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

沭陽

沭陽(Shuyang),簡稱沭。因位於沭水之陽而得名,是江蘇省人口最多的縣。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省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地處徐州、連雲港、淮安、宿遷四市結合部,屬魯南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淮海經濟區、沿海經濟區交叉輻射地帶,是江蘇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沭陽歷史源遠流長,自秦設縣治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沭陽是兩漢文化發源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虞姬故里、花木之鄉、江淮明珠之稱。沭陽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花木之鄉、全國文明縣城、江蘇省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色小康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科技先進縣。沭陽是江蘇省三個省直管縣試點之一。2012年沭陽縣成功躋身全國百強縣,位列全國百強縣第57位;2013年,位列全國百強縣第51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沐陽古栗林晨霧沭陽古栗林晨霧
沭陽建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境內有魯成公 九年(公元前582年)建的郯子國 ,在今日沭城西北20公里處,仍可尋到留下的一片廢墟。
前漢時東海郡的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渣、懷文、服武等古城,皆在境內。後漢,建陵縣併入厚丘縣。至晉,陰平縣也併入厚丘縣。宋元嘉十二年,廢厚丘縣為襄賁縣,直到北周建清六年556年)改懷文縣為沭陽縣,縣名沿用至今。
沭陽夏商時屬徐州 ,周時屬青州,春秋 末期為魯國南境,戰國時屬楚國 ,秦初屬薛郡,後屬郯。
西漢置厚丘縣,隸屬東海郡,立陰平、建陵兩侯國。三國時立東海國,領厚丘、陰平、建陵等11縣。
南朝宋文帝 元嘉四年,併入襄賁,另置僮縣。梁武帝 天監五年,廢僮縣,置僮陽郡。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549)改僮陽郡為沭陽郡。
北周建德七年(578)始定沭陽縣名。
隋文帝開皇年間隸屬海州,唐高宗總章元年(668)改屬泗州,鹹亨五年還屬海州,明洪武年間隸屬淮安府,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改屬海州府。
民國2年屬徐海道,民國17年至37年屬東海專員公署、徐海行政公署;民國29年秋,中共淮海地委對境內區劃作了較大調整,分設泗沭縣抗日民主政府、潼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東海縣抗日民主政府、灌雲縣抗日民主政府,隸屬淮海區專員公署。
1949年5月,撤銷東海、潼陽、泗沭縣,原轄區劃歸沭陽縣,宿遷部分轄區劃給沭陽,隸屬淮陰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管縣,屬淮陰市。
1996年8月蘇北區劃調整,屬新設地級宿遷 市。
2011年江蘇省試點省直管縣。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沭陽地處江蘇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屬魯南 丘陵與江淮平原過渡帶。縣域介於北緯33°53′至34°25′,東經118°30′至119°10′之間,東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東與連雲港接壤,南與淮安市毗鄰,西倚宿遷,北接徐州,是徐、連、淮、宿四市結合部。

水文

河網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條河流縱橫沭陽縣境內。

地貌

全縣地形呈不規則方形,地勢西高東低,大部分地面高程在7-4.5米。縣內最高峰韓山海拔70米,除潼陽、茆圩、劉集、悅來等鄉鎮有些崗嶺外,土地平衍,河網密布,有新沂河、淮沭新河等29條河流縱橫境內。

氣候

沭陽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全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豐沛。年平均氣溫13.8℃,年平均最高氣溫14.3℃,最低13.3℃。歷年最高氣 溫一般在35℃~38℃之間,最低氣溫在-4℃~-5℃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363.7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5%,年平均風速為2.8米/秒,年平 均降水量937.6毫米。

自然資源

沭陽資源十分豐富。沭陽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商品豬基地縣和科技先進縣。年產糧食100萬噸、油料6.23萬噸、棉花0.51萬噸,年出欄商品豬近200萬頭。

沭陽花木名揚天下,全縣花木總面積33萬畝,花卉苗木品種3000餘種,各類盆景83餘萬盆,是全國最大的花木基地,有“東方花都”之譽。縣內新河鎮2000年被省花木協會評為花木之鄉,顏集鎮2001年被中國花木協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2006年新河鎮周圈村入選“全國十大魅力鄉村”,縣內著名的苗木企業如,蘇北花卉,長美花卉等。

沭陽是傳統的林業大縣,全縣楊樹成片林達61.56萬畝,林地總面積達4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4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6.5%。

