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小店

2007年,東小店鄉工農業總產值9.4325億元,大力推進“三來一加”企業。 2007年,就引進和創辦“三來一加”企業9個,2000多個留守勞動力進企業做工。 2007年,全鄉計畫生育率98.06%,一孩積累率46.98%;認真抓好農村改水工程。

概況

第一批平原治理先進單位。繼2006年被中共江蘇省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之後,2007年黨委書記王以書撰寫的論文“在發展中構建和諧社會”榮獲《宿遷日報》2007年度優秀論文獎,鄉新聞工作受到《農民日報》的表彰。據統計,2007年全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3.5299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00元,農民人均儲蓄2352.2元,分別比上一年上長20.33%、12.47%、29.40%,財政收入1260萬元,同比增長31.52%,繼2005年跨入全縣財政十強鄉鎮行列之後,2006、2007年位列沭陽第一方正。為民排憂解難的古代名人晚清秀才趙隨占、張貢生,現代名人新中國建立後中央軍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徐長友、捐資數十萬元為家鄉助學鋪路的原廣州市人大常委主任呂剛、沭陽縣第一任縣長張聘三、核工部幹部姜舉武、參加過第一顆核子彈地下核試驗的王春成等都在這片熱土上生活過。
招引大項目
2007年,鄉三套班成員抽出半數以上外出大搞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在家的領導成員在抓好農業基礎、環境的同時,全方位做好接待、宣傳家鄉環境、資源、勞力優勢,選定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並落實幫辦等工作。使好項目客商招得來,留得住,促發展,2007年,引進縣經濟開發區投資2億元項目1個,即迪達鎖業有限公司,第一期到位資金6000萬元,用地59畝,已開工建設,不久將投產,可用工1200人,年可納稅800萬元。此外,引進鄉工業區項目9個,當年建成當年投產4個。2003年引來較大項目無錫鳳凰畫材有限公司,現擴建工程進展情況良好,已解決1200名勞力就業,平均月工資1000元左右,最高月工資2000元,僅這一個企業,2005年就納稅270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
首先積極辦好農村道路通達工程,完成農村公路改造,年建混凝土水泥路5.36公里,勝利完成目標任務,對累計新建的50餘公里混凝土水泥路,27公里砂石路全部落實養護。其次,實施農業基礎設施工程。年興建電灌站6座,橋涵281座。再次,抓好農村改水工程。在鞏固原2萬人飲用自來水的基礎上,新增0.5萬人飲用自來水。再次抓好350戶改廁化糞池工程,目前,全鄉已有謝圩、店西、店南、店東、王圩、店北等村實施了這一工程。
新農村建設呈現良好開端有新進展
①生產發展 大力發展高效外向型農業。2007年東小店鄉繼續落實好鳳凰畫材、迪達鎖業有限公司的幫辦工作,繼續抓好深森木業等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帶動龍身楊樹的栽培管理,鞏固一條龍生產。大力發展林間蘑菇栽植,為加工出口,組建新的高效外向型企業創造條件。
②促農增收富裕農民 2007年,東小店鄉工農業總產值9.4325億元,大力推進“三來一加”企業。充分利用該鄉在外務工人員較多的優勢條件,大力引進和創辦“三來一加”企業。2007年,就引進和創辦“三來一加”企業9個,2000多個留守勞動力進企業做工。平均月工資800元,最高18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如該鄉原勞務公司經理徐子剛引進國泰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現已有500名留守婦女進企業搞羊毛衫針織,年平均每人獲收入2萬元左右。
③農村實事暖了農民的心田 一是辦好農村道路通達工程,完成農村公路改造與管理。。二是抓好350戶改廁化糞池工程,目前,全鄉已有謝圩、店西、店南、店東、王圩、店北等村實施了這一工程。認真處理好秸稈,辦好草廠,禁止秸稈焚燒。此外,建成17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建好村衛生室和1680平方米鄉世代服務中心大樓,實施防疫、計生等一條龍服務。三是抓好農村培訓工程。首先是抓好農民法律基礎培訓,讓農民知法、懂法、守法。其次是抓好農村技能培訓、定向培訓,以培訓促就業。鄉里辦起成人中心校,與縣偉達電子學校以及鄉針紡織、服裝企業聯繫,培訓勞力265人。四是狠抓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成立專門班子,安排專門人員對垃圾實施村收集鄉集中處理,徹底整治農村環境,保證村容村貌整潔。六是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工程。鄉投入70萬元建起860平方米鄉文化中心大樓,並在店西、店北首批建成了文化圖書室,各藏書1萬餘冊。方便農民學文化、學政治、學技術,為農民致富增強本領。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再創佳績
農業實現年產值實現1.8001億元,糧食總產達2.7萬噸,油料413噸。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年新增優質稻面積2.8萬畝,優質小麥面積2萬畝,設施栽培瓜菜0.5萬畝,飼養生態禽96萬隻,新植楊樹15萬株,新增固定資產200萬元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個,支農政策性項目落實到位率100%,畜禽重大疫情防治密度100%。
小城鎮建設與管理再上新水平
鄉小城鎮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實施硬化工程,2007年,興建8000平方米混凝土水泥中心商業街道,鋪設下水道,解決多年來民眾反映強烈的排水難問題。為提升小城鎮管理水平, 2007年經過增加投入,落實保潔人員工資,實施獎勤罰懶等措施,小城鎮達到常年保潔,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四個一”工程在完成原農機站站址19.6畝開發的基礎上,蔬菜市場又完成開發,鎮區新增樓房8000平方米,植花卉苗木4500餘株。小城鎮建設與管理水平的提高,推進了第三產業。完善糧食、油料、蔬菜、食用菌以及農藥、化肥、良種、農膜等市場購銷體系,積極培養經紀人、糧食木材、油料、蔬菜、食用菌等各種類型的紀經人隊伍280餘人,妥善及時地解決農民賣難、買難問題。
社會事業加快了發展
堅持貫徹“三為主”的方針,逐步將以處罰為主抓計生轉為獎勵和處罰並重抓計生,推進了計生工作開展。2007年,全鄉計畫生育率98.06%,一孩積累率46.98%;認真抓好農村改水工程。在鞏固原2萬人飲用自來水的基礎上,新增0.5萬人飲用自來水,農村草危房改造42戶,占目標102.43%,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斷擴大覆蓋面,使之達到100%以上。農村公路改造12.77公里,占目標114%,積極完善矛盾大調解,打造最平安地區。一年來共調解各種糾紛168件,年刑事案件發案率較往年有所下降。教育事業2007年,全鄉有教職工241人,在校生4182人,其中民辦明珠雙語學校有教職工60名,在校生765名,東小店中小有教職工135名,在校生2395名,東小店國中有教職工46名,在校生1022名。經過狠抓“六有”工程,徹底改善辦學條件,中國小入學率99%,畢業率98% ,東小店國中2007年有4名被省沭中免費錄取,明珠雙語學校有2名被省沭中免費錄取。經過改制,全鄉醫療衛生事業有所發展,現有衛技人員76人。鄉衛生院有21個醫療點,共有60個床位,其中民營東小店醫院有20張床位,衛技人員14人,設腸道、婦科、內科、外科、發熱、五官、中醫7個門診和放射、化驗、X光、B超、腦科、心電圖等科室。文化工作有了新發展,年內建成文化站大樓一棟。以老幹部創作組創作淮海大戰劇本已完成初稿列印。此外,有線電視有了新發展,全鄉新增有線電視收視戶120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