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脊

燕尾脊屋頂正脊,也稱中脊,正脊兩端線腳向外延伸並分叉,即燕尾脊、燕仔尾。廟宇、祠堂及大厝中多使用燕尾脊。假四垂屋頂流行於閩南漳州、同安、廈門地區。

按照閩南民間的說法,只有舉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使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地域上,泉州地區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現象十分普遍,至漳州、同安一帶民居則使用相對較少。所謂的“皇宮起”大厝,大多使用燕尾脊,稱“雙燕歸脊”。 台灣民間也有相似的說法,林道衡先生記曰:“明清時代,在福建南方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有中了舉人的人家,才能蓋燕尾型的房子,一般人家只能蓋馬背型的。這個習俗傳到台灣,南部地區倒是奉行不渝,可是北部各地就不大理會這一套了,只要有錢,不管有沒有功名,也照蓋燕尾型的房屋不誤,台北市及台北縣偏多燕尾型的古屋,即因此故。”閩南、台灣兩地民間都認為燕尾脊等級高於馬背,而燕尾脊也只在某些地區流傳。脊皆用紅磚砌成。在結構上,常見的正脊有兩種,一種稱“鼎蓋脊”,斷面呈工字形,束腰(脊堵)處常作花磚、貼上陶瓷等各種複雜的裝飾;還有一種稱“花窗脊”、“車窗脊”、“梳窗脊”,在束腰處以空透的紅色或綠色花磚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