沭陽水產資源優勢明顯,全縣水域面積62.2萬畝,可利用養殖水面12萬畝,盛產青魚、鯉魚、鰱魚等淡水魚類。

沭陽礦產資源豐富,蘊藏非金屬礦9種,能源礦1種,其中藍晶石、水晶、磷、雲母礦以及黃砂、陶土等都具有較高開採價值。

基礎設施

1997年前,沭陽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公路密度在全省最小,等級公路在全省最低,公路質量在全省最差,全縣黑色路面僅56公里,人均 占有量僅占當時全省平均水平的1/8,72%的行政村未通砂石路,22%的家庭沒有通上電,54%的村沒有通上電話,80%的村沒有自來水。近年來,沭陽舉全縣之力實施"基礎先行"戰略,加大基礎設施資金投入,有效地緩解了"瓶頸"制約。目前,全縣已經初步實現了市縣公路等級化、縣鄉公路灰黑化、鄉村道路砂石化、全縣公路網路化,公路密度和等級在蘇北各縣(市)中位居前列。電力、通信、供水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早在1999年就實現了戶戶通電、村村通電話,農村改水實際受益人口近140萬人。

沭陽交通發達。京滬高速公路、新長鐵路、205國道、245、324、326省道在縣城交匯。東去連雲港白塔埠機場40分鐘,西到徐州觀音機場1個小時。 沭陽縣水路暢通,新沂河橫貫東西,淮沭新河縱穿南北。我省20大內河港口之一的沭陽港,年吞吐量在300萬噸以上,過淮沭河與長江聯接,經沭新河、薔薇河、古泊河達連雲港港口。

經濟建設

夜色沭陽夜色沭陽
沭陽舊時多臨河建街,沿街辟巷。明正德七年(1512)始築土城,萬曆四十四年(1616)改建磚城。鄉村集鎮多始建於元代, 時期漸趨規模,定期集散。城鄉屋宇簡陋,道路晴塵雨濘。新中國成立後,逐步改造舊城區。1956年城區南擴,1981年向東西拓展。至1987年城區面積為6平方公里,共建街道20條,人均居住面積為5.91平方米。近年來,沭陽深入實施東擴南延戰略,東部城區新“地標”接連呈現,“九個一”發展格局帶動整個東部城區10平方公里的土地沸騰起來;成立南部新城區規劃建設總指揮部,規劃建設了八大產業園,全面掀起新一輪南部新城區開發建設熱潮,一座28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正拔地而起。目前,老城區、新城區、開發區和十字、章集、七雄三個街道及紮下鎮、龍廟鎮 、官墩鄉被納入城區總體規劃,形成了“三區六點”聯動發展格局,綠化覆蓋率迅速達43%,人均擁有綠地面積超過10平方米。城區共規劃實施12層以上樓宇545棟,已建成253棟,在建64幢,即將開建228棟。城市基礎設施配套面積拓展到8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擴大到60平方公里,集中居住非農人口增加至51萬人已具大城市格局。正在朝著建設江北最大最美縣城、江蘇沿海第四大城市邁進。近年來,全縣經濟社會始終保持快速健康發展勢頭,綜合實力實現新的跨越。200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9億元,在短短七年內翻了兩番多,三次產業結構由“一二三”突破為“二一三”進而最佳化為“二三一”;財政收入由建市之初1996年的0.82億元增長到32.6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7.55億元,同比增長40.1%,由2008年底在全省52縣(市)中的第23位躍升到第20位,其稅收占比在蘇北前四強中居第一,成功入選“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率先跨入“全國文明縣城”行列。

1.GDP:建市以來GDP年均增速達18.2%,增速及總量均居蘇北前列;

2.三次產業結構: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轉變,2004年由“一二三”突破為“二一三”,2006年又最佳化為“二三一”;

3.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財政收入加速增長,2009年一個月的財政收入相當於2002年全年的收入;

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建市以來年均增速達46.1%,為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消費市場日益繁榮,建市以來年增長率均在兩位數以上;

