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健

沈昌健

沈昌健,男,湖南常德臨澧縣柏枝鄉楊橋村農民父子兩代人花36年,執著追求高產雜交油菜夢。他們身為一介布衣,卻在不懈地追尋夢想:用兩代人的心血培育出超級雜交油菜的農民科學家沈昌健父子。2014年2月10日,沈昌健及其父親榮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沈昌健,男,湖南常德臨澧縣柏枝鄉楊橋村農民父子兩代人花36年,執著追求高產雜交油菜夢。他們身為一介布衣,卻在不懈地追尋夢想:用兩代人的心血培育出超級雜交油菜的農民科學家沈昌健父子。2014年2月10日,沈昌健及其父親榮獲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人物事跡

沈昌健沈昌健
1978年,沈昌健的父親沈克泉在貴州養蜂,採集到路邊3株野生油菜,沈克泉如獲至寶,立即興致勃勃帶回家鄉播種。沈克泉發現的正是難得的不育系種質材料,後取名“貴野A”不育系。貴州的這次巧遇,讓這一家人走上研究雜交油菜的漫漫科研之路。沒有專業分析、沒有專業儀器,沈克泉父子只能用肉眼觀察,憑記錄總結規律。2001年,沈克泉帶著種子來到農業部油料檢測中心申請檢測,轉優趨勢明顯。

2004年,再次對新育的10個品種進行檢測:2個達到了雙低標準,另4個品種達到單低,這一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貴野A”不育系材料油菜新組合獲國家發明專利證書。2009年,沈克泉不幸去世,終年70歲。

2007年,沈克泉帶著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獨闖”在武漢召開的第12屆國際油菜大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09年,沈昌健的父親沈克泉不幸去世,終年70歲。沈昌健依然是堅持著油菜育種。家人將沈克泉葬在離試驗地不遠的山坡上。家人知道,這些油菜是老人最後的心愿和牽掛。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雜”202、819已進入區域試驗環節,五畝送檢試驗田裡有300個單株樣本,每個樣本送檢一次就是200元;300畝的示範片裡還欠著兩萬多的工錢,馬上要施肥又是兩萬的肥料錢。對於已經35年沒有主業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飯靠田,科研靠借”.幾十年來,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籌資金150多萬元,這幾年政府也常有資助,可沈家裡欠下了不少債,“幾乎所有親戚都借遍了。”家裡最值錢的是兩台用來貯藏油菜種子的冰櫃。

35年父子相繼,只為一株油菜的夢想。沈昌健說等現在的種子通過審定了,會賣給種子公司,拿著資金去滾動開發下一代油菜雜交新組合。自己的油菜育種路也許得“慢慢走”,但怎么也會走下去。

人物影響

楊天生了解沈克泉父子的事跡後,深受感動和教育。他要求,各個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和技術指導的力度,按照相關規定做好試種,積極的向上爭取科研經費和資金,所有宣傳部門要大力宣傳沈克泉父子的事跡和精神。楊天生勉勵沈昌健及其團隊要克服困難,認真的做好實驗,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爭取取得突破性進展。

領導關注

2013年6月21日下午,臨澧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天生在縣委常委、副縣長、統戰部長畢金生陪同下,與縣政府辦、人社局、科技局、農業局、柏枝鄉等單位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專程來到柏枝鄉楊橋村看望超級雜交油菜科研基地負責人沈昌健等人,為他們解決科研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人物勛榮

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

【頒獎辭】父親留戀那油菜花開的芬芳,兒子就把他葬在不遠的山上。三十年花開花謝,兩代人春來秋往,一家人不分晝夜,守護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種子,蘊含著世代相傳的夢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