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中[人物]

汪正中[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汪正中,男,1922年10月出生,原海安集鄉下辛村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汪正中1944年2月參加南河區隊,194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後任班長、代理排長等職,1945年編到濱海縣總隊12縱隊。汪正中先後參加過鹽城戰役響水口戰役、便倉戰役等。[1]
編輯本段

人物特寫

1944年,侵占響水口的日本兵依靠偽軍、漢奸等爪牙,經常到濱海縣佃河、北沙一帶搶掠。一天夜裡,汪正中所屬部隊兩個營接到上級指令,迅速向顧大樓方向集結,準備對這裡臨時駐點的日本兵“包餃子”。臨晨兩點,戰鬥打響,平日耀武揚威的偽軍趕忙舉槍投降。退守在村裡頭的20多個鬼子依仗武器精良和有一座小木橋的天險,負隅頑抗。殊不知我軍已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戰鬥一直持續兩個多小時,日軍死傷過半還不肯繳械。因為擔心附近鬼子過來支援,天亮時分,我軍不得不發起衝鋒。借著東方的“魚肚白”,對面日本鬼子模樣已清晰可見。汪正中等人衝上前去和他們展開白刃戰。由於偵察詳細,我軍全殲這裡的日本兵,繳獲許多戰利品,其中65式機槍就有4挺。1947年6月6日晚,解放軍12縱隊34旅102團攻打在響水東南方向的三岱村——國民黨徐繼泰部隊的據點,當時據點裡機槍瘋狂地向外掃射,進攻部隊前進受阻,不少戰友在莊圩外就倒了下去。汪正中和另外一名戰友奉命去炸毀敵碉堡。他倆各攜一隻炸藥包,在機槍掩護下匍匐前進,滾過溝圩接近碉堡。此碉堡是以圍牆為基礎加固構建的,汪正中把炸藥包放在牆根,點燃導火線,迅速撤離,但一直聽不到爆炸聲響。敵人機槍更加猖狂地將子彈射向莊圩外,汪正中十分著急,奪過戰友的炸藥包再次衝上去,把兩個炸藥包的引線並聯起來點燃,剛撤到圩溝里,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機槍啞了。我軍向潮水一樣衝進敵據點,駐守在這裡的300多名國民黨徐繼泰部被一舉殲滅。
汪正中所屬的12縱隊34旅共4個團的兵力將鹽城包圍得水泄不通,當時他任102團2營4連4班班長。那時的鹽城只有一條正大街,偽軍孫良誠部大約有一個團的兵力龜縮在裡面。打了三天三夜,鹽城外圍的大圩子(戰壕溝)被拿下,敵偽退到城裡的小圩子裡向外掃射。小圩子對面是正大街,兩邊是一間連著一間的民房。大街上空空蕩蕩,102團2營4連負責正面進攻,走上大街因為沒有遮掩,一個班全部犧牲。又上去一個班,頭還沒有抬,又倒下去五、六個。如此耗下去,我軍傷亡太大。後來有人想出了主意,我軍把兩邊民房牆壁打通,戰馬拖著重武器,戰士抬著重機槍,對面敵人也看不到,待對方反應過來,我軍已逼近小圩子。當時只要一開火,敵人就可能全軍覆滅。34旅那位姓陳的旅長就向裡面喊話:“限你們20分鐘考慮,全部投降,否則叫你們四爪朝天,死路一條……”大約10分鐘時,對方一位營級幹部用手舉起軍帽示意投降。汪正中等人爬過圩子,偽軍全部舉起雙手,將槍枝在一起,不再反抗。我軍102團死傷五、六十人,而敵被打死、打傷以及俘虜近千人,鹽城戰役取得全面勝利。汪正中因在戰鬥中率領士兵勇往直前、不怕犧牲而被上級嘉獎,立了二等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