6.金融機構存貸款:金融機構存貸款快速增加,2008年存款餘額超百億元,2009年貸款餘額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7.城鄉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2008年分別突破了10000元和5000元大關,2009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沭陽縣已經成功舉辦三期貧困農業勞動力培訓班沭陽縣已經成功舉辦三期貧困農業勞動力培訓班
沭陽縣擁有耕地 面積204萬畝,農業人口140萬,是傳統的農業大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線,堅持“差別競爭,特色取勝”方 針,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依託,實行政府推動、示範帶動和市場拉動相結合,發揮自身優勢,放大特色亮點,不斷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 主導產業,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經濟板塊。一是林業板塊。全縣現有成片林面積4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達360萬立方米;木材加工企業達2286家,固定資產 投入在千萬元以上的12家,從業人員8.4萬人,產品涵蓋多層板、刨花板、細木工板、貼面板、強化地板及木製工藝品等,中高密度板加工量居全省首位。二是花木板塊。現有花木種植面積33萬畝,全縣共有花木從業人員達14萬人,經紀人1.3萬人,擁有國家二、三級園林綠化施工資質企業有50家,公司資產在百萬元以上花木企業有32家。沭陽的花木產品覆蓋全國各省,年銷售額近22億元。三是食用菌板塊。圍繞林地、莊台和田間隙地大搞食用菌 生產,積極發展具有出 口創匯潛力的香菇、茶樹菇 等優、特食用菌生產,全縣食用菌生產面積達1億平方尺,年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四是水禽板塊。淮沭新河、新沂河兩河沿線13 個鄉鎮共養殖生態鵝179.99萬隻,出欄92.36萬隻,鵝、鴨飼養量超過322.19萬隻,生豬飼養量達93萬頭,商品豬出欄58萬頭。 五是瓜菜板塊。重點發展反季節蔬菜、應時蔬菜、出口創匯蔬菜、無公害蔬菜 ,建成10個特色瓜菜生產基地,複種面積達60萬畝,總產量160萬噸,年產值 10億元。

沭陽縣工業在明清時期,境內以傳統的手工作坊為主,其中“惟釀酒造油稱大宗”。民國期間,沭陽工業生產能力低下。1949年,僅有一家全民企業,年產值16萬元。50年代,縣級工業逐漸興起。改革開放以來,沭陽工業得以快速穩健發展。近年來,沭陽牢固樹立“工業領先才是真正領先”的理念,集中全縣所有資源突破工業發展。2009年,全縣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29家,總數達577家,銷售超億元企業32家,比2008年翻了一番,工業用電量9.48億度,同比增長25.2%;今年預計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36家,總數達713家,其中銷售超億元企業42家,工業用電量13.6億度,同比增長43.44%。2009年,全縣木材加工、輕紡服裝、機械電子、金屬加工、輕工食品五大主導傳統產業共實現產值306.7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76.3%,2010年預計達到38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80%,其中木材加工業成為全縣首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建成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及生物科技、軟體和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151家,高新電池產業園、紡織纖維新材料產業園躋身省級特色產業園,天能集團、歐亞薄膜、遠新實業等一批銷售有望超過50億級企業陸續建成。截止目前,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面積擴大到27平方公里,已承載各類項目594個,投產企業394家,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3個,用工10.3萬人,已建成絲襪、畫材、包覆紗、針織毛衣、手機揚聲器、電動車蓄電池、單缸機活塞、天然VE、防水模板等9個全國“單打冠軍”,擁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6家。

鑽石月季鑽石月季
浙江商城、蘇北車市蘇北商貿城 、新世界商業廣場、中國·沭陽海寧皮革城、國內首家縣級城市五星級、沭陽軟體園 、國際影城—3D國際影城、蘇北縣級城市最大的連鎖超市—大潤發超市、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佛教寺廟—圓覺禪林 先後建成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達114萬平方米的中國沭陽國際服裝南北匯、36.6萬平方米的藍天國際商貿城和32萬平方米的山東商城等大型市場群正在加快建設,城市對人口、產業的集聚和承載能力愈發增強。江蘇省(沭陽)軟體產業園已吸納華軍軟體、小聰軟體等93家企業入駐,註冊資本6.4億元,2009年稅收收入突破億元大關,2010年將超過1.5億元,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首批科技產業園,成為目前江北地區最大軟體和服務外包基地。

社會事業

解放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沭陽的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社會事業產業化進程,使之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目前,全縣共有各類教育機構963所,其中國家級示範高中和省級重點中學各1所。新建民辦教育機構326個,固定資產投入1.4億元,湧現了一批教學設施先進的民辦學校。城鄉醫院、衛生室配置合理,城區的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設備先進,技術雄厚。全縣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民營化改制,興辦私立醫院10多家,誕生了沭陽眼科醫院、仁慈醫院、五官科醫院、心血管醫院、平安醫院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民辦醫療機構。殯儀產業得到新的發展,擁有民間投資的天府園墓地和蘇北唯一的星級殯儀館萬福殯儀館。地方色彩鮮明的淮海戲、僮戲、淮海鼓鑼、琴書、花船、快板等文藝形式迅速發展,文學、戲劇、音樂、曲藝、繪畫、書法、攝影、雕刻以及廣播、電視等各種藝術門類空前繁榮,縣、鄉、村三級文化網路逐步形成。

