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濤鎮

沂濤鎮

沂濤鎮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地處宿遷、淮安、連雲港三市交界,307省道穿越中心,古屯河橫貫東西,西六搪河、柴南河傍鎮而過;西依新長鐵路和京滬高速公路,東連寧連高速公路,距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80公里、蘇北中心城市淮安60公里、地級宿迂市70公里,正處徐連經濟帶輻射金三角,水陸交通便利,投資環境良好,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沂濤是革命老匹,毛澤東主席、胡錦濤總書記先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和九十年代中批示學習過。鎮域面積92.3平方公里,8.5萬畝可耕地,轄21個行政村和一個場圃,7.5萬人口。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沂濤鎮轄太平居委會秦圩村趙澗村、三傑村、二圩村、崔莊村、謝莊村、東王廟村沈集村大王莊村常盪村興陶村、新溝村、古屯村、魏灣村、王團莊村屋基村王魏莊村、陶莊村、金葛樓村、紅旗村、棉花原種場村。

城鎮建設

沂濤鎮沂濤鎮
沂濤鎮通過敞開“鎮門”聯強手,招離引資添活力,橫向聯合邁大步,先後招引一、二、三產項目76個,外籍大戶82家。已建成木材、棉花系列加工、珍稀食用菌生產和麯酒釀造、建築建材、機械製造、紙品印製等為主的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工業體系;中心鎮區新建樓房860幢計12萬多平方米,新增進鍍人口4800人,初步建成三縱六橫主體街道,鎮區面積由原來的1.2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2.6平方公里,新增公共綠地1.7萬平方米,人均綠化2.7平方米。沂濤鎮已完成鎮村道路通達和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新鋪鎮村砂石路60公里;開通程控電話9000多門,興建自來水廠13個,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初步走上穩定健康快速發展軌道。

2008年以來,沭陽縣沂濤鎮在宿遷市鄉鎮容貌和環境衛生管理先後三次督查中,一路攀升,由第一次第六名、第二次第三名,最近再攀新高,創下僅次於宿城區的洋河鎮為第二名。對照《全市鄉鎮容貌和環境衛生達標百日競賽活動考核標準》,沂濤鎮達到宿遷市鄉鎮容貌和環境衛生創優達標鄉鎮要求,這在宿遷市只有洋河、沂濤、順河、雙溝四個鄉鎮,沭陽縣僅有沂濤鎮一家。

名優特產

沂濤鎮茶樹菇
茶樹菇隸屬真菌門,又名柱狀田頭菇楊樹菇茶薪菇、柱狀環銹傘、柳松茸等,原為江西黎川境內的西域鄉、東堡鄉等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數量極少,產要分布在江西福建雲南等地。現在,經過最佳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肴,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茶樹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無污染,無藥害,集營養、保健、理療於一身的純天然食用菌。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測定,它富含人體所需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種胺基酸(特別是人體不能合成的八種胺基酸物質)和十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與抗癌多糖,其藥用保健療效高於其他食用菌。它味道鮮美,用作主菜、調味均佳;且有滋陽壯陰、美容保健之功效,對腎虛、尿頻、水腫、風濕有獨特療效,對抗癌、降壓、防衰、小兒低熱、尿床有較理想的輔助治療功能,民間稱之為“神菇”。

經濟發展

沂濤鎮沂濤鎮
沂濤鎮鎮域面積95平方公里,7.5萬人口,22個村(居、場),146個村民小組,1.98萬戶,8.9萬畝耕地,一個中心集鎮,七個農村集市。2007年,沂濤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91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80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251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47.4%和18.2%。

沂濤鎮圍繞經濟建設一個中心,咬定富民強鎮兩大目標,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化“三化”進程,樹立“公正廉潔、勤政為民、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四個形象,突出“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勞務輸出、城鎮建設、社會穩定”五大重點,實施中心鎮區開發、工業集中區建設、農村道路通達、中國小校改造等“八大工程”,全力推行工業興鎮、商貿強鎮、勞務富鎮三大舉措,狠抓各項措施落實,全鎮經濟社會取得了較快發展。

