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遊戲療法

沙盤遊戲療法

《沙盤遊戲療法》是高嵐、申荷永創作的心理學書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11月出版。本書整體介紹了沙盤遊戲治療方法的形成、理論基礎、原則、基本設定、過程與分析、實踐與體驗,主要凸顯沙盤遊戲治療在中國的實踐和發展。

基本信息

概述簡介

沙盤遊戲療法沙盤遊戲療法

本書整體介紹了沙盤遊戲治療方法的形成、理論基礎、原則、基本設定、過程與分析、實踐與體驗,主要凸顯沙盤遊戲治療在中國的實踐和發展。作者在北川中學等地設定的“心靈花園”工作站,即是以沙盤遊戲治療為主要工作方法。

出版社推薦語

第一部由中國榮格心理分析家申荷永沙盤遊戲治療師撰寫的關於沙盤遊戲治療的叢書,具有極強的操作性。

作者簡介

申荷永 博士,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心理分析師,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和美國沙盤遊戲治療學會心理治療師,華人心理學分析聯合會會長。

沙盤遊戲療法簡介

“沙盤遊戲”(sand-tray and sand-play)的名稱給了三個“關鍵字”:“沙”、“盤”和“遊戲”。首先,兒童喜歡沙,似乎是對沙具有某種出乎天性的情感。幾乎所有的幼稚園里都有“玩沙地”和“玩水池”,同樣是一種天的沙的遊戲。兩個盤子,一個盛沙,一個盛水。洛溫菲爾德開始的時候就這樣做了。卡爾夫改造後的沙盤,兩個都加上沙子,但其中一個用做“乾沙遊戲”,另外一個則可以加水進去,被稱作“濕沙遊戲”。濕的沙盤更容易玩出搭建城堡、挖洞建橋等遊戲效果。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因而,遊戲中包含著天性的恢復,若是這種天性受到了阻礙或壓抑。於是,遊戲中也就治療與治癒的條件和機會。當有人問維尼考特如何才能把一個“來訪者”治好的時候,維尼考特說,教會他玩就行了。許多病症的背後,都包含著某種失去了遊戲的興趣,失去了童真的天性。

沙盤遊戲療法在中國

Sandplay又稱沙盤遊戲或箱庭療法,最初是什麼時候由誰介紹到中國的,有不同的說法,但是目前這一心理諮詢技術有兩個旗幟性人物,一個是北京師範大學的張日升教授,另外一個是華南師範大學的申荷永教授。張日升的稱其技術為“箱庭療法”,申荷永稱其技術為“沙盤遊戲”。應該說箱庭療法和沙盤遊戲是有區別的,但其相似的地方遠多於不同的地方。

北京師範大學張日升教授著力在我國推廣箱庭療法已經有了十多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僅在國內多所高校創立了箱庭療法的教學和心理諮詢設施,在國內開展了富有開創意義的研究、套用以及推介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系統的理論和套用體系,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臨床實踐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結合中國本土的實際情況,開發了限制性團體箱庭、整合式家庭箱庭等新形式;提出了箱庭療法“人文關懷、明心見性、以心傳心、無為而化”的精髓。

那么在眾多心理治療技術中有什麼自身優勢值得從業者去學習呢?沙盤遊戲眾多優點中,以下幾點對心理諮詢師而言最具有實際意義:

其一,心理諮詢長期以來受困擾在於國人還不能接受心理諮詢這么個說法,認為只有“有病”的人才去做心理諮詢,而沙盤遊戲則可以幫助來訪者在最初的諮詢中得到自我心理安慰,那就是他不是來治病的,而是來做遊戲的,簡言之,這門技術能減少人們的阻抗。

其二,心理諮詢另一個難題在於多是語言交流,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只是坐在那裡談話,沒有物質媒介,要想吸引來訪者的關注需要時間。沙盤遊戲則不同,是看的見摸得著的,而且琳琅滿目,會一下子就能夠引起來訪者的好奇,從而使其願意進行心理諮詢。

其三,在青少年心理諮詢過程中,一來是有些年齡小的孩子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二來是常常是被父母拖來的,他們有很大的阻抗,不願意與諮詢師合作,所以,只用語言實在難以打開他們的心扉。使用沙盤遊戲則比較容易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他們能夠安靜下來玩遊戲,並且會在在不經意間就把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告訴諮詢師。在心理諮詢案例中就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其中一個孩子長時間不願意說話,請他做沙盤遊戲,他也是隨便擺了擺,然後就結束了,當被問到哪個是自己的時候,他說裡邊沒有我,心理沙盤遊戲治療師問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是這樣,你總是一個旁觀者,沒有參與進去。他當時一震,然後告訴了心理諮詢師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原來在現實中,一切都是父母說了算,他幾乎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順著這個話題,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就很容易的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