行政區劃

沭陽縣轄26個鎮、8個鄉、3個社區、1個農場:沭城鎮、隴集鎮、胡集鎮、錢集鎮、塘溝鎮、馬廠鎮、沂濤鎮、廟頭鎮、韓山鎮華沖鎮桑墟鎮、悅來鎮、劉集鎮、李恆鎮、紮下鎮、顏集鎮、潼陽鎮、龍廟鎮、高墟鎮、耿圩鎮、湯澗鎮、新河鎮、賢官鎮、吳集鎮、湖東鎮、青伊湖鎮、官墩鄉北丁集鄉、周集鄉、東小店鄉、張圩鄉、茆圩鄉、西圩鄉、萬匹鄉、十字社區、章集社區、七雄社區、青伊湖農場。

交通

公路

京滬高速公路公路穿境而過,並設有5個互通出入口(潼陽紮下、沭陽北、沭陽、錢集胡集)向北6小時可直達首都北京,向南4小時可直達國際大都市上海。205國道和324、326、245省道穿境而過。

鐵路

穿越腹地的新長鐵路直接聯入隴海鐵路膠新鐵路、宿淮鐵路、寧啟鐵路。

機場

在沭陽設有客運和貨運站沭陽距淮安漣水機場45分鐘車程,距連雲港白塔埠機場50分鐘車程,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1.5小時車程,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在沭陽設候機樓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城市候機樓。

文化

沭陽的文化屬於海州文化,是吳楚文化和齊魯文化的匯合點,故其民俗以淮海、江淮文化為主,兼具魯南地區的特色和風貌。

飲食

沭陽是傳統的淮揚菜地區。本地菜注重刀工,口味清淡,不嗜辛辣。烹飪善用火候,擅長燉、燒、燜;選料尤為注意鮮活、鮮嫩。傳統菜品有軟熘長魚、紅燒獅子頭、墨魚蛋糕等。
沭陽小吃極具地方特色。“朝牌”是本地區最為普遍的早點之一。“朝牌”是沭陽對烤牌的稱呼,是燒餅類食品的一種。因烤牌的形狀酷似古代大臣上朝時手持的笏,故又稱朝牌。沭陽“朝牌”起源於明代,以“顏集朝牌”最為著名。顧家吊爐餅始源於清乾隆年間,劉墉曾題寫“吊爐大餅,乃沭陽之一絕”。廟頭千張(百葉)源於明代,袁枚為沭陽知縣時(1743-1745),“沭邑西”的千張已經有一定聲譽了。

方言

沭陽方言屬江淮官話洪巢片海泗小片,包含海州話泗州話,縣內各地語言、語調有所差異,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如淮海戲、僮戲等,還有琴書、快板、鼓鑼等曲藝品種。

文化遺產

淮海戲淮海戲
沭陽有較多的歷史古蹟和文化遺產。如新石器時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時的孟墩、殷墩,前漢時的厚丘、陰平方城遺址,宋朝大科學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業與虞姬誕生地有關的虞姬溝、虞姬廟、九龍口、霸王橋等;明代抗倭將領劉綎築的營壘,清代性靈派詩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遙廳。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淮海戲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虞姬傳說、工鼓鑼

沭陽名人

沈括

沈括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錢塘(今杭州)人,北宋初期傑出政治家、軍 事家和科學家。宋皇祜六年(1054),沈括蔭任沭陽主薄,繼任東海、寧國(今安 徽宣城)、宛丘(今河南淮陽) 等地縣令。嘉佑八年(1063),沈括中進士。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出使遼國。晚年居潤州(今鎮江市)夢溪園,博學多聞,天文、地 理、典制、音樂、醫藥,無所不通,所撰《夢溪筆談》,內容豐富,考辨精審, 為後世保存了許多可貴歷史和自然科學資料。沈括在沭期間,目睹沭河長期失修,埋塞成災,民生維艱, 為此深感痛心疾首。後上司調走縣令,命其代理縣政。沈括毅然廢除擾民禁令,組織縣民疏浚沭河, 修 “百渠九堰”,“得上田七千頃”。沈括勤政愛民,深得人心,昔入縣誌,今塑巨像於城內大街,永誌不忘。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小字瑞官,號簡齋,又號存齋, 晚年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詩人、文學家。袁枚幼有異才,年12進縣學,賦《銅鼓》詩立就。23歲中舉,27歲折桂,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八至十年(17 43-1745),任沭陽知縣。時沭陽水、旱、蝗、瘟疫四害橫行,袁枚下車伊始,目不忍睹沭地悲慘境況,憤怒斥責暴政害民罪行:“ 苛政猛於虎,蠹吏虐於蝗!”遂毅然開倉濟民,減免賦稅,以紓民困。乾隆八年為消除水患,組織縣民修筑北六塘河子堰,疏浚 前山河(即前沭河)並加築子堰。袁枚為政嚴明,理案敏捷,使奸吏悚息,豪民斂跡。袁枚重視教育,使沭陽文風為之一變。他獨具慧眼,舉薦邑人呂又祥,並親自指點文書。後辭官居江寧,仍不忘置呂於身邊。 由於袁枚推薦,又祥躋身仕途,治水,名震一時。袁枚在沭任上,於衙前手植紫藤一株,繞槐而上。今紫藤蒼勁古拙,枝繁葉茂,邑人呼為袁公藤。袁枚卒於嘉慶二年(1797),終年81歲。著作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 隨筆》、《隨園食單》等。