一是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2.65億元上升到2007年的6.9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由2002年的3300元達到了2007年的5251元,財政收入從2002年845萬元至2007年實現了1808萬元。先後獲得省“文明鄉鎮”、江蘇省第七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先進單位”、市“環境優美鄉鎮”、市信訪工作“先進鄉鎮”和縣財稅工作“先進單位”等縣處級以上系統授予的榮譽稱號55項。

二是招商引資工作突出,工業強鎮戰略得到順利實施。積極實施市、縣委提出的“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全力以赴開展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目前,先後引進縣開發區項目7個,引進鎮集中區項目8個,由村幹部和當地老闆新辦的工業項目15個,總投資6.5億元。

三是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精心打造經濟發展平台。紮實推進"1+4"工程,著力打造一流小城鎮。突出抓好做好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重點圍繞衛生保潔,設施配套、硬化綠化美化三方面做文章。全鎮通過掛牌轉讓的土地累計達62畝,總投資l.2億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已建成商品房6萬平方米,預計鎮區將新增人口3000餘人,極大的提升了城鎮的人氣和商氣。

沂濤鎮沂濤鎮
四是建設一流的鄉鎮工業集中區,全面推進鎮村工業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關懷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05年3月沂濤鎮新建了鎮工業集中區。一是制訂和出台了《沂濤鎮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優惠政策》以及《關於加強招商引資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能人大戶到鎮工業集中區投資辦企業。二是進一步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區內水、電、路三通及綠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已基本到位,配套面積達186畝。三是成立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近兩年多方籌措資金,先後注入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49萬元,積極扶持發展民營企業。入區項目8家,已建成投產5家。

特色產業

沂濤鎮杏孢菇
沂濤鎮黨委政府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為指導思想,以茶樹菇、香菇、杏孢菇等珍稀食用菌生產為主,蘑菇、平菇等常規食用菌生產為輔,走一條特色化食用菌發展之路。鎮裡去年引進的“宿遷市林子食用菌有限公司”,除對該鎮的茶樹菇、杏孢菇、竹蓀等珍稀食用菌生產優惠提供菌種、免費技術指導外,還以保護價回收農戶的產品,切實解決農戶“種得起、賠不起”的後顧之憂,並對其產品進行加工,深得廣大農戶的好評,自身也從中獲益,得到發展壯大。公司申請註冊的“林子”牌食用菌系列已於2002年12月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同時,該公司精心設計的包裝產品已從集市走進超市,為全面提升沭陽乃至宿遷市食用菌產業的檔次帶了個好頭。2008年,該公司又與福建山湖集團上海香菇生產基地簽訂30萬袋無公害出口型香菇生產契約。由鎮政府在崗兼業領導小組籌資30萬元,林子食用菌有限公司技術入股成立沂濤鎮香菇發展公司,實行股份制運作。公司的成立為該鎮的香菇搶占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沂濤鎮銀杏
金色的活化石-----魏莊五十年銀杏,銀杏長於魏莊一戶魏姓居民老宅,樹幹挺拔,身姿瀟灑,樹齡五十年。銀杏又名白果和公孫樹,是現存種子植物中古老的孑遺植物。植物學家常把銀杏與恐龍相提並論,並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在3億多年前,銀杏類植物幾乎分布於全世界,至中生代侏羅紀為銀杏目的全盛時期。後來,由於地球氣候的變化,特別是經過第四紀冰川運動,氣候劇變,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銀杏植物均已滅絕。我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北端,由於華北、華東、華中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受冰川侵蝕的作用較小,因此銀杏得以繼續存活,成為了“活化石”,也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一個屬,現存銀杏植物僅一科一屬一種。世界上只有我國浙江西天目山、四川湖北交界處的神農架地區以及河南和安徽鄰接的大別山,尚殘存少量呈野生和半野生狀態的銀杏,其餘大部分地區的銀杏為人工栽培。銀杏是我國的二級保護的稀有植物。銀杏是一種有特殊風格的樹,葉子碧綠,象把摺紙扇。它的枝葉含有抗蟲毒素,能防蟲蛀。銀杏的種子,成熟時外種皮橙黃色,象杏子,所以叫銀杏。它的中種皮色白而硬,也叫它白果。銀杏的種仁是味道香美的乾果,但多吃容易中毒。另外,種仁還可以藥用,治痰喘咳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