅面馬夫;西間供奉岳飛的雪青騏驥和一白面馬夫。因原本的兩尊雕像都已年久老化,今年5月份,通淮關岳廟便請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重新設計和雕塑這兩尊雕像。兩尊雕像神態逼真、栩栩如生,其中嶽飛的白馬有馬鞍,而關羽的卻沒有,可見作者的細心與深厚的功底。

“兩尊雕塑花了三個多月時間。”盧思立介紹說,關羽、岳飛兩人所處的時代相差800多年,他事先查閱了大量資料,“尺寸雖一樣,但服飾與造型卻有很大區別,比如說三國時期還沒發明馬鞍。”這次重新雕塑的赤兔馬和白馬雕像高達2.32米,比原先的馬更加雄壯威武,關公和岳飛的馬夫也有1.8米高。

彩繪後的雕塑煥然一新彩繪後的雕塑煥然一新

改名時間已近百年:泉州通淮關岳廟,創建於什麼時候,已無從考證。據《通淮關岳廟志》記載,在明萬曆年間曾重修過,基本上可以斷定關岳廟建於明朝之前。考古工作者劉志成認為應該始於南宋,“北宋時期是個小廟,叫宴公廟”。

之所以通淮關岳廟劉志成告訴記者,塗門街在古代叫通淮街,“當時泉州城一共有七座城門,每座城門均有一座關帝廟。”前面加上街道的名稱是用以和其他的關帝廟區別開來。現在市區還剩兩座,另一座在水門巷,也叫“三義廟”。
“以前叫關帝廟,供奉的是關公。”說到關岳廟的由來,泉州通淮關岳廟負責人吳金炎先生告訴記者,1914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北京鼓樓西興建關岳廟,將關公與岳飛合祀,祈望北洋軍將領能與關公和岳王爺一樣勇武善戰。當時,全國的關帝廟都陸續改名,於是泉州關帝廟就改成了關岳廟,同時供奉關公與岳飛,並且延續至今。泉州的關岳廟關公有神像,而岳飛沒有,只有一塊聖旨牌。目前,泉州各縣(市)區關帝廟還有不少,其他的都叫關帝廟,叫關岳廟的只有這一座。

雕塑家對雕塑進行最後的加工雕塑家對雕塑進行最後的加工

廟雖小名氣卻大:
“別看我們廟雖小,但名氣卻不小。”吳金炎向記者介紹說,在台灣不少關帝廟、關岳廟、武廟基本上是由泉州關岳廟分爐去的。關帝廟、關岳廟在台灣的香火也很興旺,因為這層關係,許多台灣同胞對泉州關岳廟都懷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台灣同胞對關帝信仰的認同也是一種對祖國文化的依戀,“這也是關帝信仰在台灣得到廣泛傳播、盛傳不衰的原因。”

歷史

通淮廟的歷史1000年,但當時是服侍水神閩南在水域邊,很多閩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明鄭和下西洋,幾次在泉州起船,所以最早泉州神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關羽,下令泉州七個城門要建七座關帝廟。當時泉州剛經歷改朝換代,經濟不發達,要建一座廟不是很有能力,就將這間水神廟換作關帝廟。這樣,從明初到現在已有600年的歷史。
600年來,泉州七個城門的這七個關帝廟香火興盛。由於當地人非常信仰關帝,除了這七座廟外,各處街道都建了一些小廟宇。到了清末,泉州城服侍關帝的廟宇達到了100多座。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僅剩下了幾座,而香火最盛的依然是這座通淮廟。在很多人心目中,關公是神通廣大、有求必應的神明。因此,不論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職,他們都要到關帝廟抽籤,希望得到指點,以求心理上獲得安慰,而籤詩就成了人們與神明溝通的方法。與其它寺廟相比,關帝廟的這部籤詩文字更文雅,很準,內容更豐富,這無疑也吸引了更多的信徒。
宋元以來,泉州當地商業貿易盛行,傳統商業文化強調經營者要具有“守信用、重承諾”的美德,而關公形象則成了這種美德的代表,被奉為商業的保護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武財神”。凡作生意的人,都要到廟裡來求財祈福,並捐一些香火錢。特別是近年來,泉州經濟飛速發展,晉江、石獅等縣市經商致富的人常到通淮關帝廟來燒香捐錢。而關帝廟也將這些香火錢的一大部分拿出來作善事,救災辦學。
關帝信仰當年通過移民傳入台灣,在台灣先民的心目中,關帝作為來自故鄉的神明,既能一如既往地保護他們,還是他們心目中故鄉文化的一種象徵。因此,台灣先民對關帝信仰的認同也是一種對故鄉文化的依戀和對故鄉文化的認同,這也是關帝信仰在台灣得到廣泛傳播、盛傳不衰的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