虞姬

虞姬虞姬
虞姬(?~前202),秦末漢初人,項羽愛姬,相傳出生於沭陽顏集鄉虞溪村,性剛烈,善歌舞,習武藝,隨夫征戰四方。公元前202年,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見大勢已去,末路的悲哀油然而生。於是,夜飲帳中,借酒澆愁,賦《垓下歌》,反覆詠唱,以歌當哭,淚流滿面。蒼涼悲壯的歌聲,繾綣悱惻的情思,如利刃攪得虞姬肝腸寸斷,她遂拔劍起舞,矯若游龍,劍聲呼嘯,寒光閃爍,且和歌曰:“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收劍自刎,以斷項羽眷戀之情,激霸王英豪之氣,期與漢王再決雌雄。項羽悲憤泣別愛姬,率部出營,殺出重圍,終因寡不敵眾,至烏江口自刎而亡。 時人為虞姬壯舉所感,將其葬於安徽靈壁,立碑題款,以慰忠魂。故里鄉親緬懷英烈,歷久彌篤,以虞姬名溝,寄託哀思,並於明崇禎末年立廟塑像,佩劍倚馬,昂首遠望,英氣逼人,恍若欲再馳騁疆場。惜此廟已毀於侵華日軍炮火,而虞姬溝今日猶存,卻流不盡 故鄉人的思念。

白夜

白夜(1919一1988),原名費啟,筆名白夜,沭陽馬廠鎮秦馬棚小費莊人。白夜幼年受到家庭良好教育,聰明好學。民國21年(1932),進清江浦私立淮北中學讀書,常在淮陰師範學校吳覺主編的《大華日報》上 發表白話詩,並廣泛閱讀魯迅、郭沫若、茅盾、成仿吾、郁達夫等名家作品。民國29年,在東灌沭邊區從事教育工作。次年,任灌雲縣抗日民主青年救國會會長,積極投身抗日鬥爭。風行一時的《十里好風光》,即為此期間作品。民國3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調《淮海報》社做記者。一次,到鹽河東王馬莊採訪,莊上瞎者頗多,得知眼珠皆為漢奸周法乾所挖,白夜義憤填膺, 奮筆疾書《一盆眼睛珠》,鞭韃漢奸惡行。民國 35年,蔣介石發動內戰,《淮海報》社北撤山東。次年1月,與《淮海報》社部分同行自山東郯城返回漣水,在敵後繼續出版報紙。民國38年春,調《蘇北日報》任副總編。渡江戰役開始,報社組織記者組隨軍採訪,白夜任組長。4 月21日晚,從靖江上船,直駛對岸江陰。硝煙未散,即倚馬為文,連續發表《江上人》等5篇通訊,謳歌 戰士和船工們的英勇事跡。1952年,調到《人民日報》社任編輯,在鄧拓指點下,開始寫評論。1957年春,根據毛澤東主席在宣 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撰寫《教育者必須受教育》社論,鄧拓對此十分滿意,送中央領導審查。毛澤 東主席審閱後稱讚“白夜能寫”。“文化大革命”中,白夜橫遭打擊,被迫擱筆。1978年到1988年,白夜重操舊業,先後訪問了60餘名 中外名流,寫了不少熠熠生輝的訪問記。其中《韓素英的二十一次訪問》,獲優秀作品獎;《丁玲的微笑》, 獲《芙蓉》文學獎。丁玲為此致函白夜,贊其“是一個非常會寫文章的作家”。1982年,白夜離休,潛心著書,佳作迭出。與妻子沈穎合寫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楊家將全傳》,歷時4年,增刪12次於1986年 5月殺青。長篇小說《亂世紀》,以10年動亂為背景,寫一個記者親身所歷,充滿幽默與諷刺。惜未及修改定稿,便於1988年4月17日與世長辭,終年69歲。其著作有《十里風光》、《黑牡丹》、《黃花集》、 《剪影》、《背影》、《掠影》、《四季青》、《革命熱情和求實精神》、《楊家將全傳》、《亂世紀》、《天橋》等。

吳印鹹

(圖)沭陽吳印鹹故居沭陽吳印鹹故居

吳印鹹,沭城鎮人,我國著名攝影藝術家,全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20年代登臨雲台山拍攝風光藝術 照片30餘幅,刊於其父吳鐵秋的《蒼梧片影》一書中。30年代在縣城舉辦影展,開沭陽影展之先河。之後, 拍攝了《風雲兒女》、《都市風光》、《生死同心》、《馬路天使》等4部影片,並首次在上海青年會展出攝影作品56幅。抗日戰爭時期,吳印鹹在延安拍攝了《南泥灣》、《白求恩大夫》、《陝甘寧邊區二屆 參議會》、《延安與八路軍》、黨的七大會議等新聞紀錄片,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白求恩拍下珍 貴鏡頭,成為中國革命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50、60年代,吳印鹹的攝影代表作有《未來》、《向人民致 敬》、《甌江帆影》、《玉屏夜色》、《劉三姐》、《紅旗譜》等。1971年,吳印鹹為國務院文化組成員,後任文化部電影局顧問。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拍攝了《山鄉果農》、《老紅軍鄒文楷》、《牧民的懷念》、 《北海雪柳》、《作家茅盾》等作品。80年代初,吳印鹹攝影作品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日本、法國和香 港的多家報刊選用,美國紐約國際攝影中心、法國阿蘭藝術城、巴西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等地均舉辦過吳印鹹影展。吳印鹹曾先後獲得新加坡影藝研究會授予的“榮譽高級會土”銜,美國紐約國際攝影藝術中心 授予的“攝影功勳”證書,以及世界攝影理事會授予的名譽會員稱號。吳印鹹又是攝影理論家,著作頗豐, 先後出版了《攝影風光》、《攝影構圖》、《吳印鹹攝影集》、《人像攝影》、《攝影構圖一百二十例》、 《動靜物攝影》、 《彩色攝影》和《攝影回憶錄》等17部作品。

宋長榮

宋長榮,沭城鎮人。1950年下半年進“長”字科學藝。是年淮陰地區戲劇會演,他榮獲青年演員一等獎。1957年6月,在南京演出《玉堂春》、《勘玉馴》等劇目,連演3個月而不衰,被譽為戲劇“明珠”。次年,赴上海演出,受到京劇名家周信芳等人稱讚。1960年,進淮陰地區京劇團,並被選為江蘇省劇協理事。次年初,荀慧生欣然收宋長榮為關門弟子。從此宋長榮專攻荀派戲,《紅娘》是他的代表劇目。“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擊,被逼離開舞台。1978年初,重返舞台,先後到南京、常州、蘇州、上海等地演出,載譽江南。1980年10月,在北京連演《紅娘》40場,觀眾嘆為觀止,《人民日報》等首都報紙作了報導和評論。是年,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將宋長榮所演《紅娘》拍成舞台紀錄片,在全國上映。文化部獎給劇團1萬元獎金,彭真、彭沖、姚依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宋長榮等。1984年11月,宋長榮赴香港,共演8場,場場爆滿。香港16家報紙發表文章115篇,劇照80餘幅,盛讚其演技。日本、美國、加拿大和台灣京劇愛好者專程來香港,以目睹宋長榮演戲為人生一大樂事。1984年國慶35周年前夕,宋長榮當選為江蘇十佳人物。

吳海燕

吳海燕,沭陽顏集人,1954年生於上海。吳海燕本是京劇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馬花旦,她從事電影工作,可以說是半路出家,被時人稱為“上影一枝花”。代表作品:《海霞》(1974)、《綠海天涯>(1978)、《等到滿山紅葉時》(1978)、《白蓮花》(1979)、《檢查官》(1981)、《水鎮情絲》、《還鄉》、《特區姑娘》、《你好,太平洋》、《同齡女友》、《伴飛》、《加州來客》

柴宇球

柴宇球 柴宇球
1952年生,1968年入伍,江蘇沭陽人,畢業於國防大學戰略系,少將、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著名謀略學家、戰略學家、領導學專家、軍事專家,“謀略”學科構建者;中國軍事科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副會長。歷任軍作訓處副處長、步兵團長、總參辦公廳軍研室副主任、主任、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多次參與國家重大事件戰略決策,並承擔外軍留學生多門課程的教學。其著作《謀略論》和《孫子兵法》都是美軍必考題目之一,曾經有8位外國總統或總理熱烈稱讚過他並為其著作題詞。著有:《毛澤東大智謀》、《謀略論》、《謀略家》、《謀略庫》、《軍事領導學》、《陸軍戰略學》、《轉型中的軍事教育與訓練》、《國脈民魂人本》、《智與謀—謀略學精要》等。

城市榮譽

生態類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綜合類
中國百強縣 全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中國百家綠色小康縣 全國科技先進縣
文化類
中國書法之鄉 全國花卉之鄉 全國文明城市 江蘇省文明城市
經濟類
中國苗木養殖基本 蘇商最佳投資環境城市 台商連鎖商業最具潛力城市
社會類
全國全國十大魅力鄉村 全國綠化模範縣 全國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 全國創先爭優活動先進縣黨委
江蘇省雙擁模範縣

景點

2013年,沭陽縣啟動建設了沭陽生態旅遊示範區,區域面積331.8平方公里,人口24.3萬,花木面積30萬畝,著力構建大生態、大旅遊、大觀光體系。蘇北花木生態旅遊園、沭陽植物園、古栗林、花博園、虞姬禪寺等吸引遊客。
蘇北花卉示範園
沭陽縣蘇北花卉示範園位坐落在美麗的新沂河畔,整個示範園占地1600多畝,辦公科研機構占地200多畝,綠化覆蓋率高達98%,示範園分為東西兩個大區,分布著常綠喬木種植區、落葉喬木種植區、花灌木種植區,鄉土樹種種植區等十多個種植區近百個品種,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
示範園既有沭陽鄉土樹種,如杏樹、椿樹、榆樹、槐樹、茶樹等;又有沭陽可以生長的南方樹種,如香樟、櫸樹、深山含笑、山茶等品種;同時水生植物的運用也開闢了沭陽的水面無花的先河,設計了荷花、蓮藕、昌蒲、水蔥等水生花卉。

沭陽清真寺沭陽清真寺
沭陽清真寺
位於沭陽縣城馬巷北首(現沭城馬巷43號),占地120平方米。古樹掩映,地處幽靜。坐西面東,院門北向,磚木結構,灰瓦蓋頂,明清式建築。匾額上書“清真寺”三個行書大字,清秀飄逸,觀之不俗。三間大殿,四間廊房,整個院落設計古樸典雅,具有東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樣之美。回民每逢齋戒日或婚喪嫁娶,大都在清真寺舉行集會,或做禮拜,宣講教義,或進行沐浴等民族風俗活動。
鮑莊古銀杏

一棵有四百多年樹齡的古銀杏(白果)樹,生長在沭陽縣賢官鎮蔣元村鮑莊旁邊大沙河(現為沭新河)西岸河堤上,由於地理環境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優越,至今仍鬱鬱蔥蔥,生機盎然。該樹高約三十餘米,樹圍近五米,三、四個人才能摟得過來;枝葉覆蓋面近七百平方米。現在每年還產白果千餘斤。該樹在一九五三年收歸國有後,被列為縣重點保護文物。

沭陽虞姬公園
沭陽虞姬公園沭陽虞姬公園
新中國建立前,如果從沭陽縣城北面眺望沭陽,在相距15華里外,便可望見沭城西北部一座高高聳起的飛檐建築,那是沭城的城隍廟。再走近些,又可望見城隍廟東側另一座飛檐式建築,那就是沭陽虞姬公園的"逍遙廳",它是當時公園內的主要建築物。如今,如果再從沭陽城的北面眺望虞姬公園,景象完全變了:整個公園處於四周高樓環抱之中,彩色的塔頂、琉璃瓦的建築,從"綠色海洋"的"水面"伸向天空,在陽光下晶瑩閃亮……
"古老的虞姬公園,脫胎新生了!"這是沭陽人常說的一句話,這句話,表明這個公園有一個由小到大的歷史。民國初年,"民氣"略開,民眾有建立公眾娛樂場所的願望。1929年,沭陽縣長董聖翰主持議建公園。首先是地點的選擇:沭陽城內偏北一塊地方,北部低洼,生長蘆葦、茭白之類;南部偏西處,有程氏、周氏、鮑氏、呂氏幾家祠堂。此處土地空曠,又有幾家祠堂和兩座"節孝坊"等古式建築可作點綴,被作為公園首選地址。
解放後,在沭陽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虞姬公園陸續增加建設。栽植樹木,整修荷塘,設定花房。特別是1986年,劉學東任中共沭陽縣委書記、鄭祥彩任縣長期間,在開鑿沭河航道的同時,調動幾個鄉的民工,開挖虞姬公園人工湖,並修築湖堤,使公園面積擴大一倍以上。而且大量增加設施和增植樹木、花草,使公園成為具有現代風貌的遊樂場所。
現在的虞姬公園,總面積達80市畝,可供數十艘微型船舶嬉遊的人工湖,水面寬闊迴旋。一座座雕琢寓趣的石欄橋,立在位置各需的水面上。兩水相夾的"東西湖堤",地勢高聳,樹木密集。湖堤由於位置特殊,堤上清風習習。佇立堤上,觀水看景:湖面,荷香四溢,林中,鳥語清脆,使人有登臨仙境之感。湖水南面,有花木繁多的花圃與花木走廊,花木不下千種,諸如牡丹、梅花、白蘭、含笑、月中桂、紫荊、紫美人、紫玉蘭等等。有晚上開放,第二天早上即閉合的夜來香,有晚上合葉,早上舒展的合歡花,還有那在無風時,只要一摸樹幹,樹葉便會動彈的怕癢樹紫薇。在常年花木叢中,價值最高的是一批"藝甲江淮"、歷經滄桑的松樁盆景。其中有二十多株刺松,樹齡最長的達二百年,均按"山林派"勢法剪扎培育,有的懸枝掛膀,有的穿插勾掛,虬枝勁節,宛如生龍活蛇,更象一幅幅古畫。
圓覺禪林圓覺禪林位於沭陽縣城區大連東路北側,為該地區唯一集寺院、遊覽禮佛為一體的大型佛教寺院。圓覺禪林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摟、素齋館、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摟、寶塔。其中,天王殿面闊28米、高15米,外形為單檐廡殿式仿古建築;大雄寶殿面闊39米、高21米,為重檐廡殿式仿古建築;寶塔總高38米,是一組仿中國唐代佛教大乘佛法早期的一組高層密檐寶塔建築。
夢溪植物園
公園位於迎賓大道東延伸段南側,沭陽新城區的東部,總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一期面積14萬平方米,水面3.5萬平方米,二期面積6萬平方米,是集遊覽、休閒、文化、娛樂等與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突出夢溪文化,以《夢溪筆談》中所記載的故事、書畫、器用、官政、異事、藥理等十七個方面進行設計景點,如活字印刷、水中佛經等。
沭陽南湖公園
沭陽南湖公園沭陽南湖公園
在沭陽南部新城區,沿著學院路一直往西,到北京南路交匯處,一座嶄新的南湖公園應運而生。別具特色的建築,豐富多彩的兒童歡樂園,彎彎曲曲優雅的公園小路,一派和諧的生態美景,給南部新城新添城市亮點,給花鄉沭陽帶來綠景。沭陽縣花仙子美麗的石榴仙子雕像已經被搬至公園北門,優美的姿勢矗立在沭陽花木博物館前。
花木博物館總面積4800平方米左右,投資5000萬元。土建工程已經全部結束,內展設計工作正在協商策劃之中。據沭陽文化館周明介紹,館內共分為與花木有關的8個展廳,從花木的起源延伸到現代世界花木的繁榮,從沭陽的各類名木到引進的標本實物等,充分展現了花鄉沭陽的文化魅力。在花木博物館東南方向,還設有三維立體畫館。
普善寺
沭陽普善寺又名虞姬禪寺,位於沭陽縣新河鎮境內的古栗林景區內,坐落在古樹蒼木林中,香氣繚繞,共設3座大殿。普善寺現已成為沭陽生態旅遊重要景點,可在城區乘坐沭城至顏集班車前往,也可以在城區乘坐旅遊景點專線班車直達景區。
顏集鎮
顏集鎮位於沭陽縣偏西方向,距縣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陽三縣交界處。這裡因盛產花木,聞名全國。全鎮共有4.3萬畝耕地,花木面積竟達4萬畝;在14個行政村中,村村種花育苗,專業村占12個,共有8000多個種花大戶,花卉品種共2000餘種,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花卉種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國家農業部、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榮譽稱號;2000年5月,顏集鎮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首批“中國花木之鄉”。
周圈花卉市場
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位於沭陽縣新河鎮境內。該鎮立足“以花富民,依花名鎮”的發展思路,緊抓傳統花卉產業,做大做強產業結構調整文章,搶占市場至高點,成為全國知名的“花卉第一鎮”。
新河鎮具有400多年的花卉生產歷史,可以培植繁育各種名、特、優花卉盆景和綠化苗木,有各類觀賞、樹樁等盆景1000餘種。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銷售經紀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150餘人。

特產

糧食·蔬菜
高墟大米
黃花菜 悅來黃花菜
蘑菇 北丁集玉兔牌蘑菇
茶樹菇 沂濤茶樹菇
水產
鯽魚 桑墟鯽魚
花卉
花木 廟頭、新河、顏集花木
水果
石榴 果石榴、花石榴、小石榴等品種
西瓜 潼陽西瓜、茆圩西瓜。
乾果
銀杏 沭陽銀杏
花生 茆圩花生
板栗 顏集大紅袍板栗
食品
冬粉 吳集冬粉
滷鵝 錢集老鵝
千張 即百葉。廟頭千張
吊爐大餅 沭城顧家吊爐大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